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9日,首屆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年會非遺大集,吸引了不少群眾前來“打卡”。記者 李旭佳攝
2月19日,在首屆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年會非遺大集活動現場,剪紙吸引了不少小朋友觀看學習。記者 李旭佳攝
2月19日,在首屆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年會非遺大集活動現場,西安市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蓮湖精巧面塑傳承人張倍源向群眾介紹面人的制作技法。記者 李旭佳攝
首屆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年會非遺大集活動現場人山人海,氣氛熱烈。記者 李旭佳攝
2月19日,在首屆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年會非遺沉浸式精品館里,陜北說書非遺傳承人陳文藝(右)向皮影戲(泰山皮影戲)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代表性傳承人范正安“問道”。記者 李旭佳攝
1月28日,文化和旅游部公布了5個國家級文化生態保護區,其中包括陜北文化生態保護區(榆林市)。這距2012年文化部正式批準在榆林、延安設立國家級陜北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已10年有余。
“十年磨一劍”,榆林市文旅局局長崔淵如是形容。在為我省又捧回一塊國家級“金字招牌”之后,如何發揮好這塊“金字招牌”的作用,成為擺在榆林市面前的重要課題。
在這當口,首屆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年會在榆林舉辦。對于榆林來說,這樣的“重量級”活動來得恰逢其時。來自全國各地的500多名非遺傳承人、文化專家和學者等齊聚駝城,為榆林探索建設陜北文化生態保護區帶來了豐富的理論和實踐經驗,更為其打開了一扇窗,從中可一窺未來的發展思路和走向。
非遺文化需要“年輕態”
榆林老街是榆林市極具特色和代表性的一條街,韻味深厚、格調別致。老街形成于明成化年間,是榆林市重要的歷史文化遺存,素有“六樓騎街天下名”的美譽。
2月17日晚,首屆中國非遺保護年會非遺大集正式開集,這條有著近600年歷史的老街似乎一下子“年輕”了起來:在非遺小舞臺前,陜北民歌藝人身穿特色服飾,精彩的表演引來圍觀群眾拍手叫好;老街上的皮影墻、燈籠海、油紙傘展等“網紅”景點里,也圍滿了前來拍照留念的游客。
“陜西人非常熱情,熱愛傳統文化,所以我想把最好的演出獻給他們。”皮影戲(泰山皮影戲)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代表性傳承人范正安說,“希望通過這個機會,讓更多年輕人接近傳統文化,感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魅力。”
榆林老街上有一處常年對外開放的非遺展示館,近年來相繼開設了剪紙、石雕、木雕、泥塑等陜北特有文化的傳習室。石雕藝人萬軍利在此就有一間石雕傳習室。
四季輪轉,歲月更迭。萬軍利和其他非遺傳承人一樣,就守在老街上,伏案鉆研石雕技藝,并開始帶起了年輕學徒。“近幾年,來這里參觀和學習的年輕人越來越多,只要對方愿意學習手藝,我都會認真教。”萬軍利說。
不過,厚重的非遺文化要想傳承和發展,只靠年輕學徒顯然不夠。搭建更為高效的展示平臺,讓更多人了解并喜歡非遺文化,已成為廣大非遺傳承人和相關職能部門的共識。
當下,年輕一代的非遺傳承人正在成為短視頻、直播平臺上非遺文化傳承和傳播的主力軍。
自從開通了抖音賬號,暢楊楊接連發布的剪紙視頻收獲了無數點贊,也讓他擁有了超過30萬的粉絲量。如今,作為河南省級非遺項目孟津剪紙代表性傳承人,暢楊楊不斷在社交平臺上展示剪紙技藝、講解剪紙文化。
據統計,首屆中國非遺保護年會期間,非遺大集吸引了60余萬人次,其中大多是年輕人。該年會相關信息的網絡點擊量更是超過6億次。“年輕人對傳統文化的興趣越來越濃,社交網絡正好為受眾和非遺文化搭建了橋梁。”暢楊楊說。
從這個層面來看,非遺近年來的變化不僅是傳承人及表現形式本身、受眾層面的不斷年輕化,更是給非遺文化的傳承與保護加注了“雙向奔赴”的意義。
傳承離不開“見人見物見生活”
2月18日,在首屆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年會開幕式上,妙趣橫生的陜北說書、高亢激昂的魯西南鼓吹樂、唯美靈動的木偶長綢舞……相繼登場的精彩表演,讓方寸舞臺變成了全國各地非遺文化交流“握手”的絕佳平臺。
“首屆中國非遺保護年會在榆林舉辦,讓榆林有機會把全國各地的非遺項目引進來相互交流、相互補充、相互學習,這是對榆林非遺更好的傳承和保護。”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副主席、國家級非遺傳承人吳元新說。
事實上,榆林近年來在推動非遺傳承和保護方面采取了卓有成效的舉措:不僅讓非遺“住”進了博物館,還實現了非遺進校園、進社區、進鄉村、進景點活動常態化開展。
以老街非遺小劇場為例,這里每天組織的非遺項目展演,踐行了非遺保護“見人見物見生活”的理念,能讓市民和游客在不經意間“邂逅”一段榆林小曲,感受非遺魅力。
在榆林赫赫有名的曹宏霞是陜北剪紙的代表人物。這位陜北婆姨用一把剪刀,讓剪紙藝術大放異彩、走出國門,深受群眾喜愛。
“我們這些手藝人早已與當地環境融為一體。在‘家門口’創作,不僅是一種生活方式,還可以讓人們‘零距離’感受非遺文化的魅力,更能為保護和傳承非遺文化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曹宏霞說。
如今,無論是非遺傳承人還是相關職能部門,都明白“見人見物見生活”對于非遺文化傳承和保護的重要性。
在本次“大火”的非遺保護年會上,榆林踐行的“見人見物見生活”理念就得以充分體現。
“非遺大集舉辦期間,榆林的老百姓參與度很高,大集上像過年一樣熱鬧,群眾有了更多獲得感。這是我們舉辦此次年會的初衷,也是非遺保護的基本原則之一,即非遺要生活化,要貼近現代生活、走進百姓生活。”中國非遺保護協會會長王曉峰在接受采訪時說。
作為陜北說書的傳承人,綏德人李康每周都有好幾場演出,還要經常下鄉。當他懷抱三弦,腿綁甩板唱罷一曲時,常常是掌聲四起。
“綏德平安書在當地有著深厚的群眾基礎,大家都喜歡聽。”李康告訴記者,榆林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綏德平安書,是陜北特有的一種民間曲藝,也是陜北說書的派生之物。
在李康看來,“見人見物見生活”的理念或許顯得有點文縐縐的,但他一直堅守的“扎根黃土地”的信念,卻正是對這個理念的最好詮釋。
“只有老百姓參與進來了,才能真正實現非遺的社會化保護。”王曉峰說。
文化“軟實力”提供發展“硬支撐”
除了上述提到的社會化保護以外,開展生產性保護、促進非遺經濟發展,也是一項行之有效的探索。
在本屆年會非遺精品館內,一整面“炕頭石獅墻”上成百上千只形態各異、惟妙惟肖的炕頭石獅子,賺足了人氣和稱贊。
這些炕頭石獅子中,有創作人鮑武文的作品。鮑武文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石雕(綏德石雕)的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也是綏德縣最早創辦石雕廠的人。因以雕石獅子出名,他被當地人親切地稱為“玩石頭”的藝術家。
“要在非遺傳承上創新,與時代接軌。”鮑武文說。如今,綏德石雕遠銷日本、新加坡、美國等地。綏德縣從事石雕加工的人員超過1000人。周邊區域石料采掘、運輸和石雕建筑業等相關產業蓬勃發展,全產業鏈每年可實現創收1.5億元。
此外,吳堡張家山掛面合作社、定邊付翔爐饃廠、三邊巧婆姨剪紙合作社……一個個推動非遺產業化發展的“領頭雁”“排頭兵”,讓文化“遺產”變“財產”,推動了當地經濟社會全面發展。
在崔淵看來,建設陜北文化生態保護區,除了加強和完善非遺保護機制,提升非遺保護傳承水平,以及加強非遺宣傳推廣力度外,非遺人才隊伍的建設和推動其融入經濟社會,是更為重要的方面。
不過,要想乘著這股非遺年會和文化生態保護區的“東風”實現非遺的長久性保護和傳承,“人”的因素只能是其中一方面。
榆林市文旅局副局長林茂綠認為,非遺有其特殊性,保護也有多種形式,只有從更長遠的角度規劃和推進,讓其社會和經濟價值充分發揮出來,才能使非遺真正地、永遠地“活”下來、傳下去。
正如鮑武文和綏德當地年輕一代的石雕藝人們那樣,他們不僅是在傳承和保護石雕手藝,更是在攜手“雕刻”屬于自己的美好生活。
在更為寬廣的層面上,參加本屆年會的作家、中央文史研究館館員王蒙認為,非遺是“軟實力”的重要源泉,有利于提高生活質量,具有傳承性、時代性,有利于國家民族的凝聚、團結、文化自信,是國家民族的文化標志。
“我們將以此次獲評陜北文化生態保護區為契機,以更寬視野、更大力度、更強舉措,深入挖掘陜北文化的時代價值,奮力推動陜北文化生態保護區建設高質量發展,為榆林經濟社會轉型發展提供堅實的文化支撐。”崔淵說。(記者 周明)
編輯: 陳戍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