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免费AV乱码高清专区,国产一级二级在线,青青青国产精品国产精品美女,欧美日韩高清一区二区三区

尋根“紅色新聞山”

2024-03-24 07:43:50  來源:陜西日報  


[摘要]作為全國唯一的新聞事業專題紀念館,延安新聞紀念館中的每一件文物,都見證著新聞人的初心和艱苦奮斗的歷程...

3月21日拍攝的延安新聞紀念館。 記者 董劍南攝

  3月的延安,陽光明媚,碧藍天空下,延安新聞紀念館與清涼山一體交疊。山壁上,“萬眾矚目清涼山”七個大字熠熠生輝。

  在抗日戰爭時期,無數仁人志士從四面八方奔向延安,只為在黑暗的世界中追尋理想與信仰的光芒。也是在這個時期,在清涼山的一孔孔窯洞里,中共中央黨報委員會、新華通訊社、解放日報社、延安新華廣播電臺、中央印刷廠、邊區群眾報社等眾多新聞出版單位先后進駐辦公,一批批新聞工作者執筆為槍,將黨的主張通過紅色電波和報紙從清涼山下傳向祖國的四面八方,傳向世界各地。

  “筆和槍是戰勝敵人的兩種銳利武器。”延安新聞紀念館館長高延勝介紹,當年,廣大新聞工作者舍生忘死,就是在山上這些潮濕的洞穴里創辦通訊社、建立廣播電臺、發行報紙刊物,傳播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宣傳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為全國各抗日根據地和解放區提供抗戰的信息,鼓舞全國軍民的戰斗士氣,為贏得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的偉大勝利作出了卓越的貢獻。

  這里成為新中國新聞出版事業的發祥地,也是名副其實的“紅色新聞山”。今天,時代的回響,在這里依舊振聾發聵。

  作為全國唯一的新聞事業專題紀念館,延安新聞紀念館中的每一件文物,都見證著新聞人的初心和艱苦奮斗的歷程。

  延安新聞紀念館序廳中央的石基上,鐫刻著毛澤東同志給廣大新聞工作者的題詞:“深入群眾,不尚空談。”

  走進紀念館,發黃的報紙、古舊的照片、老式的相機、簡陋的印刷室……陳列突出利用保留在展館內部的原始舊址恢復了大量歷史場景,并配合以聲、光、電等多媒體展示手段,形象地再現了當時缺衣少食、物資極端匱乏的困難條件下,廣大新聞工作者以艱苦奮斗的精神印刷報刊、辦起通訊社和廣播電臺的生動歷史畫面,使觀眾有身臨其境的感覺。

  “當時,在群眾中廣泛流傳著這樣一則謎語:有個好朋友,沒腳就會走;七天來一次,來了不停口;說東又說西,肚里樣樣有;交上這朋友,走在人前頭。”走到一份發黃的舊報紙前,延安新聞紀念館講解員惠文學手指報紙打趣地說,“謎底就是咱們眼前這份創刊于1940年3月25日的《邊區群眾報》(《邊區群眾報》后改名《群眾日報》,是《陜西日報》的前身),也被群眾親切地稱為‘咱們的報紙’。毛澤東同志曾親自為其起名并題寫了報頭。1942年2月,該報正式成為陜甘寧邊區黨委和政府的機關報,后又兼中共中央西北局的機關報。”

  “這份報紙最大的特點是突出了黨報的群眾性,即不識字的能聽懂,識字不多的能看懂,因此很受邊區群眾歡迎。”惠文學說,當時,每出一期報紙,編輯人員需集體審稿,并將報紙念給識字不多或不識字的人來聽,聽懂后方可定稿。

  第三十三屆中國新聞獎一等獎獲得者、陜西日報社記者陳嘉說:“報紙是歷史的底稿。誕生于黃土地上的《陜西日報》,從《邊區群眾報》到今日,見證了革命、建設、改革各個歷史時期的恢宏畫卷。時序更替,滄桑巨變。今天,我們接過歷史的接力棒,進一步傳承發揚老報人的優良傳統,胸懷‘國之大者’,堅守人民立場,用心用情書寫新時代,在歷史的長河里,終會留下我們堅定的足跡。”

  為了用活紅色新聞資源,近年來,在延安市委宣傳部指導下,由延安市融媒體中心管理運營的延安清涼山傳媒培訓學院成立。“延安清涼山傳媒培訓學院依托革命圣地延安的紅色新聞和教育資源,結合延安文化、延安文藝、延安新聞史,以學院為平臺,著力把革命舊址打造成鮮活教材、生動課堂,帶領新時代新聞人走進紅色歷史、傳承紅色基因,為新聞工作者提供成長、成才、成功的教育引導。當前,我們面向全國新聞傳媒系統常年開展業務培訓。”院長徐雪峰說。

  依托“紅色新聞山”,延安新聞紀念館完成了清涼山革命舊址本體維修工程,積極開展進校園、進機關、進企業、進社區、進部隊、進農村等“六進”活動,舉辦“萬眾矚目清涼山——記延安時期的新聞出版事業”展覽,通過“請進來”和“走出去”的方式,把革命舊址打造成生動課堂,讓革命薪火生生不息。

  “目前,延安新聞紀念館有等級文物221件,其中,一級文物2件、二級文物15件、三級文物165件、一般文物39件。”高延勝說,“為了更好地展現延安紅色新聞事業波瀾壯闊的歷史征程,我們持續推進新聞紀念館的改造提升布展工作,當前,陳列方案修改、文物史料征集等工作正在有序推進。希望在不斷保護傳承中,讓文物‘活起來’,讓歷史‘會說話’,讓更多人感受到紅色新聞的精神力量。”

  作為延安一名扎根基層的“90后”新聞工作者,正是在老一輩新聞人的精神感染下,甘泉縣融媒體中心副主任白騰始終在追求“帶有露珠、沾滿泥土”的新聞的道路上。

  3月17日,9時不到,白騰將相機架扎進甘泉榮華梨園的大棚,開始記錄勤勞的春耕群眾。2月21日,延安降下凍雨,出行困難。為了記錄交通道路工作人員的艱辛與不易,白騰5時50分便已帶著設備上路。2022年3月,在一次采訪途中,白騰無意中看到成群結隊的蒼鷺停留在枝丫上,有上百只。憑借著新聞人的敏銳,他意識到,這正是黃土高原生態環境日益變好的證明。于是,他第一時間抓住畫面,并在隨后的兩年間,堅持記錄、觀察變化。

  白騰說:“抗戰烽火中,清涼山上的新聞人,不畏艱難宣傳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為中國革命的勝利作出了重要貢獻。今天,我更要用好手中的筆和攝像機,保護好、利用好我們的紅色資源,傳承紅色基因,弘揚延安精神,在追尋歷史中,不忘初心、牢記使命,走好我們這一代新聞人的‘新長征’,致力于講好甘泉故事、延安故事。”

  延安市融媒體中心記者喬建虎每年都會前往延安新聞紀念館參觀學習。“清涼山的窯洞里有新聞工作者的根,給我們廣大新聞工作者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作為一名工作、生活在延安的新聞工作者, 我將繼承和發揚黨的新聞工作優良傳統,弘揚職業精神,恪守職業道德,努力做讓黨放心、讓人民滿意的新聞工作者。”喬建虎說。

  “紅色新聞山”培育出的根脈,正在不斷地生長、延續……

  (記者 王婕妤 通訊員 劉小艷)

編輯: 陳戍

相關熱詞: 延安 新聞紀念館
分享到: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

本網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等,版權均屬各界新聞網所有,任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或其他方式復制發表,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各界新聞網 版權所有 Copyright(C) 2006-2020 gj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備案號:陜ICP備13008241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