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走進銅川首家外貿型標準化社區工廠印臺區信達寶利社區工廠,記者看到,一臺臺縫紉機正在滿負荷運轉,員工神情專注,正在加緊趕制著迪士尼給出的訂單。一件件箱包走下生產線,一車車產品裝上集裝箱。
2020年建廠伊始就在這里工作的員工李明娥說:“以前為了方便帶孩子,只能放棄工作。現在從家步行5分鐘就到工廠了,每月工資、獎金、餐補等算下來,收入還不錯。尤其是今年疫情期間,雖然工廠停工了,但是每個月還有2000元的保障工資,大大降低了我們的生活壓力。”
銅川市信達寶利工貿有限公司總經理劉勇明介紹說,“公司去年年產值達到2248萬元,被認定為銅川市規上企業,目前吸納70多人就業,去年平均月工資3000元以上,最高達5800元。”
近年來,銅川市高度重視社區工廠建設,把社區工廠作為統籌推進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有力抓手,按照“政府引導、市場引領、廠社融合、一區(縣)一品、中心突破、輻射帶動”的思路,加大招商引資和培育力度,加速產業的聚集和產業鏈的閉合,努力構建社區工廠高質量發展新格局。
與此同時,政府從建設補助、租賃補貼、培訓補貼、物流補貼、物業補貼、取暖設備安裝、“小升規”獎勵、出口退(免)稅服務等17個方面支持社區工廠建設發展,支持引導更多民間資本和民營企業投資建設社區工廠。目前,銅川市落實社區工廠各項補助補貼3000余萬元,社區工廠生產加工的箱包、農副產品等已納入扶貧產品目錄。
2019年市人社局協調引進了偉凱威箱包社區工廠,落實建設補貼、廠房補貼、物流補貼、培訓補貼等各類幫扶資金達169萬元。陜西偉凱威箱包制造有限公司社區工廠負責人鄒寶金深有感觸地說:“我們工廠落戶銅川已經4年了,市人社局在前期3年政策支持的基礎上,延續了之前的扶持。沒有這些扶持,像我們這種中小企業很難生存下去,更別提發展了。現在我們工廠客源穩定,年產值達1200萬元,我們有信心明年成為規上企業。”
多項政策的扶持推動了社區工廠的快速發展,也讓脫貧群眾深刻感受到日子更有奔頭。
“能回到家鄉創業我倍感榮幸,感謝國家的好政策,感謝黨和政府的支持,使我堅定了回鄉創業的信心、辦好企業的決心、樹立好品牌的責任心。”返鄉創業青年向林感慨地說。2020年,在外闖蕩多年的耀州區關莊鎮柏樹塬村村民向林返鄉創立了陜西向氏優美包裝有限公司。2022年6月,向氏優美被耀州區人社局認定為社區工廠,為村民們提供了大量就業崗位,將帶動更多群眾就業增收。目前公司線下業務覆蓋到了西北5省市,線上對接各電商平臺面向全國開展業務。
今年4月經人介紹來到這里的員工李小艷對這份工作十分滿意:“工廠就在我們社區,上下班方便還能照顧家里。現在我管了兩臺機器,月收入達到4000元以上,比外出打工好多了。我們這里有的師傅業務熟練、手腳麻利,能管3到4臺機器,月收入能達到7、8000元,我也想像他們一樣,通過自己的努力掙更多的錢,把日子越過越好。”
在社區工廠建設中,銅川市積極引導各區縣結合區域產業發展實際,因地制宜、因產置業、因人設崗。在假發、箱包等外貿型社區工廠建設中,鼓勵各區縣采取“1個中心社區工廠+X個社區工廠”發展模式,有序穩步推進社區工廠發展壯大。宜君縣引進假發制作和毛絨玩具加工項目,已形成“1個中心工廠+5個鄉鎮社區工廠”的發展格局;耀州區社區工廠建設規劃早、布局早、起步早,率先在關莊鎮建成了全市第一家箱包社區工廠;印臺區政府投資建設的箱包加工社區工廠是銅川市第一個標準化社區工廠,為社區工廠建設提供了范例;王益區利用閑置廠房改造建設的9家社區工廠,探索出盤活閑置資源建設社區工廠的新路子;新區管委會在野狐坡村引進社會資本建設箱包社區工廠,形成“政府引導、企業主導、社會資本融入”的發展新模式。
截至目前,銅川市累計建成社區工廠133家,吸納帶動就業4000人次,其中脫貧勞動力850余人次,年產值約6億元,員工人均務工月收入2200元以上。全市箱包、假發、毛絨玩具等外貿加工型產業產銷鏈條基本形成,中藥材、農特產品加工品質提升,手工藝品、服飾制作多點開花、齊頭并進,實現脫貧人口就近就地就業,有力地促進了勞動力就近就地充分就業與鄉村振興的有效銜接。
銅川市人社局副局長、市就業促進中心主任辛治國表示,下一步,我們將在推動社區工廠規范化、規模化發展下功夫,把社區工廠作為推動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有力抓手,多措并舉支持社區工廠做大做強,確保脫貧群眾增收致富的道路越走越寬廣。(孟星辰)
編輯: 穆小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