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免费AV乱码高清专区,国产一级二级在线,青青青国产精品国产精品美女,欧美日韩高清一区二区三区

巨浪奔流向幸福——陜西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觀察

2024-09-18 08:17:28  來源:陜西日報  


[摘要]近年來,陜西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堅持量水而行、節水優先,堅持因地制宜、分類施策,堅持統籌謀劃、協同推進,持續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邁上新臺階...

黃河佳縣段。 記者 李旭佳攝

  保護黃河是事關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和永續發展的千秋大計。

  近年來,陜西牢牢把握重在保護、要在治理的戰略要求,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堅持量水而行、節水優先,堅持因地制宜、分類施策,堅持統籌謀劃、協同推進,持續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邁上新臺階。

  千秋一河大潮闊。

  從黃土高原到關中平原,從黃河“幾字彎”到晉陜豫黃河金三角,巨浪奔流,青山滿目。

  “問題在水里,根子在岸上”

  天高云淡,秋高氣爽。

  9月12日,在位于榆林市綏德縣的辛店溝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園,一座座淤地壩攔沙淤地,一道道梯田高低錯落,蔥蘢的綠意從眼前延伸向遠方。

  “這里曾是黃土高原水土流失最嚴重的地區之一,經過多年科學治理,現在向黃河輸送泥沙量大大減少,成了綏德山清水秀的‘后花園’。”黃河水土保持綏德治理監督局生態工程建設科科長高健健說。

  辛店溝是無定河中游左岸的一級支溝,曾是黃河粗泥沙集中來源區。

  “黃河流域生態保護治理,問題在水里,根子在岸上。”水利部黃河水利委員會黃河上中游管理局總工程師喻權剛說,黃河流經陜西境內的面積約13.33萬平方千米,中下游河道淤積的粗泥沙90%來自中游黃土高原的丘陵溝壑區。

  為了根治黃土高原丘陵溝壑區水土流失問題,黃河水利委員會綏德水土保持科學試驗站在無定河左岸選取了辛店溝、王茂溝等5條小流域進行試點,進行了600多項專題試驗研究,取得了130多項科研成果,并總結出“從峁頂到溝底,層層設防、節節攔蓄”的黃土高原丘陵溝壑區“三道防線”理論。

  “依托‘三道防線’,辛店溝流域治理面積達到80%,園區現有喬灌樹種100多種、草種30多種,林草植被覆蓋率在75%以上,基本實現了土不下山、泥不出溝、清水長流。”高健健說。

  像辛店溝一樣,米脂縣高西溝村同樣經歷了從泥沙俱下到滿目蔥蘢的蝶變。如今,高西溝人可以驕傲地說:“滾滾黃河,沒有高西溝的泥!”

  經過持續治理,榆林的林木覆蓋率由新中國成立初期的0.9%提高到現在的36%,全市沙化土地治理面積達到1701.5萬畝,占全部沙化土地的93%,沙區植被平均覆蓋度達到60%,860萬畝流沙得到固定或半固定,陜西綠色版圖向北推進400多公里。

  陜西也因此成為我國第一個“拴牢”流沙的省份。

  黃土高原“由黃變綠”、黃河“由濁變清”。截至目前,陜西黃河流域水環境質量達到歷史最好水平,65個國控斷面中優良水體比例達95.4%,黃河干流(陜西段)連續兩年全線水質達到Ⅱ類。

  “不僅要含‘綠’量,更要含‘金’量”

  隨著黃河流域生態保護治理成果持續顯現,黃土高原迎來的不只是生態巨變。

  9月9日,延安市寶塔區薛張小流域水土保持碳匯項目碳匯減排量轉讓交易公告在陜西省公共資源交易中心正式發布,以543萬元的交易金額轉讓15.1萬噸水土保持碳匯減排量。

  這是全國第三單、黃河流域首單水土保持碳匯交易。

  “實現水土保持碳匯交易和價值轉化是實現綠色發展的迫切需求。”延安市水保監測分站站長邱秦豫說,“這意味著,由于林草覆蓋率和林草質量提升,黃土高原已由‘碳源’轉變為‘碳匯’。”

  薛張小流域位于寶塔區馮莊鄉,總面積26平方公里,水土流失面積一度達到12.26平方公里。2000年以來,延安市水利局通過實施水保項目,薛張小流域營造水保林草和水保經果林255.75公頃,整修梯田66.01公頃,修復加固淤地壩5座,治理油井井場、煤礦、天然氣井場4處,水土流失綜合治理程度達到75%,植被覆蓋率在65%以上。

  通過對薛張小流域矢量影像解譯工作、野外樣地植被固碳量測定、土壤樣品采集和侵蝕模數等分析測算,水保措施碳匯增量43619噸,碳減排量2641噸,碳總量達到46260噸,相當于169620噸二氧化碳當量。

  碳匯增量主要得益于嚴格的水土保持措施。

  目前,薛張小流域水土保持碳匯項目已經取得陜西省水土保持生態環境監測中心等單位出具的監測報告和核證報告。延安市寶塔區水務環保有限公司作為出讓方已與延安水務環保集團有限公司等客戶達成交易意向。

  “黃河流域生態保護,我們不僅要含‘綠’量,更要含‘金’量。”邱秦豫說。作為黃河流域曾經水土流失最嚴重的地區之一,多年來,延安通過統籌山水林田湖草沙綜合治理,在水土保持、植被修復上重點發力,讓黃土高原實現了由黃到綠的歷史性轉變。

  目前,陜西黃河流域森林覆蓋率達到36.8%,植被覆蓋度達到60.7%,植被固碳量上升至477.5克/平方米,淤地壩有3.4萬座、占全國58%,年均入黃泥沙量減至2.7億噸左右。

  “一碗水半碗沙”已成歷史。

  唱好新時代“黃河大合唱”

  9月13日,晉陜大峽谷,從“幾字彎”跋涉而來的黃河奔騰不息。

  右岸,陜西宜川縣,一面紅旗臨崖而立迎風招展,在滿目蔥蘢中格外顯眼;左岸,山西吉縣,黃河古賢水利樞紐工程導流洞支洞掘進施工正馬不停蹄。

  “工程建成后將為黃河長久安瀾新添一個重量級‘砝碼’。”黃河古賢水利樞紐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戚波說。

  黃河古賢水利樞紐工程是國家“十四五”規劃的102項重大工程之一,也是黃河水沙調控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和國家水網的重要工程,能調控黃河73%的水量、60%的沙量和80%的粗泥沙量。

  “要保障黃河長久安瀾,必須緊緊抓住水沙關系調節這個‘牛鼻子’,完善水沙調控機制。”戚波告訴記者,黃河古賢水利樞紐工程庫容大,下距小浪底水庫445公里。工程建成后,通過與小浪底等水庫聯合調度運用,可以增強黃河調水調沙后續動力,提高下游河道輸沙效率。“不僅能確保黃河下游河床不抬高,還能沖刷降低黃河潼關河段河床,實現渭河下游溯源沖刷,保障西安乃至關中平原防洪安全。”戚波說。

  黃河古賢水利樞紐工程的順利開建,正是秦晉兩省緊密合作、共同努力的結果。

  自1954年首次提出在黃河磧口至禹門口河段修建骨干水庫,70年來,秦晉兩省水利部門攜手并進,開展了一系列前期論證和規劃工作。從項目建議書到可行性研究,再到工程初步設計,每一步都凝聚著兩省水利人的心血與智慧。

  黃河落天走東海,萬里寫入胸懷間。

  為了讓黃河成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多年來,陜西與甘肅、內蒙古、山西等兄弟省區在水源涵養、水土保持、防沙治沙、廊道綠化、產業發展等方面通力合作,持續完善黃河流域生態大保護大協同格局,攜手筑牢國家生態安全屏障,唱好新時代“黃河大合唱”。

  “下一步,我們將繼續深入打好荒漠化綜合防治和黃河‘幾字彎’攻堅戰,在水土保持、污染防治、水資源節約集約利用等方面持續發力,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形成新格局、取得新成效。”省水利廳廳長鄭維國說。(記者 劉印)

編輯: 陳戍

相關熱詞: 黃河 流域 生態 保護
分享到: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

本網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等,版權均屬各界新聞網所有,任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或其他方式復制發表,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各界新聞網 版權所有 Copyright(C) 2006-2020 gj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備案號:陜ICP備13008241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