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實習記者 閆智)9月28日,省政府新聞辦舉行“奮力譜寫陜西高質量發展新篇章”第二場新聞發布會,邀請陜西省文物局、陜西省考古研究院相關負責人介紹“探索歷史未知,揭示文明本源,譜寫陜西考古事業高質量發展新篇章”有關情況。
據介紹,我省近日公布了《陜西省“十四五”文物事業發展規劃》,設置了具有本省考古特點的9項課題,對“中國國家起源和發展”等重大問題進行安排部署,為考古工作的科學規劃提供了政策保障;建立了聯席會議機制,制定出臺加強文物保護利用改革實施方案,把文物安全納入責任考核負面清單;公安、消防及文物部門聯合開展了田野文物和消防安全巡查,首創全國打擊防范文物犯罪10項工作機制,全省群眾文保員數量突破8000人,文物管護力量和文物防護能力顯著加強。
“今天,秦始皇陵銅車馬博物館正式對外開放,全方位、多角度展現銅車馬修復保護、考古研究的最新成果,珍貴文化遺產重煥活力。”省文物局局長羅文利說,在“十三五”期間,我省新建了銅川、渭南等文物類博物館及梁帶村等考古遺址博物館。目前,我省已建成基于考古成果的博物館及遺址公園100余家;5處長城點段納入國家文化公園建設;創新建設了首批25處“省級文化遺址公園”;全省年均舉辦各類展覽400余項,接待觀眾近億人次;全國首座考古專題類博物館——陜西考古博物館主體已經竣工,不久將對外開放。
我省還獲得了一批具有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考古學的新成就。周原、秦雍城、秦咸陽城、漢唐帝陵等大遺址考古持續推進,櫟陽城、天井岸遺址、唐華清宮、“一帶一路”等主動性考古取得了一系列豐碩成果。僅“十三五”時期,全省就實施了考古項目691項,發掘出土文物3.7萬余件(組)。其中,7項考古成果榮獲“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4項榮獲“中國考古新發現六大項目”,2項榮獲“田野考古獎”,石峁遺址被評為近十年“世界十大考古發現”。此外,陜西在全國率先完成石窟寺專項考古調查,摸清全省997處石窟寺資源家底,數量位居全國第二。我省對南鄭疥疙洞洞穴遺址、楊官寨遺址、少陵原十六國大墓等遺跡的研究也取得了新進展。
編輯: 史青青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