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思邈中醫堂全覆蓋,中醫藥服務網絡進一步完善,中醫藥服務能力顯著提升,老百姓對中醫藥服務的獲得感不斷增強……
建基地、樹典型、請進來、走出去,人才“破土而出”,中醫藥服務向縱深發展……
中醫藥養生保健知識深入人心、健康產業融合發展,治未病和康復科建設實現100%全覆蓋……
在銅川,中醫藥正在開啟城鄉群眾追逐高品質健康幸福生活“新模式”。
孫思邈中醫堂全覆蓋 讓群眾就近方便看中醫
“家門口就能看中醫真是太方便了,我患腰疼、頸椎疼已有四五年的時間,最近幾次治療后,癥狀減輕許多,最重要的是醫生技術和服務態度都很好,花錢又少。”日前,在新區咸豐路街道辦景豐村孫思邈中醫堂內,困擾60歲村民成女士多年的頑疾得到了很大緩解,成女士自言自己精神頭好了很多。
成女士看病省心省力,得益于近年來銅川基層中醫堂建設的大力推進。
作為孫思邈的故里和中醫藥養生文化的發源地之一,在銅川,中醫藥文化根深蒂固,成為群眾健康生活的首選。如何讓傳統中醫發揚光大,讓基層群眾充分享受到“藥王福澤”,成為銅川市委、市政府領導的案頭大事。從2014年開始,我市在全國率先探索以“孫思邈”為品牌,以“中醫堂”為載體的網格化中醫門診健康普惠工程。“我市投資2600余萬元,按照‘六統一’標準建設集中醫門診、針灸按摩、康復理療為一體的孫思邈中醫堂,就是要全方位弘揚和傳承中醫藥文化,讓普通群眾充分享受到‘簡、便、驗、廉’的優質中醫服務。”市中醫藥發展中心副主任樊勝利說。
幽靜的診療環境,貼心的服務態度,針灸、推拿、中藥飲片、穴位敷貼“一站式”特色服務為患者帶來更好的就醫體驗,不斷健全的基層中醫藥服務體系使群眾看中醫更方便更高效,更好地滿足廣大群眾“方便看中醫、看上好中醫”的健康需求。目前,社區鄉鎮孫思邈中醫堂能夠規范開展6類以上中醫藥技術方法,村級孫思邈中醫堂能夠規范開展4類以上中醫藥技術方法。
同時,我市投資4.69億元與北京中醫藥大學合作共建北京中醫藥大學第七臨床醫學院暨孫思邈醫院,該院已成為三甲中醫醫院,并建設了甲狀腺病院。投資2.3億元的耀州區孫思邈中醫院完成整體搬遷,投資2.55億元新建王益區中醫醫院、遷建宜君縣中醫醫院,耀州區孫思邈中醫院和宜君縣中醫醫院建成二級甲等中醫醫院。并將孫思邈中醫堂建設的觸角延伸到村衛生室,為全市村衛生室配備了針灸針、神燈、火罐等中醫治療設備。搶抓社會辦中醫試點機遇,建成特色明顯的中醫康養、骨傷、針灸等專科醫院13所和中醫備案診所18家。全市中醫基礎診療、康復護理、養生保健等服務水平顯著提高。
如今,銅川已建成覆蓋市縣鄉及重點村醫療機構的孫思邈中醫堂(中醫藥綜合服務區)208家,以市中醫醫院為龍頭、區縣中醫醫院為骨干、鄉鎮衛生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孫思邈中醫堂為樞紐、村級孫思邈中醫堂為網底、社會辦中醫為補充的中醫藥服務體系已形成,群眾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各類特色中醫診療服務。
完善人才培養體系 讓優質中醫藥服務進萬家
中醫藥事業的傳承發展離不開人才支撐,如何進一步擴大基層人才供給?我市以崗位進修、名老中醫專家師承帶徒、中醫全科醫生規范化培訓等多種模式,為基層培養一批懂中醫、用中醫的實用人才。
王益區黃堡鎮梁家塬村村醫和負責人郭俊杰被公派到北京中醫藥大學進行中醫藥適宜技術學習。政府同時還把他的衛生室建設成村級孫思邈中醫堂,并配備了針灸治療儀、火罐、刮痧板、中藥柜等中醫藥設備,讓他的“中醫夢”成為現實。
“袁氏頑疾通治方法第二代傳人、山西省翼城縣名中醫袁尤素福來銅川了。”2021年,擅長內科、婦科及疑難雜癥的名老中醫袁尤素福來到耀州區孫思邈中醫院的好消息讓市民們奔走相告。醫院專門為他開設了袁氏中醫頑疾通治方法工作室,以此為基地開展中醫藥文化傳承。工作室定期開展孫思邈大講堂,吸引了不少醫務人員、中醫藥文化愛好者前來學習……
吸引省中醫院名醫來院坐診,與“候鳥型”專家開展長期化合作,讓基層醫務人員最大限度吸收、消化“候鳥”專家的專業技能,以創新思路和舉措制定科學合理的人才培養戰略,這是我市持續推動傳統醫藥服務向縱深發展的關鍵一步。
除此之外,我市通過請進來的方式,邀請陜西中醫藥大學、省中醫藥研究院等專家來銅舉辦中醫藥適宜技術、“西醫師學中醫”等專題培訓每年5期,參加培訓300人次以上。通過送出去的方式,選派687人次中醫骨干赴北京中醫藥大學培訓,全市每個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至少有3人在北京中醫藥大學參加過培訓。通過建培訓基地的方式,在各區縣建設中醫藥適宜技術培訓基地,分層次、分批次對鄉鎮衛生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村衛生室醫務人員進行常態化培訓,僅2022年培訓1100余人次。選派第一村醫,充實基層中醫藥人才隊伍。同時通過樹典型、抓樣板,建成葛均波、胡大一院士工作站,建成國醫大師呂仁和工作室,建成米烈漢等名中醫工作室15個,建成國家級重點專科2個、省級重點中醫專科11個、省級農村中醫特色專科4個。先后培樹了北中醫孫思邈醫院的火龍灸、東站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程氏針灸、堯生衛生院的針藥并用、新區文家村衛生室的中藥貼敷等中醫藥特色技術,深受群眾信賴和歡迎,涌現出了石珍、郭林、孫建平等一批中醫藥骨干人才,冉氏中醫偎膿生肌藥膏、古法正骨技藝等8個傳統醫藥項目獲批市級中醫藥非物質文化遺產,成為我市中醫藥服務名片。
發揮“防未病”優勢 讓健康生活觸手可及
在銅川,中醫不僅是防病治病的“利器”,更是當地群眾防治未病的首選。
北京中醫藥大學孫思邈醫院成立了小兒咳嗽專病門診,突出中醫優勢,采用中藥湯劑,穴位貼敷、三伏貼、中藥調理體質,經穴按壓、捏脊、推拿等特色療法,精準治療兒童相關疾病,更好地呵護兒童健康。
“以前都是生病了才去看醫生,現在我知道了在沒有發病之前還可以通過中醫進行預防治療。”在北京中醫藥大學孫思邈醫院中醫科醫務人員為新區坡頭街道牛村村民開展中醫治未病醫療服務及宣傳時,該村村民陳某說。
為發揚中醫“治未病”的保健養生理念,市政府注冊了藥王孫思邈文化商標98個;組織編寫了數十部養生書籍;研發出藥王柏籽安神枕、養生香等中醫養生保健產品;常態化開展中醫藥知識“進社區、進農村、進校園、進家庭”等活動。近年來,我市免費發放《中醫養生保健手冊》等科普書籍5萬余冊,中醫藥養生保健知識日益深入人心。
新冠疫情防控期間,“藥王故里湯劑御新冠”防治湯劑惠及百姓30萬人次。中醫藥“治未病”的獨特優勢在增強人民體質、提升機體免疫力、有效防止疫情擴散蔓延方面成效明顯。
銅川市職業病防治院針對入住老人身體特點,每天分8個時段對老人進行中醫調理,藥膳、膏方進補,配送顆粒藥引,運動調攝,中藥足浴,康復理療。對特殊人群配置藥枕,熏、蒸、暖肚臍治療和配置養生餐進行食療,讓群眾的就醫理念從“有病找西醫”轉變成“未病就找中醫調”。
在銅川,中醫藥列為公共衛生服務項目,中醫藥適宜技術在治未病、慢病干預、康復理療中的獨特作用得到充分發揮。
在做優中醫藥服務的同時,我市還借助孫思邈中醫藥文化節和國家級醫養結合試點優勢,大力發展中醫藥健康產業,規劃建設了中醫藥健康產業園、中草藥植物園等項目,推動中醫藥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目前,治未病和康復科建設已實現100%全覆蓋。(記者 焦悅)
編輯: 穆小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