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加大文物和文化遺產保護力度,加強城鄉建設中歷史文化保護傳承,建好用好國家文化公園。
如何讓歷史文化遺產保護傳承融入城鄉建設和經濟社會發展大局?陜西廣大文博工作者團結一心、踔厲奮發,在革命文物調查、配合重大建設考古、援外文物工程項目等大戰大考中勇挑重擔,為進軍新時代文物保護利用新征程奠定了堅實基礎。同時,陜西在文物保護與開發利用中的一些創新理念、思路舉措也吸引了全國文博工作者的廣泛關注。
增強文保能力 服務大局工作
3月28日,陜西旬邑西頭遺址入選2022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這代表陜西考古工作邁上新臺階。終評項目中,還包括陜西西安太平遺址和陜西西安秦漢櫟陽城遺址。
陜西積極推進重要文化標識項目建設。2022年9月22日,陜西省政府、國家文物局在西安召開共建漢長安城大遺址保護特區聯席會議,推動漢長安城遺址保護與鄉村振興、城市建設、民生改善、基礎設施同步發展。
漢長安城遺址是中華文明重要標識地,是具有世界影響力和多重價值的人類文化遺產。陜西著力統籌各方力量,持續加大考古研究和科技創新力度,確保《合作共建漢長安城國家大遺址保護特區協議》各項任務落地落實,為走出一條符合國情的文物保護利用之路貢獻“西安探索”“陜西經驗”。
為積極深化考古研究,聚焦“中華文明探源工程”“中原地區文明化進程”等重大考古課題,陜西持續開展楊官寨、石峁、蘆山峁遺址以及周秦漢唐都城與帝王陵園遺址等21項重大考古學研究。在此基礎上,陜西努力提升大遺址保護水平,實施秦公一號大墓、未央宮、大明宮、漢唐帝陵等40余項保護展示和搶險加固工程,石峁、統萬城、乾陵、秦雍城、橋陵等5處遺址入選第四批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名單和立項名單,寶雞北首嶺遺址、王石凹煤礦工業遺址實現文物保護與產業發展融合利用。
在進行考古研究的過程中,陜西注重考古與其他項目的融合,助力全省高質量項目建設。在西安咸陽國際機場三期、西康高鐵、京昆高速等建設過程中開展800余項考古項目,搶救4.8萬余件珍貴文物,促進文物保護與經濟建設“雙贏”發展。
完善管理體系 保護革命文物
革命文物既是歷史的見證,也是民族精神的象征。目前,陜西的革命文物保護利用格局初步形成,革命文物保存狀況持續改善。
近3年,國家及省級財政累計投入約3.6億元文物保護專項資金用于全省革命文物保護,完成西安八路軍辦事處舊址等87項革命文物保護維修工程,完成延安革命舊址群安全監管平臺等41項安防、技防和消防項目,以延安、照金、馬欄為代表的陜西革命舊址得到妥善保護。同時,陜西積極協調社會力量捐贈革命文物,加快館藏革命文物的鑒定、定級,冼星海音樂指揮棒等一大批具有重要價值的革命文物入列館藏,僅延安市近三年藏品征集量就達3683件(套)。
3月29日,陜西省首個革命文物保護巡回法庭——延安市寶塔區人民法院革命文物保護巡回法庭在棗園人民法庭成立。
新成立的革命文物保護巡回法庭集“立審執”于一體,依法審理因革命舊址、革命文物保護引起的民事糾紛案件,通過優先適用簡易程序和小額速裁程序,對革命文物保護糾紛實現就地立案、就地審理、就地調解、就地執行。同時,該法庭通過聯席會議制度,與文物主管部門和相關職能部門聯動構建大調解格局,形成全覆蓋、全天候、多元化調處矛盾糾紛機制。
截至2022年11月,陜西先后公布兩批陜西省革命文物名錄,包括不可移動革命文物1141處,其中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30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77處;可移動革命文物41226件(套)。目前,陜西省共有各類革命紀念館76座,依托革命文物的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13處,國家級抗戰紀念設施、遺址10處。在國家公布的兩批37個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片區中,陜西有4個片區,包括川陜、陜甘、長征和陜甘寧4個片區,10個市的68個縣(市、區)列入。
釋放服務效能 實施文物惠民
2022年4月28日,全國首座考古學科專題博物館——陜西考古博物館對公眾試行開放。陜西考古博物館是陜西省新的博物館形態,形成博物館、文物保護中心、科技考古中心、圖書資料中心、公眾考古中心“一館四中心”格局,打通從考古發掘到保護、研究、闡釋、展示、傳播的學科全鏈條,為踐行新時代的中國考古提供陜西方案。陜西省考古研究院副院長種建榮介紹:“相較于展示出土的文物,陜西考古博物館更側重于通過遺址現場再現,向觀眾展示栩栩如生的歷史背景。”
陜西現有備案博物館350座,其中文物系統博物館175座、國有行業博物館62座、非國有博物館113座;一級博物館9座、二級博物館13座、三級博物館17座,授牌社區博物館56座、“優秀文化傳承基地”25家,年均舉辦展覽約600場次,年均參觀人數超過3800萬人次。榆林、商洛、韓城、洋縣等市縣博物館各項工作積極推進,安康石泉蠶桑博物館、楊凌伏波文化博物館等12座社區博物館正式掛牌,省、市、縣、社區四級博物館體系進一步完善。
為實施文物惠民工程,2022年,陜西各博物館舉辦500余個精品展覽和千余場文物宣傳教育活動,陜西歷史博物館、西安博物院入選亞太地區20大博物館。延安革命紀念館“偉大歷程——中共中央在延安十三年歷史陳列”、秦始皇帝陵博物院“青銅之冠——秦陵彩繪銅車馬”獲得全國博物館十大陳列展覽精品獎。
2月7日,全省文物局長會議在西安召開。會上,陜西省文物局局長羅文利表示,2023年,陜西要辦好亞洲文化遺產保護聯盟創始成員國會議、第四屆中國考古學大會“兩個會議”,建好國家文化公園(陜西段)、國家文物保護利用示范區、國家考古遺址公園“三個平臺”,抓好文物考古、科技保護、傳播利用、專業技能、綜合管理“五支隊伍”,創建好世界一流博物館、世界一流考古機構、革命文物保護利用國家一流示范區、文物科技保護一流國家平臺、大遺址保護一流示范樣板、對外交流合作一流高地、梯次結構科學合理的一流保護管理團隊“七個一流”,推動新時代陜西文物事業發展再上新臺階。(記者 趙茁軼)
編輯: 陳戍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