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鐵西安局集團有限公司漢中車務段紅衛壩車站。
編者按:這一年,奮斗者的腳步從未停歇。從城市到鄉村,從秦巴山區到黃土高原,三秦兒女將汗水灑在大地上,見證時代發展,共享改革成果。他們是記錄者、參與者,更是推動者。即日起,西部網·陜西頭條開設“新春走基層”專欄,把鏡頭對準基層,把欄目留給群眾。多路記者踐行“四力”,奔赴鄉村田野、城市街區、工廠車間、項目工地、春運現場、防疫一線,推出一批“沾泥土”“帶露珠”“冒熱氣”的新聞報道。帶上記者“行”的觀察、“走”的思考,一起用心感受時代脈動,共同感受奮斗之美……
西部網訊(記者 馬晴茹 通訊員 陳燕 郝正國)“馬蹄灣車站,T7次12時16分通過。”1月24日,紅衛壩車站值班員李衛峰在紅衛壩車站行車室,邊緊盯電腦屏幕上光帶由紅色漸變至灰色,邊向列車前方站報點。
車站值班員李衛峰在紅衛壩車站行車室,向列車前方站報點。
緊盯電腦屏幕眼看標指口呼堅守春運的第12個年頭
紅衛壩車站位于秦嶺深處、嘉陵江畔,是寶成線上一個四等小站。車站始建于1956年,地處陜西省略陽縣馬蹄灣鎮與白水江鎮交界處,隸屬國鐵西安局集團公司漢中車務段管轄。
紅衛壩車站有3條股道、6名干部職工,卻非常重要——每天有60多趟列車通過,其中寶雞至廣元6063/4次公益慢火車在此臨時???。
今年47歲的李衛峰是紅衛壩車站值班員,也是一位鐵二代,他的父親曾是一名火車司機。李衛峰打小就對鐵路有種特殊的情結。19歲參加工作后,他在寶成線冉家河、虞關等車站從扳道員到車站值班員,把行車工種干了個遍。今年春運是李衛峰在紅衛壩車站堅守的第12個年頭。
車站值班員相當于車站的“中樞大腦”,承擔列車的行車指揮協調、組織管理等重要職責。每個班中,他都要精神高度集中,緊盯電腦屏幕,眼看標指口呼,每趟列車都要核對列車運行計劃、辦理閉塞手續、與鄰站聯系、開放信號、執行車機聯控,和相關崗位人員聯系聯控6次,確認每一個環節準確無誤。
寶成線是單行道,如果兩列車需要交匯或超車,必須在車站進行,這時車站值班員就像十字路口的交警,要指揮列車在車站完成會車和超車工作。李衛鋒說,“紅衛壩車站地處大峽谷中,站臺兩端是兩座深邃的山洞,火車從一個山洞鉆出,在站內呼嘯著通過,再鉆進另一個山洞,只有不到2分鐘時間。”
李衛峰是一個“閑不住”的人,總是隨身帶著工具包。
“閑不住”的人:10余年已記不清修過多少小家電換過多少燈座、水管
車站山清水秀,卻出行不便。為了大家休假能在家多待幾天,車站實行大四班勞動間歇制。即每一輪在車站白班、夜班倒換11天,然后休假5天。
李衛峰是一個“閑不住”的人,在站休班時,主動擔當車站伙食團管理員,每天聯系略陽超市通過小慢車送菜。遇上天窗施工時,車站吃飯人數增加,只要休班他就會帶上圍裙顛炒勺,當大廚。電線路、灶具,以及水管、門窗有了小故障,他總能第一個發現,默默地維修好。
“村里就剩下老人、婦女和孩子,能幫上啥就幫一把唄。”李衛峰無意中發現,如果老鄉家的電器壞了,只能背著坐火車去鎮上修,非常不方便。從此,每次去山里散步,他都不忘帶著工具包。誰家水管壞了,誰家燈不亮了、電水壺壞了,都會順手幫忙修一下。一來二往,和當地老鄉熟稔起來。
李衛峰給當地村民維修水管。
64歲的陳秀云是略陽縣白水江鎮橋井溝村的村民,兒子常年在外打工,兒媳陪著孫子孫女在鎮上讀書,家里就她和老伴倆人。前幾天,陳大媽打電話說家里的水管漏水。下夜班后,李衛峰就帶著維修工具出發了。
沿著曲曲折折的山路,跨越一個又一個山澗,在山里盤桓了40多分鐘,陳大媽的家就住在大山拐彎處。一進屋也顧不上休息,李衛峰趕緊忙活起來,經過一番檢查修理,漏水的水管修好了。十幾年來,他記不清修好過多少件小家電、換過多少個燈座、水管,只記得附近幾個村老鄉家里他都去過。
作為當地村民的首選交通工具,每天6063/4次小慢車??繒r,也是車站最熱鬧的時候。沿線山里的老人、婦女常背著竹簍,徒步走3個多小時山路來車站乘車。方便實惠的小慢車是她們走出大山,去鎮上采買生活物資、求學就醫和售賣山貨、時令蔬菜的主要通道。李衛峰和沿線站點鐵路工作人員數十年如一日,用行動詮釋堅韌和責任,一直守護著列車運行安全,守護著他們走出大山的夢想。
編輯: 吳佳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