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股股清流進村入戶,一條條渠道縱橫交錯,一座座水庫碧波蕩漾,一項項重點水利工程加速建設……
近年來,陜西統籌做好水環境治理、水災害防治、水生態保護修復,抓實抓細生態保護、防洪減災、節水控水和高質量發展等重大任務,以重大水利工程牽引水資源高效配置、合理利用,護水之源、盡水之用、興水之利,為現代化建設提供了有力的生態保障。
興水潤民生
“供水改造,改到了我們的心坎上。”10月18日,長武縣巨家鎮四合村村民張雅俊看著水龍頭里嘩嘩流出來的自來水高興地說。
“以前我們用的是機井水,遇到用水高峰,供水時間不固定。巨路塬區集中供水水源工程投建后,水量足,用水很方便。”張雅俊說。
一手抓自身潛力挖掘,一手借政策項目支持。為解決群眾用水問題,長武縣實施一大批農村供水工程,有效解決了農村群眾生產生活用水問題。截至目前,全縣農村飲水安全普及率達100%,自來水入戶率達99.8%。
今年入夏以來,西安干旱少雨。引漢濟渭工程,這個陜西歷史上規模最大、影響最深遠的民生水利工程,水安全“壓艙石”作用不斷顯現。
“入夏以來,我們與西安市水務部門密切合作,供水流量從1立方米每秒逐步提升到12立方米每秒以上,最高日供水量超過110萬立方米,約占西安市主城區用水量的一半。”陜西省引漢濟渭工程建設有限公司工程管理部部長魏溪說。
為優化水資源配置,陜西出臺水網建設規劃,謀劃構建“五縱十橫”陜西水網主骨架,努力實現空間均衡。
目前,引漢濟渭二期輸配水工程正在全面推進,預計2026年全面建成,可為渭河流域西安、咸陽、渭南等城市持續供水,受益人口超1400萬;榆林黃河東線馬鎮引水工程13條隧洞貫通,黃石溝水庫順利封頂,預計2025年完工通水;東莊水利樞紐工程正加快推進供水工程前期各項準備工作,力爭早日開工建設。同時,陜西不斷加快大中型灌區續建配套與現代化改造,持續完善灌排工程體系,進一步夯實糧食安全水利基礎。
護水筑屏障
10月21日,在榆林市綏德縣辛店溝水土保持示范園,工人們忙著進行小流域水土流失觀測設施的維修和維護。
辛店溝位于黃河一級支流無定河左岸,溝壑縱橫、梁峁起伏、坡陡溝深,水土流失曾經非常嚴重。
為攔住泥沙,辛店溝探索出“三道防線”治理模式。
“若形象比喻,‘三道防線’就是梁峁修田建園‘戴帽子’,溝坡植樹種草‘披褂子’,溝底打壩淤地‘穿靴子’。”黃河水土保持綏德治理監督局生態工程建設科科長高健健說。
經過幾十年努力,該流域已基本實現“泥土不下山、洪水不出溝”的生態治理效果。
依托“三道防線”,綏德縣辛店溝流域的水土流失綜合治理度達80%,林草覆蓋率達75%以上,攔沙率達98%。
在南泥灣,通過水系連通、水源涵養、水土保持、防控污染等舉措,延安打造出陜北地區第一個濕地公園,濕地生態系統和野生動植物棲息環境明顯改善。
目前,南泥灣區域內主體水質保持在Ⅲ類以上,森林覆蓋率達87%;有脊椎動物232種,其中鳥類132種,白鷺、蒼鷺等水鳥數量顯著增加,還觀測到東方白鸛、黑鸛等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如今的南泥灣,綠色鄉村與紅色旅游相映生輝,年接待游客突破100萬人次。
近年來,陜西深入實施退耕還林還草工程、天然林保護工程、濕地保護修復工程等,嚴守生態紅線,加強對重點生態功能區、生態環境敏感區和脆弱區等的保護,在重點河流、河段以及重點水功能區實施水生態保護和修復工程,水土流失治理卓有成效,水生態系統穩步恢復,水源涵養能力有效提升。
治水保安瀾
他是一位觀察者,記錄著江河湖海的“喜怒哀樂”。
從技術員到站長,陜西省三門峽庫區水文水資源中心臨潼水文站站長薛永安始終堅守在水文測報一線,用準確的預報和及時的信息傳遞,守護一方平安。
洪水和干旱是常見的自然災害,有時會給人民生命財產和國家經濟造成巨大損失。精密的水文監測設備和先進的預測模型,可以對洪水的到來進行預警,為人員疏散和財產轉移爭取寶貴時間。同時,水文數據有助于評估干旱程度和范圍,指導相關部門及時采取抗旱措施。
“遠離河道,注意安全。”10月18日,陜西省三門峽庫區渭南河務中心工作人員李拓宇一邊巡查河道,一邊勸阻釣魚游玩的群眾。
今年汛期已結束,但在渭河下游三門峽庫區華州、渭南、大荔、華陰各段的河堤上,一個個身穿黃色救生衣的工作人員在開展安全巡查;渭河下游大堤上,施工人員在進行工程維修養護;庫區水文站的測報信息不斷被發到工作群……
江河安瀾,百姓安寧。
陜西大力實施災害防御安瀾工程,加快完善水旱災害防御體系,科學規劃布局水旱災害防御項目;深化水庫管理體制改革樣板縣創建工作,實施60座大中小型水庫標準化建設,推進馮家山、桃曲坡等8座水庫矩陣管理全國試點,加快小型水庫除險加固項目建設;修訂完善應急響應工作規程,分級分類開展江河、水庫防洪和山洪災害防御演練,切實提升災害防御能力……
科學治水惠民生,聚力興水促發展。在陜西,河暢、水清、岸綠、景美、人和的治水愿景正逐步變為現實,碧水清流的美好畫卷正在繪就。(記者 徐穎)
編輯: 陳戍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