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馬昭
省政府辦公廳近日印發《陜西省貫徹〈深入實施以人為本的新型城鎮化戰略五年行動計劃〉實施方案》,我省將全面實行“實際工作+實際居住”落戶的戶口遷移政策,取消全省(除西安市外)落戶限制。到2030年,我省常住人口城鎮化率將接近70%。
全面實現戶口遷移和開具戶籍類證明事項“跨省通辦”
我省將全面實行“實際工作+實際居住”落戶的戶口遷移政策,取消全省(除西安市外)落戶限制,實現省內(除西安市外)戶口通遷。
充分發揮居住證實際持有時間省內互認政策效用。制定合法穩定租賃住房落戶政策實施細則,在街道社區設立公共戶口為租房落戶提供便利。持續開展“減證便民”行動,全面實現戶口遷移業務和開具戶籍類證明事項“跨省通辦”。完善“互聯網+公安政務服務”平臺,持續優化“陜西電子居住證”辦理流程。
擴大流動人口與戶籍人口在居住地享受同等待遇范圍
按照常住人口規模和服務半徑統籌基本公共服務設施布局,動態調整基本公共服務配套標準。健全以居住證為載體的城鎮常住人口基本公共服務,擴大流動人口與戶籍人口在居住地享受同等待遇范圍,逐步將流動人口居住生活、社會保障、醫療衛生、子女就學、法律援助、城市公共服務等方面內容納入居住證管理范疇,逐步實現“一證通”。
到2030年,我省常住人口城鎮化率接近70%。
促進農業轉移人口在城鎮穩定就業
開展縣域農民工市民化質量提升行動,實施新一輪農民工職業技能提升計劃和制造業技能根基工程,支持開展訂單式用工培訓。
實施職業技能提升、勞務品牌培育、就業服務提質“三項工程”,扎實開展“春風行動”“雨露計劃”等就業幫扶專項活動,動態優化職業院校面向農業轉移人口招生規模,實施職業教育產教融合賦能提升行動。完善職業技能等級認定機制,健全與技能等級掛鉤的薪酬制度。
持續完善農民工綜合服務體系,建立農民工法律援助綠色通道,擴大“秦云就業”掌上服務業務覆蓋面,深化蘇陜勞務協作精準對接機制。到2030年,新增公共實訓基地10個以上,每年開展政府補貼性職業技能培訓30萬人次。
保障隨遷子女平等享有受教育權利
擴大公辦學位供給,落實“兩為主、兩納入、以居住證為主要依據”的隨遷子女義務教育入學政策,統一城鄉義務教育“兩免一補”政策。
提高義務教育學校辦學水平,按照編制標準配置義務教育階段教師編制。義務教育階段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就讀公辦學校(含政府購買民辦學校學位)應保盡保。
完善農業轉移人口多元化住房保障體系
逐步將符合條件的農業轉移人口納入城市住房保障政策范圍。持續健全保障性住房“1+N”政策體系,采取實物配租和貨幣補貼等方式,提高農業轉移人口的住房保障水平。
堅持以需定購,做好收購已建成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工作,積極培育發展住房租賃市場,加大中小戶型保障性租賃住房供給。
擴大農業轉移人口社會保障覆蓋面
健全靈活就業人員、農民工、新就業形態人員社保制度,全面取消在就業地參保戶籍限制,完善社保關系轉移接續政策。引導農業轉移人口按規定參加職工基本養老和醫療保險。落實持居住證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政策,擴大異地就醫直接結算定點醫療機構數量。按照國家統一部署,做好靈活就業人員參加住房公積金制度試點和新就業形態人員職業傷害保障試點工作。
加快培育現代化西安都市圈
啟動實施西安地鐵四期規劃。推動都市圈城市軌道交通互聯互通和“四網融合”發展,逐步實現“零距離換乘”和一體化服務。加快西安城市環線、都市圈環線等重大交通項目建設,優化完善高快路網和城市道路體系。
健全關中平原城市群建設協調推進機制,深入實施西安都市圈建設三年行動,推動西安-咸陽一體化發展,培育發展省域副中心城市。
聚焦西安“兩個中心”建設,創建未來產業先導區、國家開放創新試驗區和國家文旅產業融合示范區。加快西安轉變城市發展方式,建立非核心功能疏解和一般性產業遷移“兩張清單”,完善產業協作模式,加快西安高新區-西咸新區-咸陽高新區-興平-武功-楊凌科創走廊建設。發展飛地經濟,健全區際利益補償機制。
編輯: 陳戍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