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白鹿原》,展開的是陜西關中農村半個多世紀變遷的史詩畫卷。在歷時兩年的制作打磨后,日前,由中共陜西省委宣傳部、陜西省廣播電視局和中共西安市委宣傳部指導,西安廣播電視臺、喜馬拉雅根據著名作家陳忠實同名小說改編制作的大型廣播劇《白鹿原》正式上線播出,掀起又一輪“《白鹿原》熱”。記者昨日采訪廣播劇主創獲悉,廣播劇《白鹿原》共200集,填補了《白鹿原》在文藝舞臺上廣播劇領域的空白。
小說《白鹿原》曾獲第四屆茅盾文學獎,是作家陳忠實獻給陜西、中國乃至全世界的文學瑰寶,更是一部史詩性現實主義巨著。小說問世以來,已陸續被改編為電影、電視劇、話劇、舞劇、秦腔等多種藝術形式,掀起一輪又一輪《白鹿原》熱,但廣播劇形式一直空缺。記者了解到,廣播劇《白鹿原》彌補了這一缺憾,分為冬至、驚蟄、芒種、霜降、清明5部,每部40集,共200集,每天在喜馬拉雅播出。
據介紹,廣播劇《白鹿原》在制作前期,西安廣播電視臺、喜馬拉雅組織省內外專家學者就廣播劇版改編進行多次論證。該劇同時匯聚了著名小說演播藝術家仲維維擔任導演,原蘭州軍區話劇團團長仲良擔任旁白,著名演員趙錢孫飾演白嘉軒,著名配音演員張琳飾演鹿子霖。最終呈現于聽眾耳畔的廣播劇《白鹿原》,在尊重原著的基礎上,對朱先生、白嘉軒、鹿子霖等主要人物進行了深度挖掘與藝術再造,使人物更飽滿、個性更鮮明、形象更生動。此外,在故事情節上,這部《白鹿原》根據廣播劇的特點進行了調整,使戲份更集中、情節更精彩、節奏更明快,更加符合當代大眾審美。該劇尤其著重通過聲音表現,對陜西農村的民風、民俗、民情等進行豐富而細化的還原,傳播陜西特色文化,在音樂音效上,針對陜西西安地域特色,大量使用嗩吶、秦腔、老腔等傳統的音樂元素,并邀請優秀音樂制作人定制片頭曲、片尾曲、插曲,生動渲染民俗風情。
用聲音演繹經典,用藝術詮釋陜西文化、展示人文風貌,用互聯網平臺將陜西籍作家名著推向全國、傳向世界,廣播劇《白鹿原》將給廣大聽眾帶來一場聽覺盛宴。
編輯: 陳戍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