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某墓園的生態安葬區。 記者 仵永杰攝
群眾給故去的親人留言。 記者 仵永杰攝
3月30日,在西安鳳棲山人文紀念園“燒紙換鮮花”交換點,一位前來祭祀的市民正在用燒紙換鮮花。 記者 仵永杰攝
記者 馬黎
清明是慎終追遠、緬懷親人、寄托哀思的日子。在這一天,為逝去的親人掃墓,表達對他們的敬意和思念,成為人們的一個習俗。
近年來,隨著殯葬改革的推行以及人們觀念的逐漸轉變,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接受并踐行文明節儉的喪葬理念,節地生態安葬在悄悄地“生根發芽”。我省推行生態安葬的工作進展如何?人們對生態安葬持什么態度?帶著這些問題,清明節前夕,記者進行了采訪。
留一抹綠色在人間
“死后化作一棵樹,留一抹綠色在人間。我覺得樹葬這種方式非常好,既環保又節約土地,環境也美了。”銅川市民張天榮的母親10多年前過世,2018年初,張天榮看到報紙上刊登的銅川市殯葬管理處舉行免費節地生態安葬活動的消息后,第一時間就報了名。
在母親去世后的10多年間,張天榮一直在尋找合適的地方安放母親的骨灰,她陸續走了很多墓園,也了解了很多有關殯葬的知識。“要么很豪華,要么占地大。因為沒有特別合適的選擇,我把母親的骨灰盒臨時寄存在墓園里。”3月26日,張天榮對記者說。報名后,張天榮了解到,節地生態安葬就是鼓勵和引導人們采用樹葬、草坪葬、深埋等方式安葬骨灰或遺體,具有花錢少、占地少、資源消耗小、污染少等優勢。
“得知報名成功以后,我特別開心,生態安葬讓逝者的骨灰回歸自然,體現了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是一種可持續的生態安葬形式,也讓我母親‘入土為安’,讓親人有祭拜的地方,符合民俗需求。”張天榮說,“周圍有很多人不理解我的這種做法,認為我小氣、舍不得給母親花錢,但我認為,我的做法并非個例,生態安葬必然會被全社會所接受。”
人來于自然,最終回歸自然。生態安葬不僅深刻闡釋了清明節所蘊含的生命文化,體現了現代殯葬理念,更倡導了尊重生命、厚養薄葬等思想。記者在走訪中發現,許多墓園都推出了草坪葬、樹葬、花壇葬等生態安葬服務,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嘗試和接受生態安葬方式。
傳統觀念仍需轉變
生如夏花般絢爛,死如秋葉之靜美。現實中,生態安葬卻是點贊容易、踐行難。在采訪中記者發現,還有一些人固守傳統觀念,不愿意接受生態安葬的方式。
2月初,當西安市民張銳提出生態安葬剛剛逝去的母親時,遭到了哥哥和姐姐的一致反對。“他們認為生態安葬是對逝者的不重視,我勸說了很久但他們仍然不接受,想讓他們改變觀念太難了。”張銳說,讓他百思不得其解的是,生態安葬既節約土地資源,又節省經濟開支,為什么家人都不贊同呢?
同樣,今年65歲的張慧蘭認為,人去世了就要“入土為安”,有墓地、有墓碑才有寄托哀思的地方。雖然樹葬更環保、節約,但隨著時間流逝,萬一樹被挖走了或者樹枯死了怎么辦?孩子想祭祀都找不到地方。
3月25日,在西安東郊的霸陵墓園新區,前來掃墓祭祀的王強對記者說,他已去世多年的父親安葬于此。“對于中國人來說,安葬逝者是很重要的一件事情,祭祀更是一種寄托思念的方式,我接受不了樹葬、草坪葬等安葬方式,首先過不了心理上這一關。”王強說。
記者在采訪中發現,不少人一邊抱怨墓地貴,一邊又不愿接受價格低廉的生態安葬,其原因主要是受薄葬不孝等傳統觀念影響。死者為大,兒女不愿被其他人指責葬不起父母,更不愿因此被說成“不孝”,而且不立碑、不留名的方式,不僅讓親屬在情感上難以接受,更怕日后的憑吊和祭奠無跡可尋。
政策引導、輿論宣傳缺一不可
在墓地資源日趨緊缺的當下,要讓節地生態安葬得到全社會普遍認同,還有一段路要走。在這個過程中,不僅需要政策引導,更需要輿論宣傳。
民政部等九部門曾聯合發布《關于推行節地生態安葬的指導意見》,鼓勵和引導人們采用不占或少占土地、少耗資源、少使用不可降解材料的方式安葬骨灰或遺體,使安葬活動更好地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為吸引群眾選擇節地生態安葬,《意見》還要求有條件的地方建立獎補制度,把不占或少占地的生態葬式葬法納入獎補范圍。
2018年1月,民政部等多部門制定了《關于進一步推動殯葬改革促進殯葬事業發展的指導意見》,其中一項目標是:到2020年,骨灰格位存放、樹葬、海葬等節地生態安葬比例達到50%以上。
同樣,我省殯葬改革步伐也在持續向前。據省民政廳社會事務處副調研員張勇介紹,至“十三五”末,全省公益性公墓內不占或少占地的生態安葬比例達到80%,重點鎮、村農村公益性公墓(骨灰堂)達到60%。同時,我省從嚴控制經營性公墓數量,并要求經營性公墓節地生態安葬比例不低于80%。
“殯葬改革是破千年舊俗的重大社會習俗改革,從土葬到火葬是一次飛躍,從火葬到現在的節地生態安葬又將經歷再一次飛躍。”張勇介紹,推進殯葬改革,鼓勵綠色殯葬,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堅持政策引導、積極宣傳綠色殯葬理念、爭取群眾心理認同,更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努力。
“政府部門應大力倡導生態安葬;人們應該厚養薄葬,不要盲目攀比,長輩在世時多盡孝道,喪葬祭祀時應一切從儉。”省社會科學院研究員石英說。他相信,隨著相關部門的政策引導以及人們觀念的改變,綠色殯葬會被越來越多的人所接受。
今日評說
祭而豐不如養之厚
秦華
春風習習,垂柳依依,又是一年清明時。
清明節,是中國傳統節日之一,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之一。每到清明節,人們都會用各種方式祭奠祖先和故去的親人。在追求低碳環保、綠色生態的生活方式已經成為全社會共識的今天,我們倡導:文明祭祀,生態安葬,讓厚養薄葬成為新時代新風尚!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接受和重視文明祭祀。但在一些喪葬、祭祀活動中,建豪穴、焚燒紙錢以及紙糊的“樓房”“電視機”“轎車”“手機”等的奢華、迷信現象,并不鮮見。在農村,殯葬活動有些很奢侈。有的家庭辦一個喪禮花費高達數萬元,擺流水席、唱大戲、做“法事”,購買或自建豪華墓穴,還有多達數十輛的送葬車隊。
清明祭祀,后人緬懷先人,感恩先人,不忘先人恩澤。我國素來有厚養薄葬的傳統,對于一些不文明殯葬、祭祀形式,我們應當摒棄。
百善孝為先。很多人都有一種觀念,就是在老人去世之后要大操大辦才能顯示孝順,其實這是對孝文化的誤解。對去世的長輩葬之以禮、祭之以禮,理所當然,但若以厚葬厚祭來體現,只會助長鋪張浪費,催生相互攀比的歪風。
厚養薄葬,是現代文明社會需要推崇和倡導的新風尚,對長輩多一些生前的關心與照顧才是最好的孝道。現在越來越時興的樹葬、草坪葬、花壇葬、海葬等安葬方式,既順應環保趨勢,也符合節儉美德,實現逝者安息、生者安心。不少專家學者建議政府對采取生態安葬的家庭,給予適當獎勵補貼。
我們倡導用宣讀祭文、敬獻花籃、瞻仰遺像、網上祭祀等低碳環保方式文明祭祀,用獻一束花、敬一杯酒、植一棵樹、清掃墓碑等符合時代特點的方式寄托哀思,用回憶先人撫育之恩、向后人講述先人生平事跡的方式表達對先人的崇敬之情,讓清明節既不失莊重肅穆,又體現時代新風。
祭而豐不如養之厚。鋪張豪華安葬也好,奢靡浪費祭掃也罷,大多屬于沽名釣譽,形式大于內容。我們要對親人多一些生前關愛,少一些逝后攀比,讓厚養薄葬的為孝之道蔚然成風。
編輯: 羅亞秀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