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5日上午,西安市軌道集團開展“地鐵開放日”活動,邀請市民媒體代表走進即將開通的地鐵6號線二期工程,通過現場講解、實地探訪、意見征集等形式,提前對新線的車站裝修風格、智慧地鐵設施、工程建設亮點等進行探訪。
6號線二期設車站17座 6座換乘站與其他線路換乘
西安地鐵6號線二期工程起于西北工業大學站(不含),線路沿勞動南路、西關正街、西大街、東大街、東關正街、咸寧路、紡織城正街、長樂東路至終點紡織城站,線路全長約19.5公里,設車站17座,均為地下站,其中換乘站6座,目前分別可以與1、2、3、4、5、9號線換乘。線路延續一期工程采用6B型列車,是西安地鐵線網中東西方向的骨干線。該線路的建成將進一步優化線網交通結構、適應城市空間轉移,帶動沿線各區的開發建設,引導城區人口和城市功能向新區疏散,對完善西安市軌道交通網絡功能、提升區域性交通樞紐配套能力、落實城市總體規劃具有重要作用。
據介紹,地鐵6號線全線以“古今長安”作為設計主題,二期工程采取功能優先、風格簡潔、明快大方的設計原則,分為重點站、特色站、標準站。線路選取鐘樓站、廣濟街站、萬壽南路站作為重點裝修站,根據其文化屬性、地理位置等特點,做到和諧統一又各有千秋;在安定門站試點采用特色“半裸裝”風格,既體現了現代化簡約設計的獨特氣質,又兼顧了成本節約和運維便捷;標準站裝修將6號線全線劃分為科教居住區、高新CBD、高新科教區、文化中心區、生態居住區、紡織城工業區六大區域,色彩以鐘樓為中心色彩赭石色,逐步向西南部漸變為科技藍色、向東部漸變為生態綠色,同時吊頂利用古典建筑屋脊結構形態,用現代抽象的手法打造獨具特性的地鐵公共空間,展示科技與歷史的交融之美。
在大唐西市站、鐘樓站、交通大學·興慶宮站分別通過數字影片、圖文展示、3D展陳等形式打造了融合歷史文化、民俗風情、時代精神的主題文創展區,展示古城的濃厚歷史底蘊和人文薈萃,科技與歷史的交融之美。另外還選取了橋梓口、大差市等10座車站制作了“西安地鐵+西安故事”語音廣播,讓市民乘客在候車之余,能夠快速了解車站周邊標志性建筑、精準出行信息和歷史人文故事。
已具備初期運營條件 預計月底前全線通車
在交通大學·興慶宮站,華商報記者與市民代表在工作人員的帶領下,感受到獨具特色的站內文創設計,有大唐時期居民過“千秋節”的盛景浮雕,有西安交通大學砥礪前行、不斷奮進的3D展板,有興慶宮公園發展變遷的馬賽克圖畫,通過多種風格的文創,讓市民在出行中也能感受到西安的人文歷史底蘊,前來試乘的市民看到這些文創設計非常激動,“6號線二期工程沿線的這些景點景色都非常不錯,我們可以坐著地鐵去鐘樓,去交大,去興慶宮公園,非常便利,不同站點還有不同風格的設計,展現我們城市文化的同時也讓人賞心悅目。”
據了解,地鐵6號線二期自9月6日至12月10日開展為期三個月的試運行工作,相關運營組織工作已達預期目標。此外,為確保運營初期平穩有序,西安市軌道集團已編制完成各類規章標準103項、應急預案15項,開展完成故障救援、大客流模擬等各項演練工作,有效檢驗應急預案可行性、人員業務技能、設備運行狀態、部門聯動配合等方面工作,為新線順利開通奠定基礎。
地鐵6號線一二期以西北工業大學站為接口,全線貫通后,起點為西安國際醫學中心站,終點為紡織城站。工作人員介紹,經政府主管部門、全國軌道交通領域眾多專家實地考察、查驗資料、考核評估后,目前二期工程已具備初期運營條件,西安市軌道集團正針對專家意見做最后的整改工作,會盡快在月底前與市民見面。(記者 楊芷瑤 /文 鄧小衛 /圖)
編輯: 陳戍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