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域經濟是區域發展的基石,是高質量發展的支撐。陜西一半以上的常住人口、超過40%的經濟總量都在縣域。
近年來,陜西完善思路、強化措施,鼓勵縣(市、區)朝著特色化、差異化方向發展,下活縣域經濟發展“一盤棋”。各縣(市、區)按照推動錯位發展,共同構建特色鮮明、優勢互補、繁榮興旺的縣域經濟發展新格局和融合型區域經濟的要求,由重疊交叉走向分工明晰,變“競爭”為“競合”,推動縣域經濟總量跨越和轉型升級,為陜西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打造“網紅IP” 共享發展之路
5月4日,西安市臨潼區,火紅的石榴花開得正艷。
位于驪山深處的房巖村,一家名為“夕下驪山”的小院里,前來游玩的游客正悠閑地品嘗著店里的奶茶、咖啡。
“我們租的是村民家的老房子,這里一出門就能看驪山、云海。”店長朱波波一邊給游客掃碼測溫,一邊說。在店內,店員岳雪絨正忙著為顧客下單,“我們店里的5個年輕人都是房巖村的。在家門口工作,我一個月能賺4000多元。”岳雪絨說。
沿著驪山最美環山路穿村而過,青山環繞中的窮廬民宿也是“五一”假期游客的打卡地。民宿負責人侯智庸介紹,在常態化疫情防控形勢下,周邊游、鄉村游成了西安市民假期出行的首選。“很多顧客是逛完兵馬俑、華清宮景區后過來的,在感受歷史文化后,再來體驗自然之美。”
驪山南屏而立,渭水穿境東流。背靠“網紅IP”大西安,臨潼區大力推進全域增綠、全域治水、全域清潔、全域降耗,不斷拓展發展空間,將歷史文化、自然風光等旅游資源轉變為高質量發展新動能。
“我們將依托良好生態,深度挖掘鄉村歷史文化,充分發揮生態資源優勢,培育形成更多拿得出、叫得響、留得住的鄉村旅游業態。”臨潼區相關負責人介紹。
臨潼區將持續鞏固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創建成果,緊扣西安市文化旅游產業規劃,推動景城一體,構建“一體兩翼”文化旅游產業發展空間布局,積極打造“秦唐文化、溫泉康養、驪山生態、渭河親水、渭北農耕、紅色旅游”六大文旅板塊,全面建設國家中心城市副中心、世界級旅游目的地。
完善交通路網 力推產業興旺
驅車馳騁在寬闊平坦的太鳳高速,蜿蜒的公路像一條優美的彩帶貫穿于秦嶺綠色連綿的山谷中,秦嶺腹地的自然景致是群眾喜愛的“旅游熱線”。
區域融合,交通先行。
太鳳、寶坪、旬鳳高速公路建成通車,眉太、麟法、關環高速公路全面動工……近年來,隨著交通路網進一步完善,寶雞的城市吸引力、承載力、帶動力顯著提升。
先秦古都、魅力鳳翔,佛骨圣地、人文扶風,炎帝故里、幸福渭濱,山水眉縣、創意田園……以不斷升級的交通網絡為支撐,寶雞市各區縣在關中平原城市群副中心城市和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設大局中找定位、找坐標,打造出一張張各具特色的名片,在吸引游客的同時,也吸引了更多投資者慕名前來:吉利36萬臺發動機、秦川機床18萬套機器人關節減速器、陜汽10萬輛商用車、西鳳酒技改等一批重大產業化項目建成投產,中國中車、正威集團等世界500強企業落地發展……
隨著區域融合發展步伐的進一步加快,寶雞市工業總產值突破4000億元,戰略性新興產業占規上工業產值比重達到19.5%,縣域生產總值達到1158.44億元。
新修的道路平坦寬闊,新裝的路燈別致美觀,新建的文化廣場上,人們愜意地打球、下棋、健身、跳舞……這一幅令人心曠神怡的畫面,不是城市的街心公園,而是寶雞鄉村一隅。
縣域經濟,一直是陜西富縣、富民的主戰場。
近年來,寶雞市堅持走“以人為本、四化同步、優化布局、生態文明、文化傳承”的新型城鎮化道路,持續加快推進城鄉一體化發展,從村莊環境整治“小切口”入手,深化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百村示范、千村推進”工程,城鄉居民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續提升。
推動錯位發展 “競爭”變為“競合”
5月5日,在位于渭南市富平縣莊里工業園區的北新建材(陜西)有限公司商務部出庫口,工人們正在有序地將生產好的石膏板打包、裝車,現場一派繁忙。
“我們公司每天發貨近10萬平方米,同比增長7.5%,產銷兩旺,實現了‘開門紅’。”北新建材(陜西)有限公司辦公室主任雷麗娜說。
北新建材(陜西)有限公司,是北新建材在西北投資建設的第一條以生產“龍牌”紙面石膏板為主的綠色建筑新材料產業基地,上繳稅金2150.15萬元,為促進當地經濟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
“今年以來,富平縣工信局多次來到企業,了解生產情況、解決實際困難,并向我們宣傳各項惠企政策。最近,我們已經申報了工業穩增長、重點新產品開發等項目。下一步,我們將做好二期項目開工前的各項工作,確保項目早日開工建設。”公司副總經理惠東朋說。
這是富平大力發展縣域經濟的縮影。
作為渭南市重點工業縣,富平縣推動優勢產業集群成鏈發展,持續提升城鎮承載能力。去年以來,渭南市充分挖掘縣域經濟發展潛力,釋放縣域經濟發展活力,縣域經濟增長7.3%,占比達到70.1%。
3月24日,在渭南市第六次黨代會上通過的《中共渭南市委關于推動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意見》,進一步明確了縣域經濟發展的目標任務、從各自優勢出發對各縣發展進行精準定位,從產業發展、產城融合、園區提檔升級等方面進一步明確今后的重點任務,為全市縣域壯大發展指明了方向和實現路徑。
“縣域經濟發展推崇基層的‘首創精神’,希望區縣能夠在科技賦能、人才賦能、資本賦能、數字賦能一系列的新舊動能轉化過程中,創造性地開展工作,做更多的實事,實現縣域經濟創新發展和突破發展。”省發展改革委相關負責人說。(記者劉印 李宛嶸 李妮 通訊員 王三合)
編輯: 郭長財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