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華社記者
高山巍峨、江河奔騰,占全國國土面積七成多的西部,正迎來前所未有的發展良機。
今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在重慶主持召開新時代推動西部大開發座談會時強調,要堅持把發展特色優勢產業作為主攻方向,因地制宜發展新興產業,加快西部地區產業轉型升級。
有的突出創新引領,有的挖掘獨有資源,有的發揮區位優勢……西部12個省區市圍繞特色優勢產業精準發力,主攻方向發展得有聲有色,特色優勢產業亮點紛呈,為西部高質量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
西部特色優勢產業捷報頻傳
盤點西部特色優勢產業,今年格外熱鬧:
飛機“派單”繁忙——
12月24日,成都的航空貨郵年吞吐量突破100萬噸,緊隨“北上廣深”之后,在西部第一個站上航空貨郵“百萬噸”城市行列。今年來300余家國內外航空物流企業,通過從成都啟航的85條客貨運航線,將“成都造”貨品送向全球。
“電子信息產業是四川萬億級產業。今年1到11月,四川省集成電路產量同比增長26.6%。”四川省統計局工業處負責人說。
投資紛紛集聚:10月16日,日本石化巨頭出光興產宣布與瑞聯新材達成合作,增資2.4億元人民幣升級成都生產基地;10月28日,英特爾宣布增資3億美元擴容成都封裝測試基地……
汽車智能制造——
重慶10月揭牌的長安汽車數智工廠內,800余個智能化設備協同運轉,平均60秒就有一輛新車下線。越來越多的整車制造智能工廠在重慶落地。據重慶市經信部門測算,今年1月至10月,重慶市新能源汽車產量達69.1萬輛,同比增長108.9%。
“依靠柔性定制,工廠可實現多平臺、多品種混線生產。”長安汽車董事長朱華榮介紹。
12月13日,比亞迪西安工業園全年產量首次突破100萬輛,4條總裝線同時生產,日均產量超過4000輛。今年1到11月,陜西省汽車制造業保持兩位數增長,同比增長17%。
能源加速建設——
西部天高地闊,水電、光伏、風能可開發量巨大。今年4月,黃河流域在建海拔最高、裝機容量最大的青海瑪爾擋水電站首臺機組并網發電。內蒙古、新疆、甘肅、青海、寧夏等省區,正在形成源網荷儲一體化發展的清潔能源產業高地。今年前11個月,甘肅省新能源發電量746.51億千瓦時,占甘肅省總發電量的35.98%,增速明顯。
優勢持續增強——
據統計,今年1到10月,廣西對《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其他成員國進出口同比增長12.9%。
“廣西邊民互市貿易規模5年來穩居邊境省區首位。”廣西壯族自治區商務廳副廳長李碩說。
云南持續加強面向南亞東南亞輻射中心建設,西藏、貴州持續挖掘自身優勢,在大數據、旅游等產業上不斷取得新的進展。
將特色優勢轉化為市場勝勢
西部特色優勢產業贏得市場的“密鑰”何在?
除了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豐富資源之外,創新生態是重要的產業環境:
產品的創新——
西安沐秦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生產的農業無人車在韓國、北美受到歡迎。該公司總經理張旭超說,剛開始缺錢缺試驗環境,隨著陜西啟動秦創原創新驅動平臺建設,向創業者們提供了項目補貼等支持,產品得以打通研發、中試、制造等流程。
西安市科技局統計,今年以來西安全社會研發投入經費達667.94億元,高新技術企業數量預計突破1.5萬家,技術合同成交額達3357.95億元,形成濃厚創新氛圍。
體系的創新——
“未來是創新生態的競爭。”重慶市經信委相關負責人表示,重慶積極推動企業、高校、科研院所打造“產學研用”一體化的創新體系,推動重慶賽力斯完成了超級增程系統迭代升級,一升油能發3.6度電。
場景的創新——
2018年,國網青海電力建成了新能源工業互聯網創新平臺。到今年,發展為省級智慧雙碳大數據中心,推動青海519座新能源電站實現集中監控“無人值班”。
空間集聚的創新——
12月23日,四川省委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全力打造原始創新策源地,加快構建大科學裝置集群,形成空間集聚的高能級創新矩陣;統籌實施6個重大科技專項和重點研發計劃,開展新技術、新產品、新場景大規模應用示范行動,做大做強六大優勢產業,全面推進重點產業“建圈強鏈”。
面向未來加強特色產業協作
面向未來,西部各大特色優勢產業需要更加充分融合協作,推動西部邁向全國統一大市場。
在能源建設領域,從今年1到11月產量來看,四川省的單晶硅增長50.6%,多晶硅增長37.5%,發電機組增長27.0%,四川成都、德陽的國家級先進制造業集群,為大西北、大西南乃至東部、海洋的能源基礎設施建設提供了有力支撐。
未來疆電、隴電等進入成渝,輸變電的技術創新多集中于供給側,同時也可改善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的電力格局。
重慶規劃到2026年打造“車路云一體化”標桿城市,需要促進新能源產品體系向場景集成,通過邊際效應激活創新。
在西部這片古老而又充滿活力的土地上,特色優勢產業發展已呈奔騰之勢。隨著高質量發展的深入,資源優勢加速轉化為經濟優勢,一個充滿希望的西部正在崛起。(新華社成都12月25日電)
編輯: 意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