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界新聞網訊(實習記者 曹華璞)2017年前,延川縣甄家灣村是縣里遠近聞名的貧困村,村里無支柱產業,年輕人紛紛外出務工,村里常住人口銳減。2017年5月,延安市政協推薦,組織選派羅世杰擔任該村第一書記兼駐村工作隊長,在鎮黨委、政府的堅強領導和在市縣扶貧團隊的指導支持下,該村形成以影視拍攝、教育研學、寫生創作和傳統文化體驗等“四個基地”為主要內容的鄉村文化旅游產業。經過近2年的建設,2018年整村脫貧退出;2019年,全村各項產業創收100余萬元,村集體收入由2017年前的零收入驟增至74萬元,貧困戶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7年前的不足3100元增長到12938元;2020年,村集體收入持續增長,突破160萬元。2020年12月14日,羅世杰接受本報專訪,講述了自己與這個備受關注的“三變”改革示范村、鄉村旅游明星村、脫貧致富典型村背后的故事。
摸透村情定規劃
“我是17年5月11日接到通知,12日第一次到村里就待了20多天。”羅世杰說,經過20多天的走訪,他把當時村里的情況總結為“三個短板、一個突出優勢”:三個短板即無支柱產業、土地緊缺、因病因殘致貧比例大(貧困人口中65%是因病因殘致貧)。一個優勢是古村落資源。該村保存有古窯洞97院258孔,是陜北地區現存規模最大、保護最完整的古村落。只能在強項上做文章,經多方溝通探討,幫扶團隊最終確定將“傳統村落保護提升與鄉村文化旅游開發”作為幫扶方向。
羅世杰認為,發展鄉村文化旅游項目,基礎設施是“框架”,文化內涵是“靈魂”。規劃初期,他走訪村里老輩人、拿著鐵鏟挖掘察看碑文記錄、翻閱大量文史資料……梳理出了甄家灣古村歷史發展變遷史、甄家灣貢生文化、甄家灣私塾文化、甄家灣烈女、甄家灣義士、甄家灣古寨遺跡等一批故事,為科學規劃提供了大量有價值的文化參考。
“三變”改革強經濟
“聘請全國頂尖設計團隊,在多層廣泛研討基礎上,我們制定出臺了《甄家灣傳統村落保護與旅游開發規劃》。發展的思路已經明確,關鍵還是在于落實,其中方法是關鍵。”羅世杰說,在市縣幫扶領導和有關部門單位的大力支持下,自己與鎮村干部在學習和借鑒各地先進經驗基礎上,提出了“三變改革”:即按照“明晰產權,折價量化,分類入股”的原則,實施農村“三變”改革,走在全縣乃至全市前列。
具體做法是將全村1150畝耕地經營權、所有古窯洞產權、閑置院落使用權等全部折價量化,以入資產股方式流轉到村集體經濟組織合作社。由合作社按照鄉村文化旅游的既定思路經營,年終按照人口股、土地股、資產股、資金股、集體股和教育積金、養老積金、公益事業積金等“五股三積金”股權設置及分配比例向群眾分紅。
“以‘ 四個基地’輻射帶動的村集體經濟發展取得明顯成效,使農民實現有償勞動和按股分紅的雙項收入。”羅世杰舉例介紹,比如影視基地,目前先后有《建國大業》《信仰》《我們的隊伍向太陽》《啊 搖籃》《光榮與夢想》《走向勝利》等20多個劇組來村拍攝,群眾演員和道具都是在當地解決,這些都成為村民日常收入的一部分。此外,由村里閑置窯洞發展成的民俗酒店,劇組進村后也常常爆滿,服務員、保潔員等在這里面服務,包括村里提供餐飲、超市等服務的村民,也均有收入。
“清華大學附中、成長軍營、魔方作文等近10批次500余名研學師生到古村開展研學,陜西省作協、西安美協、江陰美協、南京美院、延安美協等10余批1000余名繪畫寫生和文學采風團前來創作等,隨著甄家灣知名度的擴大,這樣發展在經濟層面造血功能是持續的,并一定會不斷加強。”羅世杰對甄家灣未來的發展信心滿滿。
天道酬勤。延川縣甄家灣村先后列入“第五批國家傳統村落保護名錄”、評為“陜西省美麗宜居示范村”、“延安市文明村”、確定為全市脫貧攻堅成果觀摩。羅世杰先后被省脫貧攻堅領導小組評為“陜西省2017年度優秀第一書記”,延安市委評為“學用新思想 奮進新時代主題競賽學用標兵”,被延安市委、市政府評為“2018年度優秀第一書記”“延安市先進工作者”。面對一系列取得的榮譽,羅世杰表示,自己只是許多奮斗在一線的扶貧干部中很普通的一員,甄家灣脫貧成績也只是延安市脫貧攻堅的一個縮影,取得的成績離不開黨和國家對扶貧工作的堅強領導和科學布局,離不開各級黨委、政府的精心指導和政策支持,自己所做的工作只是組織基層干部、動員基層群眾,圍繞上級決策部署和既定目標,推動工作落實。
影視拍攝如何形成長期合作運營模式、民宿酒店發展和管理如何取得新突破、鄉村文化旅游如何擴大知名度和影響力……“持續做強做火四個基地,如何將貧困從甄家灣連根拔起”,仍然是羅世杰現階段思考最多的問題。
編輯: 孫璐瑩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