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免费AV乱码高清专区,国产一级二级在线,青青青国产精品国产精品美女,欧美日韩高清一区二区三区

“共享小屋”成為社區居民互助的平臺

2024-11-22 15:05:31  來源:新華網  


[摘要]當下,在北京、上海、湖北等地,很多社區辦起了“共享小屋”。共享雨傘、共享工具箱、圖書角、美發屋……讓閑置物品“活”起來正在成為社區新流行。...

  新華網北京11月22日電題:“共享小屋”成為社區居民互助的平臺

  新華網記者李卓璠 鄧楠 黃安琪

  當下,在北京、上海、湖北等地,很多社區辦起了“共享小屋”。共享雨傘、共享工具箱、圖書角、美發屋……讓閑置物品“活”起來正在成為社區新流行。

  家門口的共享小屋里都有啥?

  放上工具柜,裝飾小花園……在湖北省武漢市的多個小區,曾經的閑置空間被悄然翻新,成了便民惠民的暖心空間。位于青山區紅鋼城街道二街社區的中交江錦灣小區憑借共享百寶箱、共享工具屋、共享理發屋、共享花園、共享圖書角這“共享五寶”,在社區里頗有名氣。

  在武漢市青山區中交江錦灣小區的共享百寶箱,居民領取兒童椅。(新華網記者鄧楠攝)

  小區正門的背后就是一個裝滿各式工具的立柜。柜子被劃分成不同空間,放置扳手、雨傘、尖嘴鉗等常用工具。“居民們經常將家里多余的工具拿來(給大家)應急,網格員記錄借用情況,大家都很自覺,工具柜現在積攢了58件物品。”紅鋼城街道二街社區黨委書記蔡晶晶說。

  2023年,中交江錦灣小區被納入青山區“共同締造”試點小區。在街道和社區的帶領下,開辟了共享百寶箱、共享工具屋、共享理發屋等一批共享小屋。

  十多平米的共享理發屋,每周二固定開門,客人都來自小區80歲以上或行動不便的老人。理發師張琳和丈夫在附近經營了二十多年理發店,在社區的鼓勵下,免費給老人理發。

  在武漢市青山區中交江錦灣小區的共享花園,居民們正在為柵欄涂漆。(新華網記者鄧楠攝)

  如今,小區的共享小屋擴大成了“共享五寶”。新增的共享花園里,居民們將廢棄輪胎、自行車涂上顏色,給花園圍上柵欄,噴漆彩繪,形成獨特景觀;空置的連廊角落有了圖書角,居民們捐出閑置的圖書供大家閱讀,掃描墻上二維碼還提供聽書服務。

  共享小屋集共享工具、共享空間、共享理發等為一體,讓居民不出社區就能享受到便利的資源。

  “萬事皆可解決”的共享小屋

  共享小屋具備方便、互助、實用、免費等特點,它的形成少不了街道、社區居委會的統籌安排。

  微南互助通中轉站。(受訪者供圖)

  在上海市浦東新區塘橋街道,20余個小區已建成“互助通中轉站”,向廣大居民征集閑置物品,建設小區里的共享小屋,在方便居民的同時,進一步增進鄰里情與社區情。

  微南居民區是“互助通中轉站”創始地。這個小區建成已有40年,隨著居民生活條件改善,樓道內堆積了不少閑置物品,影響樓道整潔和消防安全。另一方面,則時常有居民需要使用輪椅、打氣筒、維修工具等家中不常見的物品。

  發現這一現象后,小區決定集中收集、管理居民的閑置物品,以互幫互助的形式提供給有需要的居民。塘橋街道微南居民區黨總支書記丁海敏表示,小區組織了一支7人的志愿服務團隊服務中轉站管理,制定中轉站運行方案、物品租借使用規約等制度。目前,“互助通中轉站”已經在20余個小區布局,居民進出小區時就能借、還物品。

  “都是免費租借,也不需要登記,居民都是自覺歸還物品。”丁海敏說。

  北京市朝陽區八里莊西里社區的玩具共享小屋。(新華網記者孫蕾攝)

  除了社區牽頭管理,也有居民基于需求自發組織的共享小屋。在北京市朝陽區八里莊西里社區,玩具共享屋為社區兒童帶來了許多歡樂。進入小屋,書架上整齊擺放著兒童圖書、毛絨玩具、小汽車等。

  網名為“桃子媽媽”的網友告訴記者,共享玩具小屋由社區媽媽們自發組織,通過在“社區媽媽會”200余人的微信群里線上線下互動。媽媽們將家里閑置的物品捐贈到小屋,社區的兒童可以共享使用。“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有些玩具或圖書會被淘汰,小屋既可以使孩子們的玩具得到充分利用,還節約了家里的空間。”桃子媽媽開心地說。

  一間小屋十分暖心

  共享小屋的出現少不了鄰里間互幫互助的善意,它的出現也讓日常生活多了一點便利、一份溫情。

  “老人們出門一趟多有不便,他們的理發要求很簡單,都是街坊鄰居,能幫一點是一點。”每周免費為小區居民理發的理發師張琳說。

  自共享理發屋開門,92歲的郭福壽就成了常客,“小區志愿者提前登記,還上門來接,剪完送我回家,剪得又好又方便。”郭福壽說。

  在武漢市青山區中交江錦灣小區的共享理發屋,理發師張琳正在為老人理發。(新華網記者鄧楠攝)

  據介紹,武漢市中交江錦灣小區的1523戶居民中,60歲以上老人超過800名。曾經,鄰里之間相見不相識;有了共享小屋后,居民們的交流互動變多了,互幫互助也多了。

  83歲的居民李奶奶獨自撫養孫子,生活十分困難,去年9月,李奶奶在孫子上大學前,特意來到共享百寶箱,為即將遠行的孫子挑選了一個行李箱。

  “之前打氣要去隔壁小區,騎車最快也要5分鐘,現在小站免費借用打氣筒后非常方便,節約了不少時間。”家住北京市平谷區濱河社區的居民王春景說。

  雨具、手電筒、打氣筒、錘子、扳手……共享小屋提供了生活中必不可少,但又不是常備的工具,滿足了居民的日常需求。

  社區治理的新趨勢

  從社區單方向的管理,到社區與居民的共建共治共享,共享小屋的出現反映了社區治理方式的改善。

  上海社會科學院應用經濟研究所研究員曹祎遐表示,通過這種“閑置物品”共享的方式,切實解決了社區居民的“不時之需”,當下雖然“快遞到家”已十分普及,而一些老百姓的需求仍然沒辦法及時被滿足,例如修鞋、應急物資等。

  共享小屋的出現不僅滿足了居民的部分生活訴求,同時也更低碳環保,讓閑置物品重新發揮作用;既整潔了樓道又讓社區這個“小社會”有了溫度添了溫情。此外,社區治理需要讓更多的人貢獻智慧、共同參與,共享小屋的成功離不開志愿者團隊的精心策劃與熱心服務,這也是“市民精神”的塑造與培育。

  對于未來的社區治理,曹祎遐認為有幾方面的新趨勢:一是興趣社群的出現。上海的一些社區已經開始做相關“微空間”的嘗試,近來社區課程也成了大熱門,白領們開始選擇在下班后或周末時間通過社區培訓、社區活動的方式進行相互交流;二是自發的共建共治共享將會成為更普遍的現象;三是數字化治理將成為精細化社區治理的底層基礎,數字技術和AI智能技術會為社區治理提供新質生產力。

  武漢大學社會學院副教授王德福認為,城市里的資源相對豐富,社區共享小屋能夠起到激活資源的作用,讓更多人從中受益。社區通過共享小屋達到資源集聚和樞紐的效果,將人和物組織起來,與社區的公共事務結合,服務居民,惠及群眾。

  家門口的共享小屋,空間雖小,卻匯聚了萬千溫情,溫暖了千萬人心。(參與采寫:孫蕾、楊有宗)

編輯: 孫璐瑩

相關熱詞: 共享小屋 居民互助
分享到: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

本網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等,版權均屬各界新聞網所有,任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或其他方式復制發表,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各界新聞網 版權所有 Copyright(C) 2006-2020 gj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備案號:陜ICP備13008241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