2024-08-22 10:31:08 來源:各界新聞網-各界導報
□ 記者 張涵博
在共同富裕的路上,一個都不能少,一個都不能掉隊。這是中國共產黨、中國政府對億萬人民的莊嚴承諾。
自2016年起,中共中央委托各民主黨派中央分別對口8個脫貧攻堅任務重的中西部省區,開展為期5年的脫貧攻堅民主監督工作,開辟了多黨合作服務國家中心工作的新領域。參照中央做法并結合陜西省實際,2017年11月起,8個省級民主黨派對全省11個深度貧困縣開展脫貧攻堅民主監督工作。各民主黨派中央堅持問題導向,深入調查研究,切實履行民主監督職能,提出了一系列意見建議,推動中共中央關于脫貧攻堅的一系列決策部署的貫徹落實,為打贏脫貧攻堅戰作出積極貢獻。這項工作啟動后,各省級民主黨派堅持問題導向,深入調查研究,切實履行民主監督職能,提出了一系列意見建議,為我省打贏脫貧攻堅戰作出了積極貢獻。
謀勢:高位推進求實效
深度貧困地區脫貧攻堅是一場“硬仗中的硬仗”。截至2017年底,陜西共有11個深度貧困縣,全部集中在基礎條件差、制約因素多的陜南秦巴山區。
2017年11月20日,陜西各省級民主黨派脫貧攻堅民主監督工作啟動會議召開。根據安排,民革陜西省委會對口略陽縣、鎮巴縣,民盟陜西省委會對口紫陽縣、漢濱區,民建陜西省委會對口丹鳳縣、商南縣,民進陜西省委會對口白河縣,農工黨陜西省委會對口鎮安縣,致公黨陜西省委會對口山陽縣,九三學社陜西省委會對口嵐皋縣,臺盟陜西省委會對口柞水縣。
一分部署,九分落實。各省級民主黨派結合各自特色,發揮人才、智力和資源優勢,探索形成了各具特色、行之有效的工作機制。如,民盟陜西省委會建立“1+2+5”體制機制(即:成立領導小組和專家組、工作組,形成對接聯絡、監督調研、調研反饋、工作臺賬、工作匯報工作機制),臺盟陜西省委會探索形成了“3種方法、4種形式、5個步驟”的工作方法(即:分類監測、跟蹤監測、對比監測相結合,調查、建議、溝通、宣講相結合,“聽、問、訪、察、議”相結合),確保了監督質量,贏得了群眾信任。
為打贏這場硬仗,各省級民主黨派通過開展實地調研、定點監測等方式,對深度貧困縣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委、省政府關于脫貧攻堅決策部署、基礎設施建設、安全住房、產業發展、就業扶貧、健康扶貧、金融扶貧、“三變”改革、扶智扶志、幫扶力量保障、考核督查等工作進行民主監督。同時,還通過講座、報告會、座談會等形式,廣泛宣講中央和省委、省政府關于脫貧攻堅的方針政策,幫助貧困地區干部群眾知曉、落實、用好政策,堅定干群脫貧攻堅的信心和決心。
起勢:深入一線摸實情
開展脫貧攻堅民主監督工作,關鍵是要用好深度調研這一大法寶。各省級民主黨派帶“尺子”深入基層、帶“卷子”走村入戶,實地核實我省深度貧困縣的真實情況,定期向省委、省政府匯報脫貧攻堅民主監督情況,提出切實可行的意見建議,幫助對口縣認真整改,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
作為全省唯一一個2018年計劃摘帽的深度貧困縣,鎮安縣迎難而上直面挑戰。
“那時正是夏天,山里濕氣重、蚊子又多,但大家沒人叫苦說累。”參與當時調研的農工黨黨員張召朋說,“我每天在村里入戶訪談、填寫問卷,遇上大雨天山體滑坡,我們就跟著鎮上的工作人員一起下車搬石頭開路。”
脫貧攻堅,戰鼓催征。為發現脫貧攻堅中存在的真問題,各民主黨派省委會分別成立了領導小組和工作小組或辦公室,抽調骨干力量,深入一線“解剖麻雀”。
——民革陜西省委會組織近200人次的黨員專家、機關干部赴略陽、鎮巴開展調研16次,考察產業、教育、醫療、易地搬遷等扶貧項目100余個,形成監督調研報告9份,向略陽縣集中反饋問題26項,向鎮巴縣集中反饋問題20項。
——農工黨陜西省委會組織150多名黨員、專家學者和機關干部分10次赴鎮安開展抽查調研、專題調研、全域調研、暗訪調研,覆蓋全縣15個鎮辦,走訪農戶5381戶,召開座談會、討論會207場次,發放回收調查問卷6000多份,先后3次向鎮安縣反饋8類問題和8個方面意見,提出針對性建議29條。
——九三學社陜西省委會動員各級組織社員專家共348人參與脫貧攻堅民主監督工作,先后赴嵐皋開展活動8次,走訪12個鄉鎮39個行政村(社區)近700戶群眾,形成調研報告5篇,提出意見建議43條。
……
據統計,8個省級民主黨派共提交專題調研報告130多篇,召開各類座談會430多次,走訪農戶8600多戶,向對口縣區反饋問題180多個,提出意見建議310多條,通過深入分析貧困具體情況,找準“窮根”、開對“方子”,助力實現由“輸血式”扶貧向“造血式”幫扶轉變。
成勢:監督幫扶相結合
集眾智、出實招、謀良策。各省級民主黨不辱使命、勇于擔當,深入基層開展實地調研,不僅在脫貧攻堅中當好監督員,還積極發揮各自特色優勢,寓監督于幫扶之中,廣泛協調資源,開展社會服務,助力打贏“硬仗中的硬仗”。
白河縣被譽為“中國光皮木瓜之鄉”。近年來,白河縣根據全縣土地資源優勢,合理布局木瓜產業基地,木瓜產業已成為“一縣一業”中的主導產業。
2018年年初,民進陜西省委會與民進會員、西北農林科技大學食品學院徐懷德教授合作成立產業發展調研組,前往白河縣開展對口幫扶。徐懷德還被白河縣聘為“木瓜產業‘十三五’規劃”編寫組組長、木瓜產業發展顧問,一直傾心指導當地木瓜產業發展。
白河縣充分運用民主監督成果,大力發展光皮木瓜產業,培育發展新型農村市場經營主體幾百家,探索出一批可復制推廣的扶貧脫貧模式。
發展是解決一切問題的總鑰匙。民建陜西省委會建立了由36位農業經濟、財務、技術、法律、產業發展方面的專家學者、在各級政府農口任職的機關干部以及會員企業家組成的脫貧攻堅民主監督專業人才庫。針對丹鳳、商南兩縣“脫貧攻堅力量不夠集中”“扶貧產業發展乏力”問題進行認真梳理,以社情民意信息形式報送民建中央、省政協和省委統戰部。在民建中央中華思源扶貧基金會的支持下,在丹鳳縣開設兩個“思源移民班”,每個班捐資20萬元,幫助100名移民搬遷貧困家庭初中學生完成了學業。
致公黨陜西省委會發揮醫療衛生、文化教育等人才資源優勢,先后10次赴山陽縣開展醫療、教育、文化等領域的幫扶活動。其中,針對加強特色產業宣傳、提升招商引資吸引力問題,協調媒體加大對山陽特色農業、生態旅游產業發展的報道力度;針對當地高等教育資源匱乏的問題,搭建與西北大學等高校的對接橋梁,在山陽縣開設美術寫生基地;針對當地優質醫療資源缺乏的實際,組織30余名醫療專家赴高壩店鎮開展義診活動。
據統計,各省級民主黨派先后捐贈價值620多萬元的款物,開展技能培訓惠及2100多人,組織開展送藥義診、捐資助學、農特產品銷售等活動,為全省完成脫貧攻堅目標任務作出了積極貢獻。
編輯: 孫璐瑩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