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這段時間到廣州,肯定可以體驗一把環球旅游的既視感……4月,花城進入了廣交會時間,展館內、地鐵上、餐館中、景點里,都擠滿了邊work邊walk、邊pay邊play的外國人。
涌動的人潮,自在地徜徉,無不傳遞出“中國第一展”的滿滿活力。
我們為什么可以永遠相信廣交會?
看,五洲四海的客商們已經“用腳投了票”!本屆廣交會共計7.4萬個展位,超2.9萬家參展企業,創歷史新高!4月19日,第一期線下展收官,境外采購商線下參會人數達125440人,來自全球212個國家和地區,同比增長23.2%,“朋友圈”越來越大。
68年135屆,像廣交會這樣的“從未間斷”“萬商云集”,放之全球也不多見。
這是因為——
這里有機會和舞臺
從1957年的海珠橋邊到如今的琶洲塔下,廣交會是我們國家每年必辦的“大party”。
和廣交會一起“從小玩到大”的企業不勝枚舉——
上世紀80年代開始,美的就借助廣交會發展壯大,從小小的白色家電制造商逐漸華麗轉身為創新型世界500強企業。
格蘭仕也是廣交會的“發小”之一。從最早“蝸居”在9平方米的格子間,到今年超500平方米的展區,代表格蘭仕亮相的,不再是單一的微波爐,而是全品類的綠色智能家電。
不只有面子,而且有里子。長期以來,很多企業以參加廣交會為榮,他們也在這里找到了客戶,收獲了訂單,打響了名聲,走向了世界。
在廣交會,你可以看到很多“made in China”的蝶變。小品牌長成了大品牌,“國產兒”長出了國際范。
當年名不見經傳的魯冠球,帶著萬向節在酒店挨個敲外商的門,后來成為通用汽車零部件的首位中國供應商。
“中國筆王”邱智銘在樓梯口等了外商一個星期最終拿下訂單,他回憶說:“廣交會為我打開了對外貿易的第一扇門。”
4月15日,廣東廣州,第135屆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開幕,走進廣交會展館,展位現場人潮涌動。
在廣交會這個大舞臺,交易的是產品,交流的是機會——
“我們最暢銷的商品都來自廣交會。”土耳其的阿爾祖姆公司從1992年就參會,在這里與中國結緣,不斷做大做強。
“廣交會的規模大、廠家多,產品又全,可以接觸到整個行業體系。”來自密克羅尼西亞聯邦的一位客商長年在全球各地參加各類展會,在他心中廣交會是“No.1”。
歷經數十載風雨,廣交會穩坐“C位”,就像是一面鏡子,映照出中國經濟和國際貿易的無限可能。
這里有友誼和事業
貿易的橋梁,這是廣交會;
友誼的紐帶,這也是廣交會。
今年的客商中,既有第一次參展的“萌新”,也有許多再續前緣的“鐵粉”。
畢竟,做生意,交朋友,講究的就是一個長長久久。海內外“幾代人”接力跑廣交會的故事有很多,他們早已跑出感情,跑出事業。
4月16日,廣交會展館的小家電產品吸引采購商咨詢。
“廣交會是我人生的一部分。”年逾9旬的香港商人李歡,曾連續參加130多屆廣交會。一件件國貨,經他之手遠銷海外。現在,孫輩接過了他的接力棒,要繼續跑下去。
“從我外公參加廣交會,到我接班掌管家族生意,我們家有三代‘廣交人’。”此次參展,德國采購商安德烈亞斯·多爾的一個重要行程,就是與認識了20多年的中國朋友朱艾斌敘舊。16歲那年,他第一次來到廣州,結識了同樣跟著父輩參展的朱艾斌,兩人聯系不斷,關系越來越鐵。
第135屆廣交會首次設立美食街。
為招待好客人,東道主廣州不斷上新“廣式服務”:增設辦證組,優化外幣兌換等服務,首次設立美食街,策劃英歌舞、醒獅等文化展演,營造“食在廣東、游在廣東、購在廣東”的良好體驗。
來自俄羅斯的斯維特蘭娜·拉馬扎諾娃坦言:“在這里就好像在家一樣。”
口碑更勝金杯。“廣交世界,互利天下”,這不是一句口號,而是客商們實實在在的感受。
這里有希望和未來
廣交會的歷史,是中國不斷擴大開放、積極融入國際市場的縮影,也是各國企業共享中國機遇、實現互利共贏的歷史。
在國際環境變亂交織、世界經濟復蘇乏力的當下,廣交會更顯示出特殊的意義。
它不僅代表中國開放的大門越開越大,也展現了中國擁抱世界、攜手共進的決心和行動。
曾經的廣交會,靠的是“世界工廠”的物美價廉,如今的廣交會,還主打一個“新”字。
廣交會上,智能仿生產品受采購商關注。
能寫毛筆字、能彈鋼琴的智能仿生手,能以“虛擬人”輔助學習的智慧黑板,能在幾秒內轉化出十幾種語言的AI語音轉錄工具,還有新能源汽車、鋰電池、光伏產品等“新三樣”……新技術賦能、新產品亮相、新希望涌現,勾勒出新質生產力的生動景象。
“這里聚集了優秀制造商和優質產品。”巴西洋客商手持攝像設備,邊逛邊拍,“我要把最新的產品和最前沿的技術帶回巴西。”
“Amazing China”,成了廣交會期間外國客商掛在嘴邊的口頭禪……
你可能會問,世界客商為什么都喜歡和中國做生意?
或者正如他們所表達的那樣,“產品放心,服務走心,游玩開心”。
我們為什么可以永遠相信廣交會?
因為——
廣交會不只是廣東的,也是中國的,更是世界的。
大家面對面,心連心,才能“新連新”,一起飛得更高,飛得更遠!
編輯: 穆小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