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梅戴雷沃鋼廠新燒結廠一景。
馬特科維奇(中)在熱軋車間中控室內與同事交流。 以上圖片均為人民日報記者謝亞宏攝
匈塞鐵路弗爾巴斯鋼桁梁特大橋。 中國鐵路國際有限公司塞爾維亞分公司供圖
我在擁有百年歷史的塞爾維亞斯梅戴雷沃鋼廠工作,是5000多名員工中的一員。我的祖父和父親都曾在這里工作了一輩子。鋼廠不僅與我的家族和我的人生緊密相連,還與斯梅戴雷沃整座城市的發展休戚相關。它被譽為“塞爾維亞的驕傲”,我們為在這里工作感到自豪。
今年5月,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時隔8年再次對塞爾維亞進行國事訪問。在此之前,習近平主席給我們復信,勉勵我們為塞中友誼作出新貢獻。這是繼2016年習近平主席參觀鋼廠之后,我人生中的又一重要經歷。
2016年上半年,中國企業河鋼集團對經營不善的斯梅戴雷沃鋼廠伸出援手,成立河鋼塞爾維亞公司,讓數千名員工看到了生活的希望。2016年6月19日,習近平主席在對塞爾維亞進行國事訪問期間,特意來到鋼廠參觀。
我有幸被選為接待團隊成員。我至今依然記得當天的盛大場景:鋼廠工人和家屬、本地市民數千人夾道歡迎,習近平主席發表熱情洋溢的講話,提振了我們對鋼廠重新煥發生機活力的信心。
習近平主席還到我所在的熱軋車間參觀。伴隨著轟鳴的機器聲,習近平主席不時駐足參觀產品,并登上中控室,詳細詢問工藝環節,了解生產情況。習近平主席到員工食堂與我們交流互動時,我就坐在習近平主席不遠處,聽到他勉勵我們努力開拓,提高鋼廠綜合競爭力,使鋼廠合作項目早結碩果,惠及本地人民。我深受觸動,暗下決心:一定不辜負習近平主席對我們的囑托。
2016年以來,鋼廠累計實現出口創匯約47.7億歐元,連續多年成為塞爾維亞第一大出口企業。2023年,鋼廠貢獻產值7.95億歐元,占塞爾維亞當年國內生產總值的1.15%。
包括我在內的很多員工都想有機會向習近平主席表達感激之情。今年4月,當有人提議給習近平主席寫信時,我第一時間響應。我們在信中介紹了鋼廠發展近況及對民生改善的重要貢獻,表達了對習近平主席親自關心和促成該項目的感激之情。
令人驚喜的是,我們很快就收到了復信。習近平主席在復信中說:“鋼廠職工是中塞友好合作的參與者、見證者、貢獻者,也是受益者。希望你們繼續全心全意做好本職工作,熱情投身鋼廠運營和發展,為促進塞爾維亞經濟社會發展和鞏固中塞鐵桿友誼作出新的更大貢獻。”這些暖心話語讓我們激動不已。
我和車間工友都認為,習近平主席不僅是大國領袖,也是重情重義的朋友。習近平主席始終關心鋼廠發展和職工生活,并為我們取得的成績及現在的幸福生活感到由衷高興。如果有機會,我們希望邀請習近平主席再來鋼廠,看看這些年來發生的巨大變化。
習近平主席在復信中稱贊,斯梅戴雷沃鋼廠的良好發展是中塞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的生動實踐,也是兩國互利合作的成功典范。這讓我們深感榮幸。我們知道,塞爾維亞與中國在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框架下開展了緊密合作,一大批項目在塞爾維亞落地生根,促進了塞爾維亞的全方位發展。塞中關系被稱為“鋼鐵友誼”,斯梅戴雷沃鋼廠就是這份友誼的最佳代言。這不僅因為我們生產的就是鋼,更因為鋼廠生產出的每一件產品,都凝結塞中兩國員工的心血和智慧。
(作者為河鋼集團塞爾維亞斯梅戴雷沃鋼廠熱軋車間操作主管伊萬·馬特科維奇,人民日報記者謝亞宏采訪整理)
中塞鐵桿友誼的成色(記者手記)
謝亞宏
冬日清晨,天蒙蒙亮,多瑙河邊寒風刺骨。斯梅戴雷沃鋼廠內,已是熱火朝天。鋼廠熱軋車間操作主管馬特科維奇來到車間,與工友們握手問好、高聲交流。在他們身旁,一塊塊剛鍛造完成的鋼板冒著熱氣,在流水線上依次傳送,將所有人的臉映得通紅。
“2016年我到訪的河鋼斯梅戴雷沃鋼廠已是塞爾維亞三大出口企業之一。”今年5月,在對塞爾維亞進行國事訪問之際,習近平主席在塞爾維亞《政治報》發表題為《讓鐵桿友誼之光照亮中塞合作之路》署名文章,特意提到斯梅戴雷沃鋼廠。今年4月,習近平主席還復信鋼廠塞爾維亞籍職工,勉勵他們為中塞友誼作出新貢獻。
習近平主席的關心,被鋼廠員工視為莫大的激勵。馬特科維奇說:“習近平主席在百忙之中依然關心著鋼廠發展,這讓我們備受鼓舞,也堅定了我們建設好鋼廠的信心和決心。”
斯梅戴雷沃鋼廠取得巨大經濟社會效應,不僅徹底改變了鋼廠的命運,也增強了當地民眾的發展信心。記者曾多次來到鋼廠采訪,最讓人感動的,是中塞員工如朋友般互相尊重、相互信任,正是因為大家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使得一度瀕臨倒閉的鋼廠短時間內迅速復蘇,也讓鋼廠工人成為中塞鐵桿友誼的見證者和傳承者。
中塞鐵桿友誼歷經國際風云變幻考驗,有著深厚的歷史底蘊、堅實的政治基礎、廣泛的共同利益、扎實的民意根基。從匈塞鐵路、貝爾格萊德繞城高速公路等重大建設項目,到中塞自貿協定生效、兩國直航不斷增多,中塞友誼不斷結出碩果,持續造福兩國人民。隨著新時代中塞命運共同體建設取得更多成果,兩國鐵桿友誼的成色將更足。
版式設計:汪哲平
《人民日報》(2024年12月21日 03版)
編輯: 吳佳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