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8月30日電(記者 董峻)我國科學家已構建出一套北方草甸退化草地系統性修復技術體系,這將為我國草地畜牧業與生態環境和諧發展、牧民穩定增收提供技術支撐。
這是記者30日從中國農業科學院了解到的情況。草甸和草原的區別在于,草甸以多年生中生草本植物為主體(中生植物介于濕生植物和旱生植物之間、只能生活在水分條件適中的環境),而草原以旱生草本植物為主體;草甸屬于非地帶性植被,可出現在不同的植被帶,而草原是半濕潤和半干旱氣候條件下的地帶性植被。
“北方草甸退化草地治理技術與示范”項目是首批確定的國家重點研發計劃之一,由中國農科院農業資源與農業區劃研究所牽頭,集中了國內本領域實力最強的18個同行機構,負責人為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農科院院長唐華俊。
據農業資源與農業區劃研究所研究員辛曉平介紹,在提出草甸草原多尺度退化機理、退化草甸差異化系統性恢復新理論的基礎上,科研人員構建了北方草甸退化草地系統性修復技術體系,包括低擾動快速恢復、植被綜合復壯、草地穩定重建、土壤定向修復和土壤肥力培育等草地改良治理技術方法和區域生態產業技術。
在呼倫貝爾和錫林郭勒草甸草原,這個項目開展了天然草地修復治理和退耕地快速重建技術示范,累積示范面積達6.2萬畝;在科爾沁沙質草甸開展了自然恢復加人工干預等修復技術示范,示范面積5.1萬畝。
科研人員還同時在松嫩平原堿化草甸開展了鹽堿地改良與牧草高效生產利用技術示范,在寒地黑土區開展了退化鹽堿草甸快速修復技術、退耕地快速重建等修復技術示范。
編輯: 意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