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
| 陕西

走进县城看发展丨县城发展,活力涌动潜力足

来源:人民日报 时间:2022-07-05 10:22:14

  开栏的话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处理好中心城市和区域发展的关系,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促进城乡融合发展。”

  郡县治,天下安。县城是我国城镇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乡融合发展的关键支撑,对促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具有重要意义。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核心推进新型城镇化,县城建设发展迈入新阶段。今天起,本报推出“走进县城看发展”专栏,访县城、谈规划、看发展、析经验,介绍县城建设新实践,展现新型城镇化的新成效,激励广大干部群众满怀信心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农民到县城买房子、向县城集聚的现象很普遍,要选择一批条件好的县城重点发展,加强政策引导,使之成为扩大内需的重要支撑点。”

  党的十八大以来,县城蓬勃发展的生动画卷徐徐铺展。江苏昆山,去年人均GDP约22.69万元,达到高收入经济体标准;山东海阳,建成全国首个“零碳”供暖城市,首个供暖季减排二氧化碳33万吨;湖南浏阳,400多家企业、约30万从业者钻研花炮技艺,贡献了全球半数烟花……10年来,我国县城建设步稳蹄疾,县城发展质量明显改善,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阔步向前。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升县城发展质量,更好满足农民到县城就业安家需求和县城居民生产生活需要,将为协同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提供有力支撑。

  人口占全国城镇常住人口的近30%,城乡融合发展的关键支撑

  6月5日上午,汽笛嘹亮,满载日用小百货、五金工具等商品的X8020次中欧班列从浙江义乌铁路西站启程,驶向西班牙马德里。累计开行2800多列的义乌中欧班列,折射出义乌经济的强劲脉动。

  中国义乌,世界超市。去年,义乌实现进出口总额3903.05亿元,同比增长24.7%;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年收入为86628元,高于北京、上海。

  “10年来,义乌出口增长了5.4倍,进口增长了10倍,电子商务交易增长了6.1倍,从‘买全国、卖全国’走向了‘买全球、卖全球’,‘世界小商品之都’建设迈出了坚实步伐。”商务部副部长盛秋平说。

  欣欣向荣的义乌,正是我国县城高质量发展的缩影。县城是我国城镇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2021年年底,我国1472个县的县城常住人口约为1.6亿人,394个县级市的城区常住人口约为0.9亿人,县城及县级市城区人口占全国城镇常住人口的近30%,县及县级市数量占县级行政区划数量的约65%。推进县城建设,有利于引导农业转移人口就近城镇化,完善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化空间布局。

  推进县城建设,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支撑更有力。县城位于“城尾乡头”,是连接城市、服务乡村的天然载体。“我国到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发展阶段,今后一段时期是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的窗口期。”国家发改委规划司有关负责人表示,推进县城建设,既有利于适应农民日益增加的到县城就业安家需求,又有利于辐射带动乡村发展和农业农村现代化,也有利于强化县城与邻近城市的衔接配合。

  推进县城建设,扩大内需的重要引擎更澎湃。现阶段,县城投资消费与城市的差距很大,人均市政公用设施固定资产投资仅为地级及以上城市城区的1/2左右,人均消费支出仅为地级及以上城市城区的2/3左右。推进县城建设,有利于扩大当期有效投资和居民消费,开拓新的巨大投资消费空间。

  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主任高国力介绍,《意见》分五类引导县城发展方向,即加快发展大城市周边县城,积极培育专业功能县城,合理发展农产品主产区县城,有序发展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城,引导人口流失县城转型发展,“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要顺应人口流动变化趋势,立足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区位条件、产业基础、功能定位,统筹县城生产、生活、生态、安全需要,合理确定不同类型县城的发展路径。”

  聚人口,扩就业,培育发展特色优势产业

  全世界一半的眼镜片在江苏丹阳制造;全球每三双袜子至少有一双来自浙江诸暨;湖南邵东一年生产的打火机,串起来可以绕地球赤道20圈……在“乡土中国”向“城镇中国”转型中,产业始终是县城建设发展的根基。

  有产业,县城才有吸引力,人口才能聚集。

  “产业配套设施可供众多企业共用共享,直接影响着要素是否流入和企业成本高低。推进县城产业配套设施提质增效,夯实县城产业基础,才能促进居民就地就近就业和持续增收,带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国家发改委规划司有关负责人说。

  强优势,产业才有竞争力,发展才有空间。

  安徽天长,成立光纤光缆产业招商小组,编制光纤光缆产业链图谱,瞄准产业龙头、产业高端,从江苏扬州引进总投资10亿元、年产20万千米5G数据线缆项目,加速传统优势电缆产业向光纤光缆产业迭代升级。

  浙江德清,依托交通区位优势,持续改善生态环境,错位发展农家乐和度假村等多种业态,壮大乡村民宿经济。2021年,全县实现旅游总收入356.66亿元,比上年增长12.4%,使“叶子”变成了“票子”。

  产业发展不搭“空中楼阁”,更不能“人云亦云”,突出特色、错位发展,增强产业支撑能力,重点发展比较优势明显、带动农业农村能力强、就业容量大的产业,才能培育本地产业和承接外部产业转移。

  畅循环,合作才有支撑力,要素才能汇聚。

  提升产业平台功能,根据需要配置公共配套设施,引导县域产业集中集聚发展;健全商贸流通网络,发展物流中心和专业市场,打造工业品和农产品分拨中转地;完善消费基础设施,围绕产业转型升级和居民消费升级需求,改善县城消费环境……一系列政策措施落地,通堵点,接断点,除盲点,消弱点,县域经济发展夯基础、提质效。

  育人才,增长才有持续力,县城更有活力。

  十多年前从村里搬到河南滑县锦和新城社区,谢艳枝从农民变成了市民,更从田间进入了车间,“政府对俺进行免费技术培训,俺现在骑自行车到家门口的服装厂上班,一个月挣五六千元,日子过得踏实。”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强化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民工特别是困难农民工的技能素质和稳定就业能力,更多新市民安居乐业,县城才更有凝聚力和创造力。

  补短板,惠民生,夯实县城运行基础支撑

  县城建设发展关系县城乃至全县域的民生质量。夯实县城运行基础支撑,才能提升县城生活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提升县城的吸引力,要统筹市政设施‘硬件’和公共服务‘软件’建设,突出高效实用原则,缩小县城与大中城市设施和服务差距,夯实县城运行基础,提升县城居民幸福感。”国家发展改革委营商环境发展促进中心副主任王大伟说。

  ——市政公用设施提档升级,宜居县城的硬件基础强起来。

  四川金堂,实施防洪排涝能力提升十大工程,毗河3号橡胶坝将河道从90米拓宽至210米,有效缓解县城防洪排涝压力。

  江西贵溪,开发智慧水务监管平台,推广智慧水表应用,提升管理水平的同时,漏损率和运行成本双降低。

  提高县城对人口的承载力和吸引力,县城的市政公用设施需要不断改进。完善交通基础设施,健全防洪排涝设施,加强老化管网改造,推动老旧小区改造,推进数字化改造,县城生活才能更安心、更便捷。

  ——公共服务设施提标扩面,宜居县城的普惠服务优起来。

  公共服务关乎群众切身利益,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条件。

  完善医疗卫生体系,推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在江苏溧阳,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使县内就诊率达90%。在吉林梅河口,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与梅河口市中心医院展开合作,更好满足吉林省东南部200万居民就医需求。

  扩大教育资源供给,推进优质教育资源扩容。在福建闽侯,2020年至2021年,建成教育基础设施补短板项目7个,近2000名教师参与校际有序流动;在河北固安,新改扩建近百所中小学校及幼儿园,新增学位3.8万个,城镇“大班额”现象得以消除。

  幼有所育、学有所教、病有所医、老有所养……推进县城建设,保障基本公共服务普惠共享,促进优质公共服务均衡发展,城乡差距正在持续缩小。

  ——环境基础设施提级扩能,宜居县城的生态环境靓起来。

  沙河,广东博罗的“母亲河”。曾经,粗放发展导致岸上企业随意排污,沙河一度成了“纳污河”。铁腕治污倒逼污染企业转型升级,污水塘变身科普生态公园,截至去年年底全县累计建成污水管网214.14公里。如今,沙河水质均值优于Ⅲ类,博罗人自豪地说:“‘岭南万户皆春色’名不虚传。”

  环境基础设施水平决定着县城人居环境和整体面貌,也是县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支撑。国家发改委规划司有关负责人表示,推进县城环境基础设施提级扩能,建立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将更好满足居民文化和生态等需要,彰显县城绿色人文风貌。

  该负责人表示,我国有1866个县及县级市,数量大、类型多,发展路径各不相同,县城建设不能搞齐步走、“一刀切”,推进县城建设要严守“五条底线”,严格落实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生态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守住历史文化根脉,防止大拆大建、贪大求洋,严格控制撤县建市设区,防止盲目发展新城新区和炒作房地产,防范地方政府债务风险。

  把县城这个城乡融合发展的基本单元建强建好,带动乡村共享发展成果,广袤大地上的“小城故事”定会分外精彩。

责任编辑: 孙璐莹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80014
备案号:陕ICP备13008241号-1
新闻热线:029-63903896
各界导报社 各界新闻网
88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