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免费AV乱码高清专区,国产一级二级在线,青青青国产精品国产精品美女,欧美日韩高清一区二区三区

《西安市全民健身實施計劃(2021—2025年)》印發 到2025年人均體育場地面積達到2.6平方米 帶動全市體育產業總規模達到500億元

2022-11-25 06:17:31  來源:西安新聞網  


[摘要]西安市印發《西安市全民健身實施計劃(2021—2025年)》...

  11月24日,記者從市政府獲悉,為全面開啟西安全民健身事業發展新局面,建設更高水平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加快推進健康西安建設,我市印發《西安市全民健身實施計劃(2021—2025年)》(以下簡稱《計劃》)。

  《計劃》提出目標,到2025年,全市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功能更加完善,群眾參與體育健身意識進一步增強,經常參加體育鍛煉人數占全市人口比例達到53%以上;全民健身場地設施不斷完善,人均體育場地面積達到2.6平方米;全民健身組織網絡更加健全,市、區縣(開發區)、街道(鎮)、社區(村)四級組織網絡覆蓋全市,每千人擁有社會體育指導員2.9名,科學健身指導服務經常廣泛,全民健身與全民健康深度融合,全民健身在倡導健康生活、凝聚人心、促進經濟社會發展方面作用更加積極明顯。推動體育消費,帶動全市體育產業總規模達到500億元。

加大全民健身場地設施供給力度

“十四五”末 全市健身綠道總量不少于1000公里

  《計劃》提出,多渠道盤活土地資源,加快推進西安市人民體育場改造和西安市水上體育運動訓練中心籌備建設。結合城市發展建設、人居環境整治、老舊小區改造、鄉村振興等重點項目,圍繞基層綜合治理,全面提升社區全民健身路徑覆蓋質量,不斷提高居住區健身路徑覆蓋率。

  “十四五”期間,市級新建多功能運動場60個、群眾健身房75個、全民健身園區13個以上;積極推進社會足球場地建設,全市每年新建社會足球場不少于10個,到“十四五”末,累計新增社會足球場不少于80個。新規劃建設的城市公園、口袋公園、綠地廣場要結合園區規模,同步配套一定比例的健身場地設施。

  廣泛實施綠道建設,結合渭河沿岸及大型遺址公園提升治理,打造人、車(自行車)分離,且配置健身園區、健身驛站的多功能健身綠道體系。到“十四五”末,全市健身綠道總量不少于1000公里。

  同時加強對公共體育場館開放使用的評估督導,提升服務質量、提高場地設施利用率。采取試點開放等形式,支持學校體育場地在滿足教育教學要求和安全的前提下向公眾開放。制定相關政策措施,采取以獎代補等形式,落實公共體育場館和商業體育場館分時段免費或低收費開放。

促進全民健身賽事活動廣泛開展

形成全社會參與全民健身新態勢

  《計劃》提出,打造高水平精品體育賽事活動。圍繞世界賽事名城建設,持續提升和打造西安城墻國際馬拉松賽、西安馬拉松賽等“一帶一路”精品體育賽事。發揮十四運會體育場館資源優勢,挖掘“體育+”發展潛力,積極承接和引進更多具有影響力的全國性、國際性品牌賽事。

  同步培育多樣化群眾品牌賽事。繼續辦好西安市社區運動會、西安市全民健身大會、“舞動長安”全民健身技能大賽等綜合性全民健身品牌賽事。不斷夯實“一區縣一體育品牌”成果,開展“一街鎮一體育品牌”創建活動,使品牌效應逐步向社區(村)延伸,帶動基層全民健身活動的開展。利用春節、全民健身日(月)等節點,采取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形式,開展全市聯動的全民健身系列活動,營造全民參與、全民健康的良好氛圍。

  關注各行業人群健身活動開展。持續辦好四年一屆的市級機關運動會、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殘疾人運動會及老年人運動會等,持續推進學校體育活動的開展,堅持“健康第一、體教融合”理念,形成全社會參與全民健身的新態勢。

推進全民健身組織健康有序發展

2025年全市社會體育指導員總數突破3.8萬名

  發展社會體育指導員隊伍,進一步優化社會體育指導員年齡及指導項目配比結構,健全社會體育指導員組織建設,到2025年實現市、區縣(開發區)兩級社會體育指導員協會全覆蓋。同步加大社會體育指導員培訓、再培訓力度,到2025年全市社會體育指導員總數突破3.8萬名,在組織群眾體育活動、指導科學健身方面作用發揮更加明顯。

  在社區體育組織建設方面,將采取“社區選派、區縣培訓、市級再培訓”的方式,為社區定向培養一批業務能力強、技能水平高、組織能力好、貼近群眾的社會體育指導員和體育骨干。

  到2025年,實現全市每個行政社區至少擁有6~8名社會體育指導員,成立3支以上健身活動隊,帶動社區全民健身活動的常態化開展。充分借鑒十四運會志愿者服務工作經驗,依托我市高校大學生、社會體育指導員、教練員、運動員,構建一支人數相對固定、人員相對穩定、服務意識強的志愿者隊伍。廣泛開展“暖陽在西安、體育在行動”志愿服務和健康大講堂項目,弘揚志愿服務精神。

提高科學健身指導服務水平

每年在社區布局建設國民體質監測點5—8個

  在健身服務組織網絡發展方面,《計劃》提出,進一步深化體醫體衛融合發展,推動健康關口進一步前移,讓“運動是良醫”成為社會共識。在西安市國民體質監測與科學健身指導中心全面運行的基礎上,同步完善區縣、開發區國民體質監測站建設。結合全民健身示范社區建設,每年在社區布局建設國民體質監測點5—8個。

  發揮市級國民體質監測中心統籌管理的職能作用,市、區縣(開發區)、社區三級國民體質監測與科學健身指導服務網絡不斷健全,監測服務常態化開展,年均監測總數不少于5萬人次。結合社會體育指導員、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日間照料中心、養老互助幸福院等人員培訓,定期開展體醫融合開具運動處方培訓班,每年培訓體醫融合骨干人才不少于100名,創建體醫融合開具運動處方示范醫院(科室),建立運動促進健康發展的新模式。

  同時,多樣化開展科學健身指導活動,依托各類全民健身活動、宣傳載體、網絡平臺,開展健康宣講、居家健身指導等活動,普及健身知識,倡導健康生活理念,推進全民健身與全民健康的深度融合發展。

打造社區體育示范項目

“十四五”末 全市全民健身示范社區不少于80個

  按照“示范帶動、綜合提升”的發展思路,打造集健身房、健身步道、健身路徑、球類場地等室內、室外多元化運動場地、體育組織和體質監測等功能于一體的全民健身示范社區。依托“西安體育大管家”平臺,逐步配置智慧健身服務站,形成“線下指導+線上服務”的互補結構,構建社區居民“健身圈”,為群眾提供舉步可及的健身場地,提供差異化、精細化便捷服務。到“十四五”末,全市全民健身示范社區不少于80個,每個街道(鎮)至少擁有1個全民健身示范社區。

  開展創建康養融合示范社區工作,參照全民健身示范社區標準,結合養老型社區、養老院建設,對老齡化程度較高的社區,突出老年人康養、慢性病康復等服務功能,每年創建不少于3個集健身設施、健身組織、健身活動等服務于一體的康養融合示范社區。

  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弘揚體育文化,挖掘和傳承西安傳統體育項目和非物質文化遺產,加強交流宣傳,營造全民健身社會氛圍。

推動體育產業發展

推進全民健身智慧發展模式

  今后,我市還將積極構建體育產業體系,培育體育消費市場,帶動全市體育產業總規模達到500億元,鼓勵通過市場化運作、政府補貼等形式,發放全民健身惠民補貼,吸引更多的群眾參與全民健身。

  同步完善公共體育場館智慧化建設,推進智慧服務平臺建設。強化“西安體育大管家”服務平臺建設管理,穩步拓展服務領域。鼓勵社會各界搭載手機應用程序,實現體育產品、培訓等線上交易,深化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服務模式,推進體育新業態,提升體育信息化、個性化服務水平,構建“一朵云、一張網、一個平臺攬全局”的服務管理架構。

  以“西安體育大管家”平臺為支撐,智慧化推進全民健身場地設施建設管理,形成布局規劃、建設管理、群眾反饋閉環架構。利用“西安體育大管家”平臺智慧調配作用,將全市各類體育組織、體育資源納入管理體系,不斷提升全民健身賽事活動精細化服務水平,為群眾提供方便快捷的健身服務,助力全民健身事業發展。

【新聞鏈接】

區縣、街鎮、村公共體育設施配置標準

  區縣級“七個一”標準:各區縣(開發區)建成一個體育場、一個體育館、一個縣級全民健身活動中心(室內、室外體育場地總面積不低于2000平方米,其中室內體育場地面積不低于1000平方米)、一個游泳館(室內游泳池)、一個國民體質監測站、一個體育公園、一批健身步道(總里程不低于300千米)。

  街鎮級“三個一”標準:各鄉鎮、街道配備一個帶看臺的燈光籃球場或社區全民健身活動中心(室內、室外體育場地總面積不低于1000平方米,其中室內體育場地面積不低于300平方米)、多功能運動場地、一個小型室內健身房或室內多功能活動室、一套健身器材。

  村級“三個一”標準:每個行政村配備一個室外籃球場、一個室內多功能活動室(乒乓球或棋牌室)、一套健身器材。

  (記者 閆珅)

編輯: 陳戍

相關熱詞: 全民健身
分享到: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

本網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等,版權均屬各界新聞網所有,任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或其他方式復制發表,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各界新聞網 版權所有 Copyright(C) 2006-2020 gj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備案號:陜ICP備13008241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