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塞爾維亞首都貝爾格萊德出發,沿東南方向驅車60公里,就能看到高速路一側成片的高大廠房。這是成立于1913年的斯梅代雷沃鋼廠,也是塞爾維亞最大的鋼鐵生產企業。推開廠區大門,一幅巨型標語映入眼簾:“塞爾維亞的驕傲”。
2016年6月,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訪問塞爾維亞期間,來到這家鋼廠參觀。工人們用自己生產出的鋼材為習近平“定制”了一份禮物——斯梅代雷沃鋼廠剪影紀念牌,上面刻有煉鋼高爐、排氣煙囪、加工車間等廠房的輪廓剪影。
這塊由鋼鐵鍛造的紀念牌,銘刻的是一家百年老廠在中國幫助下起死回生的故事。
2016年6月,塞爾維亞斯梅代雷沃鋼廠工人贈送習近平主席的鋼板雕刻工廠剪影紀念牌。(攝影/胡楊)
斯梅代雷沃鋼廠曾是塞爾維亞的國有大型支柱性企業,鼎盛時期曾貢獻了所在城市40%的財政收入,近1/3居民的工作、生活跟這家大廠息息相關。一些當地人甚至有個習慣:清晨起床后先看一眼高爐煙囪,如果煙囪都在冒煙,表明鋼廠正常運行,他們心里就覺得踏實。
然而,上世紀90年代末,由于競爭力下降,斯梅代雷沃鋼廠經營陷入困境,政府每年甚至要拿出數千萬美元養活這家企業。歷經破產、出售、政府1美元回購、國外企業代管等種種坎坷,廠區里只剩一座高爐勉強運轉。有老員工回憶:“那時候我們根本不規劃以后的發展,就想著明天高爐別停下,員工別失業。”
為了挽救鋼廠,塞爾維亞政府組織了多輪國際招標,但均未成功。“我們為此熬了無數晝夜,全體內閣成員付出許多辛勞。”時任塞爾維亞總理的武契奇說,“最后,中國的合作伙伴給我們帶來了真正的希望。”
2016年6月19日上午,國家主席習近平在貝爾格萊德參觀河鋼集團塞爾維亞斯梅代雷沃鋼廠。圖為習近平在鋼廠發表熱情洋溢的講話。 新華社記者 丁林 攝
2016年4月,乘著“一帶一路”倡議的東風,中國河鋼集團出資4600萬歐元收購了斯梅代雷沃鋼廠,成立河鋼集團塞爾維亞鋼鐵公司。
“已經連續7年虧損,來了幾個中國人就能管用?”剛開始,塞方一些高管疑慮重重,但事實很快就給出了答案。
從河鋼引入20多項技術和管理制度;實施廢渣配比再利用,用“經濟料”產出更高標準的鋼材;充分研判后重新燃起停產多年的2號高爐……收購不到半年,鋼廠扭虧為盈,在2018年成為塞爾維亞第一大出口企業,優質鋼材運達30多個國家和地區。5000多名面臨失業的員工重返車間。
救活一座鋼廠,惠及千百家庭。80多歲的退休職工揚科維奇,在家里一直擺放著中國和塞爾維亞兩國的國旗。一次,他用力握住中方管理人員的手,叮囑說一定要轉達他對中國的謝意。老人經歷過戰爭,遭受過貧窮,而今,一家四代人都在鋼廠上班,日子過得安穩。公司有不少員工的孩子學起了中文,希望長大后能去中國留學。
河鋼塞鋼的成功,增進了中塞兩國人民的友誼和交流,在美麗的多瑙河畔書寫下“中塞一家親”的動人故事。 (圖源:河北日報)
2018年9月,塞爾維亞總統武契奇在北京同習近平會見時表示:“斯梅代雷沃鋼廠起死回生是個成功的典范。它有力地證明‘一帶一路’倡議給塞爾維亞帶來的是就業的增加和經濟的增長。”
提起“一帶一路”倡議,塞方前領導人坦言,“近幾十年來沒有任何一個倡議的作用可以與之相比”。自2016年習近平到訪塞爾維亞后,中塞雙邊貿易額已增長了3倍,塞爾維亞經濟增速連年在歐洲國家中位居前列。在中資公司主導下,貝爾格萊德跨多瑙河大橋竣工通車,科斯托拉茨電站一期工程項目業已完工、二期工程開展順利,匈塞鐵路等項目穩步推進。
斯梅代雷沃鋼廠重新煥發生機活力。 (圖源:河北日報)
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類似斯梅代雷沃鋼廠重生的范例還有不少。在印度尼西亞,中國能建改變了當地最大火力發電廠芝拉扎電廠關停的局面,并為當地培訓了近千名電力技術人員;在希臘,中遠海運集團幫助比雷埃夫斯港重煥生機,使之成為地中海沿岸最重要的中轉港口和物流中心之一;在波蘭,湖北三環集團并購深陷虧損、“命懸一線”的克拉希尼克軸承廠,使該廠很快實現盈利,工人們說“找到了可靠的合作伙伴”……
現在,中央企業參與建設“一帶一路”沿線項目已超過3400個。對當地民眾來說,“一帶一路”是水和電,是路和橋,是學校醫院,更是個體命運的改變和值得期待的明天。
2016年6月19日上午,國家主席習近平在貝爾格萊德參觀河鋼集團塞爾維亞斯梅代雷沃鋼廠。圖為習近平在塞方領導人陪同下,來到員工食堂同工人交流互動。新華社記者 馬占成 攝
6年多來,斯梅代雷沃鋼廠的員工們不曾忘記習近平來廠里參觀的情景。“言必信、行必果。”當時,習近平對滿懷期待的工人們說,“我們承諾的事情,包括引進先進技術、開拓更廣闊市場、保障當地就業、惠及廣大民生,一定要做到。”
編輯: 穆小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