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中國的銀行業刮起了一陣“金融科技”風,這讓已經沉寂了很久的銀行業再度找到了新的風口。
設立金融科技子公司很流行
本周二,浦發銀行宣布與螞蟻金服戰略合作,雙方將在金融科技領域深度共創,共同推動浦發銀行數字化轉型。根據雙方簽約內容,螞蟻金服將優先向浦發銀行開放金融科技能力,其中包含:人工智能、供應鏈合作、生物識別、數據風控業務等方面的合作。
浦發銀行并非唯一一家公開表示將在金融科技上發力的銀行。早在去年,四大行就已經開始與互聯網巨頭BATJ開始進行合作。而阿里旗下螞蟻金服、騰訊、百度等也都越來越廣泛地與銀行達成戰略合作。以螞蟻金服為例,華夏銀行、光大銀行、浦發銀行先后與螞蟻金服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合作重點都聚焦于金融科技。
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副主任殷劍峰認為,傳統金融機構與金融科技公司各有所長,科技在金融業的變革中越來越重要,通過合作能夠加速科技在金融業的應用,促進金融向更高效和更普惠的方向發展。
不過,銀行業顯然并不滿足于只有外部合作,建立金融科技類全資子公司的浪潮正在興起。今年4月,建設銀行全資子公司建信金融科技正式開業;5月,民生銀行發起成立金融科技子公司。至今,建設銀行、興業銀行、招商銀行、光大銀行、民生銀行等機構紛紛設立金融科技子公司。其中,招商銀行則直接將銀行定位改為了“金融科技銀行”。
區塊鏈、云計算成了關鍵詞
在各家銀行的金融科技介紹中,區塊鏈、云計算、大數據技術、人工智能技術等成了常見字眼。
“這些技術有很多已經應用在了當下銀行的應用中,但未來這些應用更好地落地還要依賴于有更多的應用場景。”中央財經大學銀行業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認為,金融科技未來將在銀行的獲客、營銷手段、風險控制等方面做出貢獻。
在招商銀行首席信息官陳昆德看來,對于銀行而言,當下獲客以及營銷手段與以往截然不同。
“現在客戶都不用銀行卡了,但他們都在用手機App,所以銀行就得在手機App上進行投入。”陳昆德表示,與冷冰冰的銀行卡不同,App可以給用戶更多的反饋,其頁面也根據不同用戶的使用習慣而相異。App是對整個銀行的考驗是在背后的科技能力的展現。
實際上,銀行除了自身打造場景來促成這些應用的落地以外,與外腦合作場景同樣適用,同時互聯網巨頭也從此分得一杯羹。值得注意的是,螞蟻金服、京東金融等互聯網巨頭已在去年都推出開放平臺,吸引銀行通過自身渠道分銷產品。
給監管帶來挑戰
金融科技的興起,無論是在風控上還是在用戶體驗上,都將逐漸成為銀行手中的利器,但也給監管帶來挑戰。
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研究所所長孫國峰曾表示,要加強金融科技監管,其中很重要的一點就是任何金融業務都要有牌照,并且這種要求不因為使用某種技術而改變,使用任何技術都要有牌照,也不因目的不同而有所改變。
實際上,日前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易綱在金融街論壇年會上也再度重申了持牌經營的問題。他表示,金融的開放程度也要與金融監管能力相匹配。“隨著金融的開放,會出現跨市場、跨地域、跨國界的資本流動,而且會產生很多的金融創新。提高金融的開放水平,必須要提高金融的監管能力。只有在監管到位的情況下,金融開放才能夠起到促改革、促發展這樣的好的作用。”(記者 姜樊)
編輯: 楊晶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