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楊洋 整理
【新聞回放】近日,作為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首部配套行政法規——《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實施條例》發布,將于7月1日起實施。其中規定:直播帶貨,必須說清楚“誰在帶貨”“帶誰的貨”。
網友觀點:說清楚“誰在帶貨”“帶誰的貨”,是誠信經營的底線,也是贏得消費者信任的基礎。只有做到這一點,才能真正贏得消費者的信任和支持,實現可持續發展。作為消費者,我們應積極關注相關法規的實施情況,提高自我保護意識,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網友觀點:消費對于經濟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只有保護好消費者的合法權益,才能增強消費信心,促進消費各領域健康發展。《條例》的出臺與實施有很大的現實意義,將有力打擊侵害消費者權益的不法行為,也有助于維護公平公正的市場環境。
網友觀點:《條例》的出臺與實施,帶動了金融、電商、直播、物業、維修、快遞、網約車等不少領域消保立法的完善,起到了承上啟下、輻射帶動的作用,在我國消費者權益保護事業發展歷程中具有重要里程碑意義。
【新聞回放】通過互聯網廣告吸引客戶問診,以醫生或醫生助理身份診斷,甚至通過建立虛假醫院官網、出示虛假醫師資格證、虛構藥效等手段騙取被害人信任,高價推銷藥物,被騙受害者近2萬人,遍及全國各地,涉及金額累計上億元。據報道,日前,這一歷時近三年的網上醫療欺詐案塵埃落定,最后一名被告人被判處有期徒刑五年六個月,并處罰金5萬元。
網友觀點:隨著互聯網診療的普及率不斷提升,依托于互聯網的醫療欺詐無疑也會相應增多。只有對類似的醫療欺詐冒頭就打,并及時發現總結其中的新苗頭、新特征,有針對性地升級監管手段,才能不斷優化患者就診體驗,將互聯網診療打造成高質、安全、便捷的診療模式。
網友觀點:執法機關應進一步探索和完善跨地域聯合執法模式,讓打擊互聯網診療詐騙犯罪更加精準、快速、有力,不斷提升執法震懾力。此外,患者也要提高警惕,切勿盲目相信網上所謂的“專家”和“特效藥”,一定要及時到正規醫院檢查、診斷,以免上當受騙。遇到不法侵害要積極舉報,切實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網友觀點:網絡診療作為醫療服務業的重要補充,極大地提升了醫療服務的快捷性。作為新興行業,相關部門要更進一步規范網絡診療行業以及其所包含的一系列健康咨詢服務,避免冒名頂替、渾水摸魚的行為出現。另外,民眾也需擦亮眼睛,避免掉進陷阱。
【新聞回放】近日,上海市奉賢區肖塘路萬家福超市內,一名女性通過自動扶梯上樓購物過程中,自動扶梯突發故障,使其腰部以下被扶梯“卷入”。上海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立即在全市范圍內開展為期一個月的自動扶梯和自動人行道安全隱患排查整治專項行動。該事件引發網友熱議。
網友觀點:超市作為經營主體,對進入電梯的消費者應盡到安全保障義務。消費者在乘電梯時,也應盡到審慎的注意義務,避免乘梯不當,或因物品過重、超載、不當放置等原因導致電梯事故。
網友觀點:全國各地也應以此為契機,開展電梯安全專項整治行動,全面排查安全隱患,確保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同時,市民也要提高安全意識,正確使用電梯等公共設施。
編輯: 吳佳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