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軍紅在講述爺爺陳祖舜參加渭華起義的故事。陜西日報記者 穆騁攝
“1928年的秦東塬上,一場紅色運動,點燃了西北的火種……”
2020年底,一位藝術家在他創作的“渭華起義”主題詩歌中這樣說。
1928年3月,在黨的“八七”會議精神指引下,中共陜西省委決定在渭華地區舉行武裝起義。5月1日,崇凝鎮五一大會的舉行,標志著渭華起義全面爆發。根據陜西省委指示,劉景桂(劉志丹)、唐澍等人帶領革命軍隊配合起義。由起義部隊改編而成的西北工農革命軍,全軍近千人,擁有4個大隊和赤衛隊、騎兵分隊,有力地反抗了國民黨反動派的反動統治,沉重打擊了其囂張氣焰。
一幅鑲嵌在大地上的紅色標語
在位于渭南市華州區高塘鎮的西北工農革命軍司令部舊址內,有一幅長20米、寬2.1米,僅有15個字的特殊標語——“同志們趕快踏著先烈的鮮血前進啊!!!”
由于歷史原因,這幅標語曾長埋地下23年之久。曾任高塘鎮黨委書記、86歲高齡的張書經是這幅標語的發現者之一。“大約1951年春,時任西北文聯主席的柯仲平一行前來考察。他說劉志丹曾告訴他,高塘中學(原高塘小學)人行道的黃土下面有一幅特別的磚鋪標語。”1月19日,張書經回憶說,隨后學校組織學生進行挖掘。當一尺多厚的黃土被慢慢鏟開,大家既激動又驚奇。
“大家一遍遍細心清掃,一遍遍地念著‘同志們趕快踏著先烈的鮮血前進啊!!!’”說到這里,張書經神色激動、聲音顫抖。
這并不是一幅普通的標語。
1927年大革命失敗后,全國革命形勢急轉直下。4月28日,奉系軍閥張作霖在北京舉起了屠刀,將我黨主要創始人之一李大釗連同其他19位革命者殘忍殺害。噩耗傳來后,為了紀念李大釗,時任谷堆小學教員的共產黨員陳述善和時任高塘小學校長的共產黨員李維俊,組織兩校師生及當地群眾在高塘小學舉行了隆重的追悼大會,并撿來鵝卵石,搬來青磚,在學校禮堂前的通道上精心鋪設了一行標語——踏著先烈的鮮血前進啊!!!
1928年5月,渭華起義爆發,我黨領導的許權中旅起義部隊改編為西北工農革命軍,司令部就設在高塘小學。在這期間,時任西北工農革命軍軍事委員會主席的劉志丹和總司令唐澍等人,發現了這幅標語。為了使標語更加振聾發聵、激勵斗志,劉志丹在原標語前面添加了“同志們趕快”5個字。
1928年6月底,劉志丹主持召開軍委擴大會議,通過了將部隊撤往陜北,創建新的革命根據地的決議。撤退前夕,為了保護標語不被敵人破壞,劉志丹命人挑來黃土將其掩埋,并在上面墊上爐灰砂石,恢復成了主通道的樣子。
這幅鑲嵌在大地上的紅色標語重新問世后,引起了巨大關注。1998年,標語被列為國家一級保護文物。
一種革命精神的賡續傳承
“觀書院革命萌生此間曾著星星火,酬壯志千軍奮起神州皆聞殷殷雷”,每次讀到這副懸掛于渭華起義革命舊址的楹聯,韓戰龍都激動不已。
“我的父親韓肇漢,1927年參加革命,1928年參加渭華起義,曾兩次給劉志丹送信和銀圓等,新中國成立前一直擔任村里地下黨支部書記,掩護一批又一批地下黨負責人進入陜北……”韓戰龍說。
身為渭華起義參加者的后人,韓戰龍曾擔任《渭華豐碑》編委會副主任。他表示,父親以前常給他講黨史、講渭華起義的歷史,并叮囑他要繼承好先烈遺志,在和平年代為祖國繁榮昌盛多作貢獻。
革命火種代代相傳,生生不息。
今年62歲的陳軍紅,是原西北工農革命軍司令部偵察參謀陳祖舜的孫子。“爺爺的腿腳一直不利索。小時候他給我講渭華起義,我才知道他腿部中彈一事。那是在第三次戰役中,敵人偷襲司令部,部隊緊急撤退時,負責殿后的他腿部中彈負傷……”陳軍紅說。
陳祖舜在1926年接觸到馬克思主義思想,不久他加入了中國共產黨。渭華起義中,他不懼艱險,靠前作戰。“爺爺曾對我講,在那種殘酷、嚴峻的形勢下,他們之所以能堅持下來,就是因為心中對黨有著堅定的信念和執著的追求!”陳軍紅告訴記者。
陳軍紅從房里小心翼翼地拿出爺爺手寫的《渭華起義點滴回憶錄》,里面提到在高塘小學里,有一個南北向、革命化磚砌標語,劉志丹在前面增加了幾個字。“這幅磚鋪標語,是當時共產黨人的信仰之源和奮斗之力。爺爺對我說過最多的話就是‘紅旗雖不因有我而紅,但卻因有我而更艷’。”陳軍紅說,在爺爺的影響下,他家四代人中每一代都有光榮的共產黨員。
一場信仰之源的追尋感悟
“今天,人們看到這幅磚鋪標語和這些革命遺存,就可以真切地感受到先烈們為了信仰而戰斗的革命精神。”楊曼說。
楊曼是渭華干部學院教務部的一名講師。為了完成“從渭華大地的紅色標語看中國共產黨人的信仰”這門課程的教學工作,她時常跑去向專家請教,還多方尋找與標語有關的革命先烈的親人或革命先烈的事跡。她翻遍陜西省圖書館里所有跟中條山戰役相關的書籍,找到了陳述善犧牲時的細節。
“我曾經兩次去河北尋訪唐澍的事跡,結果很意外地見到了唐澍的堂妹唐春茹,并從這位老人口中了解到唐澍當年的家庭情況。”楊曼告訴記者。
為了深入挖掘渭華起義革命精神的內涵和時代價值,渭華干部學院在組織教師自主研發課程的同時,還與中央黨校、清華大學等合作開發了“渭華起義的革命精神與歷史價值”“渭華起義的新時代價值”等多個特色精品課程。
如今,越來越多的黨員干部來到渭華大地,在追尋先烈足跡、重溫初心的同時,將信仰之根深深地植入了心里。(記者 穆騁)
起義經過
1928年2月29日,渭南縣“宣化事件”爆發。
3月22日,陜西省委確定渭南、華縣、五一、華陰、臨潼五縣為陜東暴動地區,并成立陜東特委。
5月1日,渭南縣崇凝鎮舉行紀念五一國際勞動節大會。
5月11日,西北工農革命軍成立。
5月14日,高塘舉行軍民聯歡會。后逐漸形成以華縣高塘、渭南縣塔山為中心,約200平方公里的紅色武裝割據區域。
6月19日,宋哲元率三個師,分東、西、中三路同時進攻。
6月20日,以高塘、塔山為中心的紅色區域失陷。
6月25日,唐澍、劉志丹率領大部退至洛南縣兩岔河和保安鎮一帶。
7月初,渭華起義宣告失敗。(姚志偉整理)
訪談與點評
汲取信仰的力量 譜寫新時代華章
——訪華州區委黨史研究室主任史進軍
爆發于1928年的渭華起義,已經過去93年了。渭華起義的經過是怎樣的?起義蘊含了哪些精神價值?對于今天的我們又有什么現實意義?1月20日,華州區委黨史研究室主任史進軍對此作了一一闡釋。
渭華起義是經中共中央批準,由中共陜西省委策劃,陜東特委領導,1928年5月至6月底,發生于陜西東部,以渭南塔山、華縣高塘為中心,農民武裝和我黨所掌握的許權中旅緊密配合的一次大規模武裝起義。渭華起義是土地革命時期中國共產黨在北方領導的規模最大的武裝起義,也是西北地區首次軍民相結合的武裝起義,為陜甘革命根據地的成功創建奠定了堅實基礎。
渭華起義雖然失敗了,但它留存在渭華地區星星點點的紅色印記,特別是完整保存至今的磚鋪標語——“同志們趕快踏著先烈的鮮血前進啊!!!”,背后承載著渭華起義熔鑄的“堅定信念,聽黨指揮,不怕犧牲,矢志奮斗”的革命精神,始終是激勵我們奮勇向前、克難制勝不竭的力量源泉。
渭華起義的革命精神,深刻地蘊含著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對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信念。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理想信念動搖是最危險的動搖,理想信念滑坡是最危險的滑坡。如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已然開啟,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號角已經吹響,我們每一個共產黨人都應該從渭華起義的革命精神中,不斷汲取信仰的力量、真理的力量和奮斗的力量,同心同德,頑強奮斗,奮力譜寫新時代追趕超越新篇章。(記者 姚志偉)
采訪手記
有信仰,才有力量
每次踏入渭華起義烈士陵園,注視著紀念墻上烈士名字后面那短短的幾行生平介紹,我都會想,是什么力量讓這些革命先輩視死如歸、奮不顧身?要知道,這些革命先輩中很多人當時還很年輕,就連劉志丹、唐澍這兩位渭華起義的主要領導者,在起義爆發時也才25歲。
最近,央視剛剛熱播收官的電視劇《跨過鴨綠江》,全景再現了當年中國人民志愿軍抗美援朝的偉大壯舉。面對美帝國主義的飛機、坦克、大炮,我們的志愿軍戰士用血肉之軀頑強地打出了中國人的尊嚴。這種奇跡為什么會發生?
2020年初,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天使白”“橄欖綠”“守護藍”“志愿紅”迅速集結,特別是全國數百萬名醫務人員白衣為甲、逆行出征,舍生忘死挽救生命,給病毒肆虐的漫漫黑夜帶來了光明。又是什么給了他們逆行的勇氣?
答案其實很簡單:因為有信仰。
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國家有力量。信仰是每個人融于靈魂的血脈基因,是心中堅守的精神高地,是篤行的內在動力。正是在信仰的旗幟下,我們戰勝了一個又一個困難,取得了一個又一個勝利。
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我國正處于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時期。站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勝利在望,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已然開啟的歷史交匯點上,只要心中有信仰,無論什么樣的風雨,都無法阻擋我們前進的步伐!(記者姚志偉)
編輯: 意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