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忠信在表演 (資料圖片) 記者 尚洪濤 攝
8月5日,何家營鼓樂社社長、西安鼓樂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何忠信先生在西安辭世而去,享年七十歲。
何忠信先生是西安鼓樂六大樂社中非常突出的一脈、何家營鼓樂社的杰出領導者和推動者。半個多世紀以來,他致力于傳承和弘揚中國傳統文化中獨特的鼓樂藝術,讓盛唐清韻雅韻成為中華傳統音符中的“活化石”,傾盡全力推動西安鼓樂在當代社會煥發出勃勃生機。
何家營鼓樂脫胎于唐代長安燕樂,是以打擊樂和吹奏樂混合演奏的大型樂種,大氣、雄渾、高雅,保持著完整的曲目、譜式、結構、樂器及演奏形式,是迄今為止在我國發現并保存最完整的大型民間樂種之一,代表曲目有行樂《番調》、坐樂《群英宴》,以及《杜甫觀花》、雙云鑼《尺調引令》、花鼓段《霸王鞭》等。
1968年,何忠信師從著名鼓樂藝人何生哲、何生碧學習鼓樂,掌握了上百首鼓樂曲目,最擅長演奏的是《將軍令》。在20世紀80年代末樂社陷入停滯狀態時,何忠信放棄在外打工的豐厚收入回到村里,收集流失的樂器和樂譜,招集人員重新訓練,1989年擔任何家營鼓樂社社長。他親力親為,多方聯絡,在陜西省文旅廳、陜西省藝術研究院的支持下成功建成何家營鼓樂傳習所,一改鼓樂社傳男不傳女的舊習俗,開始招收女學員,為樂社先后培養了四批共112名鼓樂傳人。
最令人敬佩的是,2004年起,他義務在何家營小學開設了鼓樂課堂,親自走進教室帶著村里的孩子們吟唱工尺譜、研習樂器演奏技巧,深入了解源自唐代宮廷的西安鼓樂相關歷史文化背景。漸漸地,何家營鼓樂社的這支“娃娃軍”也成了“氣候”,不僅頻頻受到專家好評,還上北京、深圳等地登臺演出,并捧回了國家教育部頒發的獎狀。那些年,何忠信頂著外界重重壓力,每天在村頭的傳習所里,在小學的教室里,給學員和孩子們口傳心授工尺譜,手把手教他們演奏樂器,嚴寒酷暑從未間斷,在孩子們的心靈里,將中國傳統音樂的種子深深根植。
2008年,何忠信被評為“西安市十佳民間藝人”;2009年,被評為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2022年,入選2021“中國非遺年度提名人物”。他還曾帶領何家營鼓樂社參加國內各種演出活動,并遠赴韓國、馬來西亞、約旦、澳大利亞、荷蘭等國進行表演活動及文化交流。他還多次指導和幫助高校師生從事西安鼓樂研究,接待專家學者采訪、調研西安鼓樂。他這一輩子,將對鼓樂文化的赤誠灑滿了大江南北,讓西安鼓樂這一傳統文化技藝走向世界,讓世界看到精彩的中國非遺和古老的中國文化。
(記者 職茵 實習生 葉玉潔)
編輯: 陳戍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