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新時代新作為新篇章·習近平總書記關切事)
黑土地上的大豆新事
新華社哈爾濱3月17日電 題:黑土地上的大豆新事
提高大豆自給率事關糧食安全。擴種大豆是今年一號文件的重要內容。
去年中央農村工作會議會前,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會議專題研究“三農”工作時強調,要實打實地調整結構,擴種大豆和油料,見到可考核的成效。
提升大豆產能有哪些有效措施?農民種植積極性如何?備春耕之際,新華社記者深入我國大豆主產區(qū)黑龍江省進行實地調研。
穩(wěn)住“積極性”
這兩天,黑龍江省綏化市綏棱縣靠山鄉(xiāng)七井村種糧大戶苑志全和幾個農民來到當?shù)胤N子銷售市場,一起選購大豆種子。“從身邊種糧大戶購買大豆種子情況來看,今年我們這里大豆面積將增加,農民種植大豆積極性提高。”苑志全說。
黑龍江省農業(yè)農村廳2月初發(fā)布消息,今年繼續(xù)實施玉米、大豆差異化補貼政策,原則上大豆生產者補貼每畝高于玉米生產者補貼200元左右。這一政策的早公布有利于調動農民種植大豆積極性。
黑龍江省是我國最大的優(yōu)質大豆生產和供給基地,常年大豆種植面積占全國的40%以上,商品率達到80%以上。作為大豆主產區(qū),黑龍江省綏化市積極調優(yōu)種植結構,近期開展了春季大豆種植答疑會,圍繞國家政策、田間管理等方面內容為農戶答疑解惑,宣傳引導農戶擴大大豆種植面積。
黑龍江北大荒農業(yè)股份有限公司友誼分公司收割大豆場景。受訪者供圖
綏化市所轄的海倫市有“中國優(yōu)質大豆之鄉(xiāng)”之稱,2021年大豆種植面積233萬畝。去年,海倫市海北鎮(zhèn)現(xiàn)代農業(yè)試點農機服務專業(yè)合作社托管了2萬畝土地,種的都是玉米。“今年我們輪作,全部種大豆。”合作社理事長杜振濤說。
杜振濤算了一筆賬:去年大豆平均畝產量360斤,按每斤3元算,收入1080元,土地流轉成本600元,種子、化肥、人工、機耕等成本近300元,每畝收入約180元,加上每畝248元的大豆生產者補貼,純效益約428元。“這個收益很好了,如果效益能穩(wěn)定,大家還是愿意種大豆。”杜振濤說。
黑龍江北大荒農業(yè)股份有限公司友誼分公司收獲的大豆。受訪者供圖
今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大力實施大豆和油料產能提升工程”“在黑龍江省部分地下水超采區(qū)、寒地井灌稻區(qū)推進水改旱、稻改豆試點”。
2021年海倫市東林鄉(xiāng)玉泉村種糧大戶尹鐵柱種了120畝水稻,是地下水灌溉。“這塊地低洼,水稻產量不好。秋收后,我把水田改旱田,今年準備種大豆。”尹鐵柱說。
海倫市農業(yè)農村局局長姚宏偉說,今年市里成立了大豆專班組織推進,大豆生產任務層層分解落實到鄉(xiāng)、村和地塊,預計大豆面積達到245萬畝,較去年增加約12萬畝。
記者從黑龍江省農業(yè)農村廳了解到,今年黑龍江省大力實施大豆產能提升工程,全省大豆種植面積力爭達到6850萬畝,比2021年增加1000萬畝以上;力爭總產量達到170億斤,比2021年增加26億斤以上。
念好“育種經”
業(yè)內專家認為,大豆產能提升工程,要堅持擴面積、提單產雙輪驅動。如何提高單產?良種是關鍵。
在中國科學院東北地理與農業(yè)生態(tài)研究所海倫農業(yè)生態(tài)實驗站,研究員李艷華正在遴選大豆品種。一份份大豆種質資源,在李艷華眼里都是“金豆豆”。
中國科學院東北地理與農業(yè)生態(tài)研究所海倫農業(yè)生態(tài)實驗站保存的大豆種質資源。新華社記者王建 攝
“大豆育種,有時比照顧孩子還費功夫,特別是遴選品種的過程,必須要純手工處理。”李艷華說,一個大豆品種從開始培育到最終通過審定,一般要經歷十年左右的時間。
每年的3月至9月,是李艷華最忙碌的時候,遴選豆種、人工授粉、鑒定實驗,她一刻也不停歇。為縮短育種時間,盡早培養(yǎng)出優(yōu)質大豆品種,到了冬季,她還要把大豆種子帶到海南繁育。
李艷華在測大豆蛋白、水分等數(shù)據(jù)。新華社記者王建 攝
功夫不負有心人。李艷華培育的“東生”系列大豆品種,成為黑龍江三、四積溫帶的主打品種,具有高油、高蛋白、抗倒伏的特性,一定程度上解決了我國高緯度地區(qū)大豆品種較為單一的問題。
3月6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在看望參加全國政協(xié)十三屆五次會議的農業(yè)界、社會福利和社會保障界委員并參加聯(lián)組會時強調,種源安全關系到國家安全,必須下決心把我國種業(yè)搞上去,實現(xiàn)種業(yè)科技自立自強、種源自主可控。
優(yōu)良品種是確保大豆高產、優(yōu)質、穩(wěn)產的重要基礎。在黑龍江省五大連池市的黑龍江圣豐種業(yè)有限公司,工人們正在生產車間內有條不紊地對大豆種子進行篩選、加工、打包,一袋袋包裝好的豆種整齊地擺放著。
黑龍江圣豐種業(yè)有限公司的工人裝卸種子。受訪者供圖
車間外,早早來咨詢和采購的農民絡繹不絕。前來購買種子的五大連池市興隆鎮(zhèn)四合村村民宋福東說:“去年收益不錯,今年擴大了面積,準備多買些種子。”
“目前已銷售大豆種子1.5萬多噸,去年銷售季結束賣了不到1萬噸。”黑龍江圣豐種業(yè)有限公司總經理張志廷說,春節(jié)假期過后第一天公司就已復工復產,全力生產儲備優(yōu)質的大豆種子,滿足農民需求。
針對目前大豆育種目標單一、高產優(yōu)質品種少的主要問題,黑龍江省科技廳組織實施了黑龍江省“百千萬”工程生物育種科技重大專項。兩年來,專項組已累計選育出高產、優(yōu)質、抗病大豆新品種23個,審定品種適應區(qū)域覆蓋了大豆主產區(qū)。
防范“風險點”
當前黑龍江大豆主產區(qū)加快落實大豆擴種計劃,但采訪中基層反映仍有一些問題影響大豆種植意愿。
一是相對市場風險大。與種植玉米相比,大豆抵御自然災害能力弱,一些農民反映,大豆開花期如果遭遇持續(xù)干旱天氣,可能導致大豆大幅減產,相比之下,玉米的抗災能力強、經營風險也更小。此外,大豆價格還不穩(wěn)定,跌價的市場風險令人擔憂。
二是相對效益低。海倫市農業(yè)基層干部說,越往北積溫越低,玉米產量越低,隨著去年大豆價格高開高走,加上補貼,在海倫市大豆效益接近玉米,效益差在縮小。但玉米產量較高地區(qū),種大豆效益仍然偏低。
三是輪作試點覆蓋有限。耕地輪作有利于大豆擴種,但輪作補貼試點面積較小,能享受補貼的農民少,面臨“僧多粥少”的問題。黑龍江耕地面積2億多畝,去年耕地輪作補貼試點面積僅有1247.4萬畝,每畝補貼150元。
黑龍江綏棱縣董氏天華農場的人員在篩選大豆。新華社記者王建攝
國家明確擴大玉米、水稻、小麥三大糧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險和種植收入保險實施范圍,今年覆蓋到13個糧食主產省份里面的全部產糧大縣。
苑志全、杜振濤等種糧戶期盼,在黑龍江開展大豆完全成本保險或種植收入保險試點,逐步實現(xiàn)產糧大縣全覆蓋,推動農業(yè)保險由“保成本”向“保價格、保收入”轉變,切實防范自然災害和市場變動雙重風險,保障種地收入。
黑龍江省北安革命現(xiàn)代農機合作社理事長李富強等建議,增加耕地輪作試點面積,提振種植大豆熱情,實現(xiàn)用地養(yǎng)地結合,提升農業(yè)發(fā)展質量和綜合效益。“如果能享受到輪作補貼政策,我們合作社20萬畝地,70%能種大豆。”李富強說。
一些種糧戶還表示,雖然黑龍江公布了大豆補貼高于玉米補貼200元左右,但具體補貼標準還沒出臺,希望盡快出臺,如果大豆與玉米效益同等的情況下,“我們更愿意種植大豆”。
領銜記者:劉偉
文字記者:王春雨、王建、魏弘毅
參與采寫:唐鐵富、孟凡宇
視頻制作:王建、唐鐵富、魏弘毅、孟凡宇、顧景坤
出品:趙承
監(jiān)制:鄔煥慶
策劃:王曙暉、初杭
編輯:初杭
編輯: 張潔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lián)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