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感覺比昨天好多了,還吃了很多飯。”8月9日,在山東大學齊魯醫院,“殺魚弟”孟凡森笑著對主治醫師說。記者當天在醫院了解到,目前孟凡森病情趨于穩定,進一步惡化的勢頭被遏制,但仍處于急性腎衰竭的尿毒癥狀態。
2010年,年僅9歲的孟凡森因嫻熟的殺魚手法和犀利的眼神,迅速走紅網絡,被稱為“殺魚弟”。
山東大學齊魯醫院中毒與職業病科主任菅向東告訴記者,雖然孟凡森已進入急性腎衰竭的尿毒癥期,但他的尿量不少,度過急性期后,一般情況下可在半個月后恢復。“慢性腎病導致的尿毒癥是不可逆的,而百草枯導致的是可逆的。”
菅向東介紹說,孟凡森是8月4日晚被送到山東大學齊魯醫院,剛送來時精神萎靡,處于近乎病危的狀態。在醫院采取胃腸道去毒、血液凈化、藥物綜合治療等系列措施后,目前來看,達到了預期的效果,但仍不能放松。
“百草枯沒有假藥,千萬不要以身試毒。”菅向東指出,百草枯中毒是多臟器的損害,它的靶器官主要是肺、腎臟、肝臟和胃腸道等,但主要死于肺部病變。早期會出現肺水腫、重癥肺炎等癥狀,晚期將導致肺纖維化。但很多病人在早期階段沒有得到合理治療便去世了。
據孟凡森母親王凡介紹,因家中共6個孩子,孟凡森是年齡最大的一個,一直比較懂事、有擔當,從小便幫著家中殺魚、賣魚。此次因為和家人產生矛盾,一氣之下喝下農藥,是家人萬萬沒想到的。
“我們不知道他一個月前就買了藥,這次吵架可能只是個導火索,孩子壓力太大了。”王凡說,現在最大的愿望就是孩子能夠早日恢復健康,快快好起來。(郝學娟)
鏈接:網紅“殺魚弟”悲劇映射了家庭教育的痛點
2010年,年僅10歲的小孟,因一手“殺魚絕技”而爆紅網絡,人稱“殺魚弟”,其父親甚至將店名改成“殺魚弟”水產。然而時過8年,竟然發生了悲劇,8月3日,“殺魚弟”竟服用了劇毒農藥百草枯。據報道,“殺魚弟”已在父母陪同下轉院,前往山東治療。
8年前,“殺魚弟”的凝重表情和犀利眼神,讓無數人心疼。本以為隨著輿論的曝光,社會的關注和幫扶,孩子的內心能逐漸被陽光所照亮,沒想到迎來的卻是悲劇。讓“殺魚弟”的命運軌道產生現實偏移的,很可能就是“親子關系”。
據報道,“殺魚弟”喝下百草枯的直接原因,是被父親責罵,一時沖動所為。“吵架”,是所有親子關系中都可能經歷的,但悲劇卻是極少數,即使孩子有一些過激之舉,也基本會被家長們防范過去。可“殺魚弟”的悲劇卻沒有被規避,這直接凸顯出家長監護不到位的問題。而監護問題,正是親子關系的基本面。
若進一步解讀網紅“殺魚弟”悲劇,會發現監護只是淺層次的問題,而深層次的問題還是在于家庭教育。即便“殺魚弟”的家長監管到位,但家長不懂教育,只知打罵,會讓孩子敏感和憤怒的情緒堆積,親子關系的裂痕也會越來越大,如此,出事便具有一定必然性。
如何才算懂教育?首先,就必須讓孩子完成九年制義務教育,有一個健康而正常的成長環境,而不是早早在菜市場殺魚度日,更不能在“殺魚弟”經好心人幫助重返校園的情況下,又將他叫回來殺魚。更難以理解的是,其家庭難言貧困,有知情人透露,“殺魚弟”家庭年收入在30萬元以上。
對孩子最好的家庭教育,就是要換位思考,推己及人,既要尊重孩子,也要愛護孩子。在“殺魚弟”家庭里,面對17歲的孩子,其父母竟還訴諸打罵來解決問題。親子間缺少基本的溝通和疏解,只是用所謂的“忙碌”來替代一切。試想,如果“殺魚弟”父母能早日與其交流,增進了解,疏解心理,多為孩子設身處地著想,多一些呵護和關愛,悲劇還會發生嗎?
網紅“殺魚弟”的悲劇雖然是個例,但確實映射出了很多家庭的教育痛點。家長們對孩子強化監護,注重家庭教育的科學性和合理性,構建溫馨的親子關系,才是正解。一句話,親子關系需精心呵護,容不得半點推卸和敷衍。
編輯: 大蒼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