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尺講臺,萬千桃李。講臺上下、課堂內外,教師與學生基于知識與思想互動,授業解惑、教學相長,是大學里最美的風景,也是大學育人為本的根本體現。
教育部先后印發《關于加快建設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能力的意見》和《關于一流本科課程建設的實施意見》,明確高等學校要嚴格執行教授為本科生授課制度,連續三年不承擔本科課程的教授、副教授,轉出教師系列。把教授上講臺作為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重要內容,目的就是鼓勵廣大高校教師潛心教學,改變長期以來形成的“重科研、輕教學”的傾向,助力大學回歸育人之本。
當前,我國高等教育正處于內涵發展、質量提升、改革攻堅的關鍵時期和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能力、建設高等教育強國的關鍵階段。牢牢抓住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能力的核心點,鼓勵優秀教師走上講臺、堅守講臺,培養大批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的高素質專門人才,是形成高水平人才培養體系、加快建設高水平本科教育的重中之重。特別是,部分高校人才培養的中心地位還不夠鞏固,一些學校領導精力、教師精力、資源投入仍不到位,教育理念仍相對滯后,評價標準和政策導向仍不夠聚焦。解決這些問題,已成為我國高等教育改革攻堅、提升人才培養質量的著力點。
本科生是高素質專門人才培養的最大群體,本科階段是學生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形成的關鍵階段,本科教育是提高高等教育質量的最重要基礎。辦好我國高校,辦出世界一流大學,人才培養是本,本科教育是根。去年,新時代全國高等學校本科教育工作會議發布《一流本科教育宣言》,明確提出“高教大計,本科為本”。一年多來,多個文件印發,多項舉措出臺,力求通過完善學分制等深化教育教學的改革舉措,讓學生忙起來;通過引導教師潛心育人,讓教師強起來;通過嚴把考試和畢業出口關等教育教學管理舉措,讓管理嚴起來;通過完善相關考核與評價機制,讓效果實起來,從而全面提升本科教育教學、打造更高水平的人才培養體系。
不授課,何以為師?引導廣大教師潛心教學,堅守三尺講臺,需要鼓勵廣大教師進一步理解與思考教師職業的內涵,對教書育人持敬畏之心與熱愛之情;需要改革與完善現行評價體系,健全教師考核評價制度,用制度為教師松綁,讓廣大教師心無旁騖安心教學;需要重新審視與界定“好老師”的定義,鼓勵更多愛教學、勤教學、善教學的教師脫穎而出,讓教師在與學生面對面的過程中,承載起傳播知識、傳播思想、傳播真理,塑造靈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時代重任。
建設教育強國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基礎工程。高等教育發展水平是一個國家發展水平和發展潛力的重要標志。期待教授回歸講臺成為常態,期待大學校園涌現出更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實學識、有仁愛之心的好老師,用一個個鮮活而有生命力的課堂,夯實人才培養之本,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強大的人才支撐和智力支持。
《 人民日報 》( 2019年11月21日 05 版)
編輯: 陳晶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