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0日,陜西省考古研究院向陜西歷史博物館移交部分考古出土文物活動在陜歷博東展館舉行,總計有110組(160件)文物正式入藏陜西歷史博物館,包括之前已經在博物館基本陳列“陜西古代文明”展線上出現的部分明星文物,如出自石峁遺址的壁畫,北朝粟特人安迦的石棺床等。
據陜西省考古研究院院長孫周勇介紹,近5年來,陜西省考古研究院向地方移交各類文物共計4380組(6986件),而今年則創下了該院建院60余年來向博物館移交文物數量新高。除了本次向陜西歷史博物館移交的文物之外,還將向漢景帝陽陵博物院、渭南博物館、寶雞鳳翔區博物館和新建的延安博物館、統萬城遺址博物館移交一批考古出土的珍貴文物。未來還將加大整理研究和移交力度,推動考古出土文物移交常態化,讓小眾知識轉化成大眾文化。
陜西歷史博物館館長侯寧彬,代表接收方對陜西省考古研究院的支持表示感謝,希望與考古機構的合作能夠更加全面和深入,建立與考古機構長期合作、資料研究共享機制,通過展覽不斷活化出土文物資源,展示考古發掘和研究成果。
考古機構向博物館移交文物難,長期以來影響著文物事業高質量發展。移交的不順暢,一方面讓考古機構清理發掘出文物因為沒有展示條件,只得長期存放于庫房之內無緣與公眾見面;另一方面絕大多數博物館因為沒有考古發掘資質,藏品來源也受到了影響。省文物局副局長錢繼奎對本次移交給予高度評價,強調考古機構和博物館之間要進一步加強合作,建立考古發掘與展示利用良性互動的工作機制,更好地發揮考古機構發掘研究和博物館的展示傳播作用,為陜西文博事業高質量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記者 敬澤昊)
編輯: 陳戍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