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八月的古城西安熱情似火。行走在大街小巷、城區繁華路段,稍加留意不難發現,廣場、車站、商場電子屏、公交車、出租車……雙擁宣傳標語隨處可見,熱烈濃厚的雙擁氛圍撲面而來。
連續九次獲評全國雙擁模范城,連續十次獲評全省雙擁模范城……陜西是“雙擁運動”發祥地,作為省會城市的西安,更是肩負著全省雙擁模范創建“主陣地”的使命和責任。
多年來,西安市持續發揚擁軍優屬、擁政愛民的優良傳統,既在“精”上做文章,還在“全”上花力氣,逐步摸索出雙擁工作“三新五化”西安經驗。一項項雙擁實事的落地,構建起堅如磐石的軍政軍民團結關系,讓愛民擁軍之花絢爛綻放,雙擁精神融入城市血脈,成為西安這座城的亮麗底色。
“紅領巾” 遇到“橄欖綠” 致敬最可愛的人
7月25日,一場精彩的慶祝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97周年文藝匯演活動在雁塔區第一中學舉辦。
活動中,陜西省愛國主義英模報告團團長、退役軍人代表翟學榮為大家講述了軍人保家衛國故事,鼓勵廣大青少年不畏風浪、勇于擔當,做新時代的追夢人。現場,來自雁塔區的少先隊員們向12位愛國主義英雄模范報告團的成員獻上鮮花,致敬“最可愛的人”。
當軍禮遇上隊禮,“橄欖綠”遇到“紅領巾”,大家齊聲共祝祖國好。這是愛國情懷的共鳴,更是紅色基因的傳承。
近年來,西安不斷提高政治站位,推動理念創新。準確把握雙擁工作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把雙擁工作納入《西安市“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通盤考慮、統籌推進,為軍地共建注入強大動力,形成西安全民擁軍優屬、駐軍擁政愛民、軍地融合發展的生動局面。
推動機制創新,始終堅持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擔任雙擁工作領導小組組長、第一副組長的傳統。2020年以來,先后2次調整完善領導小組,強化聯席議事,形成多部門聯動、高效協同的工作格局。在全省率先設立專職雙擁工作處,在全市13個區縣專設雙擁工作科,賦予退役軍人服務站基層雙擁工作職能。
不斷推動體系創新,堅持把雙擁工作納入重大決策部署和財政保障,三年多來,全市各級財政圍繞雙擁相關工作累計投入超過3.5億元,為雙擁工作提供堅實保障。
通過將國防教育納入全民教育規劃,西安不斷豐富國防教育形式。通過“六進”活動,實現國防教育普及化。全市培育國防教育特色學校16所、示范學校6所,讓全市137萬中小學生100%接受國防教育,先后創建國家級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6個,省、市、縣三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61個。
未央區三星小學積極挖掘駐地部隊資源,打造國防教育陳列室,開設常態化國防課程;碑林區小雁塔小學發起 “情系邊海防官兵”慰問活動,學生們為解放軍叔叔寄送新年賀卡、圍巾;今年端午節前夕,西安高新區第二十七小學400余名小學生通過親手做香包、寫書信,為邊防戰士送去問候和祝福……豐富多樣的雙擁國防教育系列活動,將“紅色種子”深深根植在學生心中。
此外,遴選120位功勛老戰士拍攝《老兵口述歷史》搶救性影像紀錄片并被央視報道,推動國防教育深入人心。全市各級黨政機關和社會各行各業,每年通過瞻仰革命遺址、烈士陵園和參觀歷史展覽、觀看紅色影片、走訪慰問駐軍等方式,深入開展國防教育,年均超過2000多場次、400多萬人次參加。
創新“雙擁+”路徑全民創建開拓“擁軍”新陣地
在古城西安,每一寸土地都凝結著軍民魚水情誼,每一個角落都高唱著“軍愛民、民擁軍”的動人旋律。
步入西安市雁塔區昌明路,你會驚喜地發現,在這條全長約1公里的“雙擁示范街”上,有軍嫂私房菜、擁軍示范店等商鋪,還有雙擁示范學校等單位。道路兩旁采用展板、雕塑、浮雕、剪紙和中國印等形式,融入國防教育和“雙擁”文化元素,營造了濃厚的擁軍優屬、擁政愛民氛圍。
這種“零距離”“家門口”的國防和雙擁宣傳教育新方式,吸引著市民紛紛拍照打卡。市民孫先生在街上拍照打卡之后很有感觸,“這條‘軍’味濃厚的街道打造得非常好,讓群眾在生活休閑的同時接受紅色文化熏陶,很有意義。”
這短短一公里的街道,也是全市創新開展雙擁工作,干部群眾廣泛參與雙擁工作的縮影。
多年來,西安不斷擴大雙擁工作基礎宣傳覆蓋,積極利用城市各類宣傳資源,除了街面上隨處可見的宣傳牌(欄、墻),還依托各級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門戶網站、宣傳平臺,以及全市185個街道(鄉鎮)、3163個村(社區)宣傳櫥窗,實現從機關到社區、從企業到學校、從城鎮到農村,雙擁宣傳立體化、無死角、全覆蓋,雙擁元素融入生活、貼近民眾。
同時,大力營造全民創建氛圍,開拓文化擁軍新陣地,成功組織舉辦雙擁書畫巡展;開通首條“西安市愛國擁軍電影院線”;在有著90余年悠久歷史的新城劇場,建立“愛國擁軍劇場”;探索組織兩屆軍地單身青年聯誼活動,為軍地適齡青年提供聯誼交流平臺。
雁塔區雙擁示范街、未央區小紅軍雕塑、雙擁公園……一批批雙擁示范街、擁軍門店、擁軍驛站,形成了古城一道道別具特色的雙擁風景線,讓雙擁文化在西安落地生根、開花結果。
厚植擁軍沃土 多元服務繪就雙擁“同心圓”
今年6月,新城區韓森寨街道退役軍人健康服務站正式啟用,著力為轄區退役軍人提供“家門口”的優質醫療服務。退役軍人聶任鑫激動地說:“沒想到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優質醫療服務,太方便了,感謝黨和國家對退役軍人的關愛和幫助。”
近年來,西安精準聚焦部隊官兵需求,傾力落實保障政策,持續打造擁軍品牌、建設擁軍陣地、豐富活動形式、拓展宣傳渠道,在全社會營造起濃厚的崇軍擁軍氛圍,努力讓現役官兵安心,讓復退軍人稱心,讓優撫對象暖心。
通過成立西安市“退役軍人服務協會”“英烈褒揚促進會”“愛國擁軍促進分會”、退役軍人志愿服務隊和擁軍企業聯盟品牌“崇軍薈”,西安已打造非基層類退役軍人服務站25家,形成由“擁軍醫院”“擁軍景區”“擁軍學校”“擁軍食堂”“擁軍巴士專線”以及企業“崇軍薈”等組成的愛國擁軍矩陣。
針對現役軍人、文職人員、軍休人員和三屬,推出公共交通免費政策,規范提升全市公共服務場所軍人依法優先優待;落實擁軍優撫安置政策,精細管理全面提升擁軍優屬服務,解決部隊官兵“后路、后院、后代”問題;持續優化教育優待政策,讓3800多名現役軍人子女享受政策紅利。
據統計,截至目前,我市已設立市退役軍人職業技能承訓機構20家,認定就創業基地49個、創業導師98名,有力拓展就業服務保障路徑。連年開展“就業服務季”活動,累計舉辦招聘會180多場,提供崗位12.3萬多個。籌建“西安市退役軍人關愛基金”,目前已募資2200多萬元,運用743萬元幫扶1077名困難退役軍人。
軍人在哪里,服務就延伸到哪里。一系列雙擁和優撫優待措施的背后,是古城人民的赤誠之情、拳拳之心。
雙向奔赴魚水情更濃“西安經驗”為雙擁注入新內涵
如今在西安,教育擁軍、文化擁軍、科技擁軍、法律擁軍等新形式雙擁活動蓬勃開展。一場場軍民共建的“雙向”奔赴,更是在西安各街道、中小學校園、社區上演。
近日,臨潼區雙擁辦在全區發起企業“崇軍薈”召集令,轄區關愛退役軍人和熱心擁軍工作的企業,紛紛加入“崇軍薈”,制定了各自的擁軍惠軍優惠措施。
自2021年發起以來,“崇軍薈”這一“雙擁”品牌活動,已在西安各區縣逐步推開。“共吸納352家企業單位,1000余家門店在通訊、醫療、商超等多個領域開展公益性普惠活動,形成優惠優待清單800余條。”西安市退役軍人服務中心主任荊藍鳳介紹說,各成員單位不斷拓寬社會化擁軍服務半徑,優化服務模式,共同為軍人軍屬、退役軍人及家屬帶去更多的實惠和便利,讓社會尊崇之光照亮軍人之路。
“駐地就是我的家。”部隊官兵更是將駐地當作第二故鄉,在完成戰備、訓練等各項任務的同時,全力支援地方經濟建設,積極參加扶危濟困、搶險救災、修橋修路、植樹添綠等任務,為第二故鄉建設發展貢獻力量,用實際行動踐行“為人民服務”的錚錚誓言,在擁政愛民中處處閃現人民子弟兵的豪邁風采。
“西安連續9年被評為雙擁模范城,擁軍優屬的理念早已銘刻在全市雙擁工作者的心里,落實到我們的行動中。”西安市雙擁辦常務副主任閆亞林說,近年來西安雙擁工作不斷創新服務機制,強化責任落實。在戰略導向和目標綱領上,推動“理念創新、機制創新、體系創新”的“三新”。在實施路徑和手段方法上,力求“教育普及化、宣傳立體化、活動品牌化、保障精準化、參與社會化”的“五化”。以“三新”為綱,“五化”為目,綱舉目張,綱目并舉,逐步摸索出了雙擁工作“三新五化”西安經驗。
時代在變,不變的是拳拳擁軍愛民之心;歲月流淌,積淀的是濃濃魚水深情。
在閆亞林看來,創建雙擁模范城是一項系統工程,離不開廣泛的宣傳動員和深厚的群眾基礎。西安將繼續秉承“軍愛民、民擁軍”的優良傳統,不斷創新思路方法,不斷注入新內涵,在傳承中發展,在創新中前行,持續推動雙擁工作再上新臺階,不斷擦亮“全國雙擁模范城”金名片。(文/記者 程靜 程慧 圖/市雙擁辦提供)
編輯: 陳戍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