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話藝術村”、盡享慢生活的“村咖”、無處不在的美與詩意……現如今在西安,鄉村旅游的“藝術范兒”越來越濃厚,一個村莊就是一道道宛如油畫的風景,令人耳目一新,鄉野樂趣與藝術元素的碰撞,讓藝術和鄉村和諧共生,為鄉村振興添上清“新”的一筆。
看 鄉村上演“向往的生活”
風格迥異的工作室、寧靜雅致的咖啡館、活力滿滿的文創店……這些充滿藝術氣息的店鋪,都聚集在被稱為“童話藝術村”的西安市長安區黃良街道黃良新村,如今已成為年輕人體驗“慢生活”的好去處。
走進“安安大力”工作室,琳瑯滿目的手辦、玩具讓人愛不釋手,仿佛來到另一個動漫世界,主理人李卓倫和張安琪是一對年輕夫妻,他們既是玩具手辦設計師,也是玩具收藏發燒友,是首批入駐這里的藝術工作室之一。
“這里地方寬敞,門口、院子和店里,很多文藝元素都是我們自己設計,而且周圍都是志趣相投的年輕人,村民也很友善。”李卓倫說。
說起布谷商店,深得資深文藝愛好者的青睞,各式各樣的咖啡杯、茶杯等器皿,讓人瞬間沉浸在手工瓷器的藝術空間中,店鋪負責人告訴記者,這些產品主要在線上售賣,有時也有人來店里一邊喝咖啡一邊挑選,唐宋風格的小院配上精致的手工器皿,常常讓進店的游客們“走不動道兒”。
文化藝術的種子在村里萌芽、長大,讓村里看到了發展機遇,街村兩級積極行動,村內面貌煥然一新,為“蝶變”發展奠定了良好基礎。三四十名年輕“新村民”扎根鄉村,為藝術街區發展注入全新活力,有效盤活鄉村的“沉睡資源”,讓文化藝術融入鄉土、點亮鄉村。
青磚黛瓦、創意集市、藝術街區、咖啡書店……如今的黃良街道文化藝術街區內的花卉街區,也讓一些年輕的鄉村青年看到了家門口的好機遇。
“我在自己家開了一家多肉小店,沒有房租還能掙錢,跟客人聊聊天、線上也會推廣下去,日子越來越好。”黃良新村村民王彩麗說。
就這樣,一群年輕人用自己的大腦和對生活的向往,把黃良村打造成“網紅”文藝村莊。目前已入駐36家品牌,包括褪色藝術品售賣、文刀繪藝術空間、新荷漸雨多肉院子、土象咖啡、南山木工、瓶子花咖啡•民宿、老五俱樂部啤酒品嘗、冷泡茶、不知年酒館、kiki&nini面包店、曜埜茶空間等富有藝術氣息的主題場所云集于此。
長安太乙村、藍田將軍村、鄠邑蔡家坡村……秦嶺腳下一個個文藝鄉村,讓市民游客在藝術與生活的交融中,感受別樣溫度與格調。
鄉村的發展既帶動了本村年輕人回流,也極大提升了原村民的文化認知和理念,構成了一群既熱愛鄉村生活,又極富趣味的“新村民”和世代在這里生活的“老村民”和諧相處的社會生態面貌,為鄉村振興注入了活力。
走 吹著微風喝“村咖”去
在年輕人所推崇的“打卡”文化中,流行起了新的打卡地——“村咖”。所謂“村咖”實則是鄉村咖啡館的簡稱。“村咖”的出現,占據各個城市“必打卡榜單”,在社交媒體頻頻出圈。
把咖啡店開到鄉村,成了掌握鄉村產業經營流量密碼的方式之一。
在鄠邑區栗峪口村,有這樣一家“土錘”咖啡店坐落在田園畫卷里,開放式的庭院、電影放映廳、“醪糟咖啡”等創意十足的菜品,吹著山風,喝一杯咖啡,無比愜意。
咖啡館出門即是8號旅游公路,沿線可達秦嶺腳下的多個藝術村莊,這些村莊的共性是以現代藝術建設鄉村,既保護了自然環境,留住了鄉野之美,也讓農村變得更時尚,居住環境更舒適。
一花引來百花香。十余名“鄉創客”紛紛來到栗峪口村,創立了整村運營品牌——“剪鴨村”,如今,茶餐廳、機車展覽館、寵物樂園等新業態,激活了栗峪口村的鄉村旅游產業,使“剪鴨村”成為一個可以讓大家放松、減壓、忘記煩惱的文藝空間。
與此同時,開在前衛鎮將軍村的咖啡會客廳,是由村里一處舊學校改造而成,陽光透進小院,現代感十足的咖啡桌椅,又為古樸的空間增添了一抹西式氣息,生活氣息非常濃郁。將軍村村企合作項目運營以來,解決了30余名村民的長期就業,帶動短期用工2000余人次,助力村集體增收70萬元。
城市里咖啡廳資源豐富,喝慣了咖啡的城市游客驅車跑到鄉村,僅僅是為了一杯咖啡那么簡單嗎?
“我對咖啡沒什么講究,只是到這里點杯咖啡,坐一坐,放松一下緊張忙碌的生活,感覺時間都變慢了。”家住建國門附近的董女士說,雖然離得遠,開車得一個小時,但是坐在鄉間小路邊,感受鄉村靜謐,還能“說走就走”,感受更多不一樣的藝術鄉村。
聽 文藝之風吹動鄉村振興琴弦
鄉村文藝街區、村咖作為新興文旅產業,打開了年輕人返鄉創業的新思路,還助推了鄉村文旅產業振興。其出現,受到了村里村外一致支持與好評。
“現在生意很好,逢周末節假日都得提前預訂,我覺得自己的路子是選對的。”在翠華山下,翠·嶺下民宿主理人王榕邊招呼客人邊說。王榕先開了家咖啡店,生意不錯,于是將原有老房改造為文藝小樓,背后是茂密的竹林,眼前是秀美的山景。
“在這里工作生活,在感受大自然美好的同時,也用自己的力量助力鄉村振興。”王榕說,“藝術來源于生活,我也認識了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讓自己能更有創造力。希望更多的年輕人能加入進來,帶領鄉村發展得越來越好。”王榕一邊招呼著客人一邊說。
音樂節、攝影展、親子研學……在鄉村文旅融合方面,西安市多區縣不斷“推陳出新”,將藝術符號和藝術元素的植入大地,創意無處不在,吸引市民游客體驗鄉村慢生活的’煙火氣’。”
在向綠而行、鄉村振興的路上,西安市從未止步,靠著鄉村文藝風,民宿紅紅火火,鄉村旅游風生水起,也讓村民實現“美麗經濟”。
陜西省社科院副研究員王曉勇認為,鄉村地區一直是吸引城市居民的重要旅游目的地,城市中生活的人們生活節奏較快,希望沉浸于鄉村的美好景色休閑娛樂,于是文藝村、“童話村”、“村咖”、民宿等應運而生,成了滿足這種旅游需求的平衡點。
在王曉勇看來,要想把“藝術村”、“村咖”這一新鮮的流量轉化為經濟,要規劃先行,無論是文化接受還是從業人數都應該因地制宜,城鄉只有經濟、生活、文化、觀念等方面深度融合,才是真正意義上的鄉村文旅融合。
“每個鄉村都有自身獨特的文化底蘊,藝術街區和‘村咖’說到底,都是要轉化為經濟,因此保留特色的同時要和當地村民協同發展,共同致富。”王曉勇說,城市產業向農村轉移也是青年人才的轉移,因此可加大人才“回村”,培養一批新型農民,為鄉村產業和當地文化結合提供新思路、新路徑。(文/圖 記者 高樂)
編輯: 陳戍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