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現碳達峰、碳中和有何路徑?怎樣用科技創新助力能源轉型和革命?近日,由中國科學院科技戰略咨詢研究院等機構聯合組織的《新能源技術研究的機遇與挑戰》報告在京發布。...
華中科技大學電子信息與通信學院尹海帆教授團隊自主研發出基于智能超表面的無線通信原型系統,該系統在不改變發射信號功率的前提下,實現了接收信號增強500倍的室外實測效果。...
秦磚漢瓦,鐘鼓勃發。西安作為十三朝古都,其承載的千年文化背后,蘊含著強勁的創新迸發力。...
“硬科技”自2010年源起西安,歷經十年發展完善,如今已從概念逐步落實為具有切實內涵、評價標準及產業目錄的“言之有物而行有恒”的重要體系。9月16日,由科技部火炬中心、陜西省科學技術廳、陜西省地方金融監管局、中共西安市委、西安市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2020年全球硬科技創新大會于西安開幕。...
9月16日,2020西安全球硬科技創新大會正式啟幕。...
第二十三屆中國北京國際科技產業博覽會17日在中國國際展覽中心開幕。作為2020中關村論壇的展覽板塊,本屆科博會與中關村論壇共同聚焦“合作創新共迎挑戰”主題,面向世界科技前沿,聚焦關鍵核心技術和原始創新,整合優質資源,打造科技領域國際交流合作平臺。...
9月16日,關注全球硬科技產業動態,匯聚全球硬科技企業資源,共促硬科技發展生態的全球硬科技創新大會在西安召開。在大會開幕式上,由中國科學院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中科創星、億歐網聯合重磅發布“2020西安硬科技企業之星TOP30”榜單,紫光國芯、中天引控、博瑞集信、中科微精等30家硬科技企業榜上有名。...
我國科學家已構建出一套北方草甸退化草地系統性修復技術體系,這將為我國草地畜牧業與生態環境和諧發展、牧民穩定增收提供技術支撐。...
即將到來的9月天宇,行星依然是夜空的主角。天文預報顯示,“火星伴月”“英仙座艾普西隆流星雨極大”“海王星沖日”“金星會月”“木土合月”等精彩天象將輪番上演。...
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截至8月28日10時8分,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飛行里程已達1億千米,探測器姿態穩定、能源平衡,多個載荷完成自檢,確認設備狀態正常,相關工作正按計劃穩步推進。...
8月23日,由省科技廳、省委宣傳部、省衛健委、省科協主辦的2020年陜西省科技活動周啟動儀式在陜西省科技資源統籌中心舉行。今年科技活動周以“科技戰疫創新強國”為主題,首次采取“線上+線下”雙線并行模式,為公眾呈現七大專區和67項重點活動。...
記者8月6日從省科協獲悉,為大力弘揚新時代中國科學家精神,宣傳展示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一代代科技工作者投身創新報國實踐的重大貢獻和感人事跡,我省將集中展示優秀科技人物群體形象,舉辦2020年“鏡見創新發現科學之美”主題攝影圖片征集活動,作品報送截至9月30日。...
7月26日,山東日照山字河機場,風和日麗。我國自主研制的大型滅火/水上救援水陸兩棲飛機“鯤龍”AG600由此起飛,歷經1小時21分,成功實現海上首飛,這是繼2017年陸上首飛、2018年水上首飛之后,“鯤龍”AG600飛機實現的第三次首飛,是中國航空工業集團(以下簡稱航空工業)實施創新驅動戰略,加快建設制造強國和科技強國取得的又一個標志性成果。...
西安衛星測控中心對地面測控通信系統進行了適應性改造,目前改造工作與各項針對性測試工作已全面完成,性能指標滿足“天問一號”任務需要。據介紹,“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成功進入地火轉移軌道后,西安衛星測控中心喀什深空站、佳木斯深空站將為其提供全程測控支持。相比探月任務,火星探測器最遠將近4億公里的探測距離,以及近7個月的地火轉移時間,對測控通信系統而言將是前所未有的考驗。為此,西安衛星測控中心重點對兩個深空站的軟硬件進行升級,為執行相關任務提供更加穩定、強大的測控保障。...
自20世紀60年代以來,人類曾進行了四十多次火星探測任務,包括美、俄、日、歐、印等國在內的“探火”大軍日益壯大。2020年火星探測再次成為熱門,其魅力之大,可見一斑。那么,問題來了:外太空那么多星球,為什么大家都“認準”了火星?...
滴滴、高德等上線自動駕駛網約車服務,百度在多地開展自動駕駛載人路測……今年以來,自動駕駛發展速度進一步加快。解放雙手、自由出行,已逐漸從未來“駛入”現實。...
日前舉行的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國際科研創新研討會上,多位與會專家呼吁,加強新冠肺炎科研相關領域經驗交流與知識分享,發揮科技創新在維護全球公共衛生安全中的重要作用,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貢獻科技力量。...
天文專家介紹,7月14日,太陽系的“大塊頭”木星將上演“沖日”好戲。屆時,如果天氣晴好,“沖日”前后幾天,我國公眾幾乎整夜可觀測這顆“超級”行星。...
企業員工宅家“云”辦公、在視頻會議中“頭腦風暴”,居民進小區、逛超市時出示健康碼,醫生借助5G和人工智能進行遠程會診、治療……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我們的生活有了很多新變化,我們的城市也在變得更加“智慧”。...
回顧歷史我們不難發現:每一次危機都會孕育新的機遇,任何困難都擋不住科技創新前進的步伐。肆虐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給智能駕駛、智慧醫療等新興科技帶來哪些機會?量子計算、衛星互聯網前沿技術取得了哪些新進展?穩步推進的新基建將為這些新技術的發展帶來怎樣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