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隔十年,新華社記者的鏡頭記錄下兩個珍貴瞬間——
新華社記者 岳月偉 攝
2024年4月22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重慶國際物流樞紐園區,了解當地加快建設西部陸海新通道等情況。在一列滿載貨物的中歐班列前,習近平總書記駐足察看。
新華社記者 饒愛民 攝
2014年3月29日,德國杜伊斯堡港。“渝新歐”國際鐵路聯運大通道的終點。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來到這里。三聲鑼響后,從中國重慶始發的列車滿載著貨物緩緩駛入。
十年多次考察過問,習近平總書記對這條鐵路為何如此關心?
“賦予古絲綢之路新的時代內涵,造福沿途各國人民”,十年前,習近平總書記在杜伊斯堡港提出殷切期待。
從重慶出發,經西安、蘭州、烏魯木齊,向西過北疆鐵路,到達邊境口岸阿拉山口,進入哈薩克斯坦,再經俄羅斯、白俄羅斯、波蘭,至德國的杜伊斯堡,中歐班列將中國內陸腹地與歐洲的鐵路貨運時間從40多天縮短至10多天。
2016年1月4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重慶果園港考察,聽取長江上游航運中心建設、鐵路公路水路聯運等情況介紹。聽說“渝新歐”國際鐵路沿線國家實現一次報關查驗、全線放行,他贊賞“挺好”。
3月7日,一列滿載機械設備、整車及零部件等貨物的中歐班列從重慶團結村中心站駛出(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黃偉 攝
2016年,中國鐵路正式啟用中歐班列統一品牌,對班列命名,“渝新歐”更名為中歐班列(重慶),后成渝兩地中歐班列共建共享,品牌正式統一為中歐班列(成渝)。如今,以團結村中心站為主要到發點,中歐班列(成渝)穩定運行線路超50條,輻射近40個國家和地區的110個城市。
4月2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重慶國際物流樞紐園區考察。新華社記者 王曄 攝
十年間,無論是在考察時還是在出訪中,習近平總書記持續關注中歐班列運行情況,多次強調支持中歐班列發展,彰顯了推動中歐班列朝著更高質量、更好效益、更加安全方向發展,促進全球經濟發展、增進各國人民福祉、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信心與決心。
十年迅速發展,今昔對比跨越有多大?
今天的重慶團結村中心站,印有“中歐班列”字樣的集裝箱堆積如山,橙色龍門吊起降不停,轉運貨車來往穿梭,擁有員工及裝卸工600余人,年辦理量達70萬標準集裝箱。
3月7日,在重慶團結村中心站的海關監管區,工作人員將通過中歐班列發運的貨物清關后裝上貨車運往編組站進行編組(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黃偉 攝
團結村中心站從默默無聞的小站,成為頗有名氣的樞紐,運送貨單從“品種單一”變成“門類齊全”,裝載情況從“有去無回”變為“滿載而歸”,線路數量從“連點成線”發展到“織線成網”。
從中國運往歐洲的貨物品類已經拓展到汽車整車、機械設備等53大門類、5萬多種商品;歐洲運往中國的貨物品類也逐步拓展到機電產品、食品、醫療器械等多種商品,運送貨物價值累計超3400億美元。
成都、鄭州、義烏、西安……越來越多的城市陸續開通中歐班列。截至2024年3月底,中歐班列已累計開行超8.7萬列,通達歐洲25個國家222個城市。
2023年9月15日,中歐班列國際合作論壇在江蘇開幕,習近平總書記發來賀信。賀信中提到,中歐班列開行以來,保持安全穩定暢通運行,開創了亞歐國際運輸新格局,搭建了沿線經貿合作新平臺,有力保障了國際產業鏈供應鏈穩定,為世界經濟發展注入新動力。
十年迅速發展,展現開放合作、互利共贏的堅定立場。
中歐班列,不僅僅是一趟趟列車,更代表著開放合作的思維。
總書記此次考察所來到的重慶國際物流樞紐園區,不僅是中歐班列的始發站,也是西部陸海新通道鐵海聯運班列始發站,是我國西南地區高水平對外開放的一個重要樞紐。園區構建“通道+樞紐+網絡”現代物流運行體系,西部陸海新通道、中歐班列、渝滿俄、渝甬四向國際班列開行線路62條,輻射112個國家的503個港口。
跨越山海,御風而行。一列列“鋼鐵駝隊”,打開西部地區對外開放新空間,共繪造福沿途各國人民的美好圖景。
策劃:陳國軍、張旭東
監制:張曉松、鞠鵬
主筆:胡浩、謝?,帯⒅芩加?/p>
統籌:劉東凱、吳晶晶、張桂林、朱基釵
視覺:李濤、張惠慧
編輯:包昱涵、何曉
新華社國內部、重慶分社聯合制作
新華社第一工作室出品
編輯: 張潔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