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綿延30多公里的旬邑縣馬欄河至三水河峽谷兩岸的懸崖峭壁上,遺存有大量古代崖居。7月13日,記者現場考察后粗略統計,比較集中的群落有20多處,保存的石窟、石室、洞穴超過1000孔。
“這些崖居最早可追溯至西周時期。”旬邑縣博物館原館長何一平頗有研究。他告訴記者,旬邑縣古稱“三水縣”,據《三水縣志》記載,這些崖居“始為周族祖先穴居之地”,后世歷代均有開鑿擴建,有些一直使用至20世紀六七十年代。
在記者看到的20多處崖居群落中,小的有石窟、石室十多孔,大的有上百孔,規模較大的有趙家洞、官家洞、桑村洞、留石村、黑牛窩等處。這些崖居多分布于河谷北岸,南岸相對較少。
趙家洞又稱瑯天洞,崖居分上下四層鑿刻在直立的百米峭壁上,數量龐大,排列整齊,外露其窗,內隱石室(洞),遠遠望去,就像層疊的樓宇嵌掛在石壁上。石室內設有上下相互連通的豎井、暗道,外壁懸崖遺留有殘破的棧道、木樁、石窩、木梯。一處石壁上有“宋金人避兵于此”之句。
官家洞又名飛云洞,上下5層,高達百米以上,資料記載有5個主洞、83個內室,石室總面積1400多平方米,每層及各洞之間均有甬道連通。
在趙家洞第三村民小組側后方一處突兀的懸崖上,三面環形峭壁上均有石窟、石室,人稱桑村洞。村民告訴記者,戰爭時期,曾有軍隊駐扎過。在悟空洞、黑牛窩等處石窟中,有殘存的佛像、佛龕、壁畫,從造型來看,應在北魏至唐宋時期雕刻、繪制。
從各處崖居煙熏火燎的痕跡及石窟、石室內遺存的土炕、灶臺、儲水窖來看,這些地方曾經有人長期生活居住。趙家洞一位杜姓村民說,其祖輩20世紀70年代還曾住在崖居里,后來在山下平地上蓋了房子才搬下來。
古人為什么要在懸崖上建造居所?何一平分析,首先是躲避戰亂和匪患。馬欄河谷位處陜甘交界,歷代戰事頻發,兵禍、匪患不斷,當地居民為了防止兵匪劫擾,遂于巖壁上開鑿住所,藏匿財物糧食。這些崖居地勢險要,易守難攻,具有極強的防御功能。其次是防范河道洪水。另外這些崖居冬暖夏涼、通風干燥,經久耐用。(記者 張軍朝 王熙)
編輯: 陳戍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