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心筑器 瓷耀東方”展上展出的瓷器。(主辦方供圖)
有的翠美清新,腴潤如脂;有的淡雅清幽,圖案靈動……8月26日,由西安曲江藝術博物館主辦的“匠心筑器 瓷耀東方——20世紀50—70年代外銷瓷器展”(以下簡稱“匠心筑器 瓷耀東方”展)正式揭開神秘面紗,300余件珍貴外銷瓷器首次面向公眾集中展出。
記者在展覽現場看到,本次展覽分為“技以報國”“藍白交輝”“東西融匯”“與時俱進”4個單元,1100㎡的展廳內匯集了制作于20世紀50—70年代且融合中西文化的外銷陳設瓷、日用瓷。這些融入大國匠師們心血與智慧的瓷器,以琳瑯萬象的明麗之姿,向世界展示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民族精神。
交流碰撞
一扇世界了解中華文化的獨特之“窗”
中國瓷器自古制作工藝繁復精細,新中國成立后,國家倡導發展工藝美術生產,陶瓷工匠們積極響應,以非凡技藝與滿腔熱忱投身于瓷器創作,以巧手匠心將東方雅致與西方風情巧妙融合于瓷器的造型與裝飾中。
“匠心筑器 瓷耀東方”展聚焦20世紀50—70年代的中國外銷瓷,展現中國瓷器在國際貿易和文化交流中的獨特價值。這一時期,中國匠師在對古代工藝傳承與發揚的基礎上,巧妙地將外來文化元素融入創作之中,生產出精準對接國際市場需求的瓷器——外銷瓷。外銷瓷的紋飾將花鳥、龍鳳、植物、古裝人物等中國傳統題材與西方元素融合,比如部分瓷器上既保留了荷花、牡丹、蝴蝶、龍鳳等國風元素的韻味,又吸納了鳶尾花、馬賽克式花卉、長頸鹿、豹子、幾何圖案等西方審美特色,創造出東西結合的藝術佳品。在很多相關研究者眼中,外銷瓷的意義超越了單一商品交易的范疇,其作為中外文化交流與碰撞的載體,為世界開啟了一扇了解中華文化的窗戶。
“我們希望通過展品,讓觀眾更加直觀地感受外銷瓷器的精美工藝和深厚歷史底蘊,也通過詳盡的文字介紹了解外銷瓷器背后的故事,以及新中國對外貿易的繁榮、文化交流的多元性。”西安曲江藝術博物館常務副館長林少萍介紹,展覽通過外銷瓷,展示了大國匠師不忘初心、堅守文化自信的精神。在林少萍看來,外銷瓷展示歷史的同時也會給予當下以啟發,督促今人繼續傳承與發揚這份寶貴的民族精神。
美育創新
讓“博物館中的藝術”與大眾“擁抱”
記者了解到,“匠心筑器 瓷耀東方”展除了常規展覽,也計劃在后期推出不同形式的公教美育活動,引領更多參觀者讀懂藝術,“擁抱”博物館。
通過創新美育形式,讓藝術佳作以更親和的面貌與大眾“親密接觸”,這是西安曲江藝術博物館長期踐行的辦館方向。在此次“匠心筑器 瓷耀東方”展開幕儀式上,西安曲江藝術博物館新近獲得2024年世界遺產大會“世界遺產教育創新案例”的“絲路丹青——中國古代壁畫修復公眾美育計劃”項目也宣布正式升級,并首發項目的文創產品——“壁畫修復套盒”。
據了解,“絲路丹青——中國古代壁畫修復公眾美育計劃”項目旨在傳承與弘揚中國古代壁畫修復技術,此次首發的“壁畫修復套盒”是項目的最新成果之一。壁畫愛好者可以通過套盒中的各種組件,通過動手清理浮塵、軟化泥塊、剔除雜質……親自感受修復隱藏在泥土中的殘損壁畫的有趣體驗。為了讓體驗者有更好的觀感,壁畫修復盒中所有的殘損壁畫,都是修復師一筆筆親手繪制的,在繪制之前還要用木板做支撐體,中間抹草拌泥來模擬壁畫質地。
林少萍說,博物館工作人員都期待,能借助這個標準化的壁畫修復盒子,讓更多人了解古代壁畫修復的不易,“并以此為起點,深度認識文化遺產保護的價值和意義,觸動更多人加入守護文化遺產的隊伍。”(記者 孫歡)
編輯: 陳戍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