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網訊(記者 韓濤 實習記者 韓雨欣 陳雯格 孫雨龍 ) “蕎麥花海”,這是一個因蕎麥火爆“出圈”的文化IP,一個依托花開客來、花謝客去自然規律而打造出的“賞花經濟”。近年來,藍田縣九間房鎮峪口村因地制宜發展蕎麥產業,以特色種植+農旅融合”,探索出一條集生產實用、休閑觀光于一體的產業融合發展之路。春節來臨前夕,西安網新春走基層采訪組一行來到峪口村,就 “農文旅”三產融合發展進行了實地走訪。
驅車沿著101省道前行,遠遠地就看到道路旁高大氣派的“峪口村”門樓,一條被皚皚白雪覆蓋的柏油路沿溪蜿蜒,一路往里望,頗有幾分景區的味道。由于上山的路面濕滑,采訪組只能下車步行。
放眼望去,道路兩側依山而建的是參差不齊的幢幢民房,青瓦白墻間充滿了濃厚的鄉土氣息,一條溪流穿村而過,雖然是寒冬臘月天,但是依然掩蓋不了那種田園生活畫卷,仿佛陶淵明筆下的世外桃源美景。走進蕎麥嶺游客服務中心,峪口村黨支部書記吝朋濤熱情地為我們倒杯熱水捧在手中取暖。
寒暄過后,吝朋濤便和我們聊起蕎麥嶺上的“蕎麥花海”,此刻,他的臉上不由得流露出自豪的微笑,“冬天不是蕎麥花期,所以現在沒啥看的,但是每年的5月和10月賞花季,蕎麥嶺上簡直是花的海洋,平時游客就很多,尤其是到了周末,蕎麥嶺上的環山道人流熙熙攘攘,非常熱鬧,最高的時候更是創下了單日七八萬的游客量,”
一不小心種出火爆的網紅景點
“幾年前,村上大多數家庭都是靠外出打工掙錢,由于勞動力缺乏,土地也都荒廢了,形成了有地不種,大量撂荒的現象,更不用提村上的集體經濟,幾乎為零。都說藍田蕎面饸絡好吃,可是那時候誰能想到利用蕎麥還能發家致富。” 回憶過去,吝朋濤有些無奈的說到。
資源是發展的前提,峪口村,背靠秦嶺、面朝灞河,坐擁綠水青山,優美的生態環境就是峪口村的最大優勢和最寶貴資源。峪口村海拔在800米左右,非常適宜種植蕎麥,經過多番考察、醞釀,峪口村決定發展自身優勢,利用山嶺坡地種植蕎麥,打造大地景觀,吸引城里人來休閑觀光,讓村民吃上“旅游飯”, 又吃上“產業飯”。
(資料圖)
據介紹,從2021年3月開始,村上利用山坡上200余畝閑置土地,撒下第一粒蕎麥籽,讓全村的人都沒有想到的是,僅僅兩年后,小小的蕎麥花成了村民的‘致富花’”。很多村民開玩笑說:“一不小心種出了一片美景”,如癡如醉的蕎麥花海美景火爆出圈,前來打卡的游客越來越多,絡繹不絕的游人讓村民們心中燃起了希望的火苗。
一片花海“寫出”經濟大文章
吝朋濤說:“隨著蕎麥嶺農文旅融合發展,峪口村已經帶動周邊5個村1250戶群眾增收”。通過土地流轉、成立專業合作社、與食品加工公司達成收購協議等措施,
從2021年開始,峪口村轉變傳統農業發展思路,結合農村三變改革,將蕎麥作為主導產業進行重點培育,對全村資源、資金、資產進行整合,讓綠水青山成為經濟發展的良好稟賦。
(資料圖)
(資料圖)
記者了解到,2022年以來,峪口村整合撂荒地1001畝種植蕎麥,建成蕎麥產業園區,幫助農民生產、加工、銷售蕎麥相關產品,壯大了集體經濟。整合100余戶群眾老房子,用于民宿建設及蕎麥嶺配套設施建設。整合閑置勞動力100余人,為經濟發展提供人力支撐。同時,聘請專業設計團隊,按照一廊一嶺一村的布局,對全村進行整體設計,治理兩河一嶺一村一道,新建旅游專線3.5公里,騎乘道路5公里,節能改造房屋326戶,建設蕎麥酒館、蕎麥宴館、蕎麥故事館和藍田廚房美食街等“五館一中心一街區”配套設施,成功打造集休閑、觀光、旅游等于一體的峪口和美鄉村。
“我們還開發的有蕎麥酒、蕎麥醋等8大類26種“蕎”字號系列農產品,實現市場交易額1.2億余元”。吝朋濤高興地說到。
據了解,2023年峪口村實現旅游綜合收入3450萬元,帶動村集體收益180余萬元,未來將繼續擴大種植面積,豐富蕎麥品種,使蕎麥產業真正發展成農戶增收利器,帶動群眾致富。
聚人氣、引客流做長“蕎麥”產業鏈
農旅融合是新時代鄉村發展的方向。峪口村以農促旅,以文帶旅,以旅增收,如今的藍田蕎麥嶺,成為西安近郊鄉村游新熱點。
(資料圖)
峪口村還依托汪鋒故居紀念館、藍田猿人遺址等3A級景點,與峪口村蕎麥嶺串聯成精品旅游線路,拓展紅色游、研學游等業態,為全域旅游聚人氣、引客流。
(資料圖)
村上還辦好節會活動,在蕎麥嶺常態化舉辦“蕎麥嶺藝術節”,策劃啟動“千人品饸絡宴”、“鄉村建設論壇”、“鄉村歌手大賽”、“峪口時光音樂會”、“山谷電音派對”等系列互動活動,持續開展藍田非遺展示活動、特色農產品展銷、農事體驗等傳統活動,峪口村成功入選全國"四季村晚"示范展示點,以及全國最美鄉村旅游線路。
好風景給村民帶來好“錢景”
“走,我帶你們到山上看看”,沿著蜿蜒而上的雪道一路向前,吝朋濤說,蕎麥花海吸引八方游客,村民也找到了賺錢的新路徑,有人就近到花海務工,有人在村口售賣土特產,還有人辦起農家樂……這片“高顏值”花海給峪口村打造出一條花海經濟帶。
胡玉朋如今是蕎麥嶺“蕎麥花海”觀光車隊隊長,說起這幾年村上發生的巨大變化,他更是滔滔不絕、娓娓道來。
胡玉朋說,2020年以前,靠著家里的幾畝地,面朝黃土背朝天一年也掙不下幾個錢,所以自己一年到頭在外面跑車維持生計,家里啥也顧不上,后來地也荒了,干脆也就不管了。2021年知道了村里大力發展蕎麥經濟,這里成了名副其實的旅游網紅打卡地,來的游客越來越多,開始我還半信半疑,沒想到出乎我的預料,和家人商量之后,我把家里的5畝土地都流轉給村上統一管理種植蕎麥。”
隨著蕎麥嶺旅游業的發展,峪口村不斷完善基礎設施建設,2023年,蕎麥嶺組建觀光車隊,聽到這個消息后,胡玉朋趕緊就報名參加。“當初的選擇是對的,現在我不但可以拿到土地流轉費用,同時當司機還可以掙一份工資,雖然比以前掙得少點,但是在外面花銷也大,更重要的是家里和孩子都可以照顧上,”言語之間胡玉朋對于現在的生活非常的滿意。
如今,土生土長的村民張利民利用“蕎麥花海”這塊金字招牌做起了農家樂的生意,說起現在的峪口村,老人打開了話匣子,“農家樂主要是我和老伴經營,在蕎麥花期的時候,生意特別好,我這最高的時候一天就要接待100多人,營業額就要5、6千元,這要放到以前,想都不敢想,現在村子里的環境越變越好,我們在家門口就把錢掙了。”
記者了解到,截至去年12月底,蕎麥嶺接待游客115萬人次,為村民提供就業崗位120余個,帶動周邊群眾開辦民宿、農家樂、小吃店、特產店等60余家,人均增收近2000元。目前,在峪口村,已圍繞蕎麥花形成了‘吃住行游購娛’一體的全業態產業鏈,真正實現了‘顏值’變‘產值’,讓很多‘頭回客’變成了‘回頭客’,用‘小蕎麥’開拓出了‘大市場’。
“今年我們還在考慮蕎麥的種植品種,如果確定下來,蕎麥花海就能達到一年三個季節的開花期,實現“三季有花,四季有景”的花海景觀。”吝朋濤向記者說。
“一片花海,讓綠水青山成為百姓的金山銀山。”如今的藍田九間房鎮峪口村,以和美鄉村建設為抓手,深入推進“農業+文化+旅游”的全產業鏈融合發展,讓群眾吃上了“生態飯”,發起了“旅游財”,峪口和美鄉村也正在成為令人向往的詩和遠方。
編輯: 吳佳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