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打飛的”、城市巡檢、農業植保等應用場景持續上新,低空經濟發展越來越受到關注。
無人機飛手成熱門新興職業
11月20日,在西安航天通用機場內,一架架無人機在學員的操控下騰空而起,定點懸停、水平8字飛行、空中旋轉等動作一氣呵成。
在低空經濟火熱的當下,無人機飛手正在成為一個熱門的新興職業,并由此引發無人機飛行執照培訓考試熱潮。
“我大學學的就是無人機應用專業,畢業后從事的也是無人機相關領域的工作。”西安天鴿無人機技術服務有限公司飛行教員李會民介紹,“掌握了這門技能,有利于提升自己的綜合競爭力。”
“崗位需求量增大了。”這是李會民直觀的感受,“上大學的時候,老師帶我們去新疆觀摩,當時無人機飛手很少,招不到人,現在這個行業越來越火了。”在他看來,這是好事,可以讓更多的人學習這項技能。
20歲出頭的高翔是學員之一,他“備戰”的科目是垂起固定翼無人機。“我已經拿到了多旋翼機型的照,這次想再考一個固定翼的,未來無論是從事植保、巡檢還是測繪,都能增加自己的競爭力。”
訓練現場,除了像高翔這樣的年輕面孔,也不乏一些中年考生,李一潘就是其中之一,他從青海專程趕來,希望能在這里考取無人機飛手證照,并進行相關業務考察。
“我們公司以前是做建筑的,現在看中了無人機在測繪領域的潛力。”他告訴記者,“根據項目大小,以往找第三方的話,測繪費用在3000元—30000元不等。如果能通過考試,回去之后既可以將企業轉型為無人機駕校,培訓新人,也能自己接單做測繪,一舉兩得。”
多重因素推動飛手扎堆考證
“陜西一共4個民用無人機操控員執照考試點,我們這里就是02號考點。”西安天鴿無人機技術服務有限公司劉佩介紹,目前無人機飛手培訓的周期為25天。
無人機執照等級分為視距內駕駛員、超視距駕駛員和教員證3種類型。同時,根據不同的頒發單位分為CAAC、AOPA、UTC等多個版本。其中,由中國民用航空局飛行標準司頒發的CAAC執照具有較高的含金量和認可度,也是大部分考生最青睞的執照。
記者了解到,CAAC執照體系建設和管理由中國民航局負責,考試分為理論和實操兩部分,理論中包含民航法規、航空氣象、無人機概述等內容,實操分為懸停、定點降落、8字飛行等項目。
根據數據統計,截至2024年6月,全國實名登記的無人機已達187.5萬架,無人機駕駛員執照發放數量也超過了22.5萬本。下半年,這些數字還在不斷增長,可見想成為飛手的人不在少數。
西安天鴿無人機技術服務有限公司總經理何耀華透露,去年他們培訓無人機飛手200余人,而今年,截至目前,人數已經超過400人,其中不乏甘肅、山西、內蒙古、青海等地的學員。
扎堆考證背后,是政策、就業需求和市場環境等多重因素共同推動。
記者在招聘網站進行搜索,以“無人機電力巡檢項目管理”崗為例,試用期薪酬為8000元—10000元,轉正后崗位工資10000元—12000元,其中崗位職責明確負責協調無人機飛行任務計劃、人員調度、設備維護與檢查等準備工作,確保無人機始終處于適航狀態。
一名工人一天即可組裝一架培訓機
在無人機飛手培訓領域,培訓機扮演著“空中教練”的角色。位于西安市灞橋區狄寨南路的西安亞聯航空科技有限公司,正是不少“空中教練”的誕生地。
采訪當天,記者走進公司負一層,便看見十余名工人正在組裝無人機。“這批飛機這兩天就要發往安徽,一共45架,都是教練機。”西安亞聯航空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楊浪介紹。
這是一家成立于2017年的高新技術企業,主營無人機研發、生產、銷售及服務。“我們的第一款飛機是在2020年推出的,那時候無人機培訓市場還處于起步階段。”楊浪回憶道。
從最初的年銷量20余架,到2021年的100多架,再到2022年的300余架,直至去年的600架,這家公司的成長軌跡也見證了國內無人機培訓市場的蓬勃興起。“今年截至目前,培訓無人機銷量已突破1500架,產品遠銷四川、江蘇、北京等地,占據全國培訓無人機的半壁江山。”楊浪說。
在組裝生產線上,工人們熟練地安裝著無人機的各個部件,每一架都經過嚴格的質量控制。楊浪介紹,公司產品涵蓋六旋翼、八旋翼培訓無人機以及針對行業應用的多種型號,且大型無人機的組裝效率極高,一名工人一天即可完成一架。
此外,相較于早期產品,如今的培訓無人機在穩定性、防水性和續航能力上均有顯著提升,續航時間已增至25至30分鐘,充分滿足了培訓和應用需求。如今,公司幾乎每天都要發出十幾到二十架無人機,年產值預計將突破1800萬元。
在深耕國內培訓市場的同時,楊浪也將目光投向了海外:“我們正積極與馬來西亞客商對接,力求在起飛重量、發動機功率等方面滿足對方需求,以推動產品出口。”
打造通航產業鏈助力低空經濟發展
從昔日僅有一條200米跑道,到如今擁有標準化機庫、航管樓、辦公樓等完善配套,并配備尖端通信導航設備與專業技術人員,滿足多元通用航空需求的綜合性機場,西安航天通用機場的變遷,正是西安低空經濟蓬勃發展的生動注釋。
“我們不僅僅是做一個機場,更是要做一個平臺,一個能夠吸引并整合通航產業鏈上下游企業的平臺。”西安航天通用機場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賈敦說,“通過航天機場,將整個通航產業鏈和低空經濟企業聚集起來,共同推動行業的發展。”
賈敦介紹,目前機場內的無人機培訓企業已經接近飽和狀態,這不僅反映了低空經濟的蓬勃發展,也凸顯了市場對于專業無人機人才的需求。為了培養更多高素質的無人機飛手,機場不僅提供無人機駕駛培訓,還積極引進研發企業和應用企業,為學員提供更為廣闊的就業渠道。
不久前,就有10名天鴿的學員在推薦下,成功進入應急管理部門,投身于應急保障工作,這被視為未來發展的一個重要方向。
“我們現在有20多架無人機,其中中型無人機占了一半,能承載60—70人的培訓規模。無論是規模還是數量,在西部地區都屬于前列。”何耀華告訴記者,下一步,將深化細分領域培訓,強化學員在數據采集、處理及應用等方面的技能,提升其在市場上的競爭力。
西安航天通用機場的輻射效應遠不止于園區本身。通過實行會員制,機場成功將西安的航空愛好者們聚集,為他們提供合法、規范的飛行天地,為低空經濟的健康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而且形成了產業鏈上的良性互動與協同發展。
創新應用場景為低空經濟注入新活力
“低空經濟涵蓋了飛行器設計制造研發、政策法規配套服務、應用場景開發以及金融維護服務等多個方面,每一個環節都蘊含著巨大的經濟潛力。”陜西省航空學會秘書長、中國航空學會西安站站長鐘誠文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
“從最開始的原材料研發到生產制造、試驗交付、培訓服務,再到空管政策管理、金融保障,最后到各種應用場景,每一個環節都緊密相連,共同拉動了整個產業鏈的發展。”鐘誠文說,“未來低空經濟將成為一個萬億級甚至十萬億量級的新型經濟形態。”
鐘誠文指出,隨著科技的進步和社會的進步,人類交通方式將從平面的二維形態向立體的三維形態過渡,這將是一個嶄新的時代。在這個過程中,中國有望成為全球首個實現智能化立體交通的國家。而陜西作為航空產業的重要基地,必須抓住這一歷史機遇。
“陜西省在飛行器研發、設計、制造,特別是制造領域有著深厚的底蘊和優勢。”鐘誠文表示,“我們應搶抓機遇,加強人才培養,建立相應的政策制度和法規體系,同時打造符合陜西特色的應用場景,以真實需求來拉動產業鏈的發展。”
作為旅游大省,陜西在低空經濟領域有著獨特的應用場景。鐘誠文建議,可以利用低空交通解決旅游高峰期的人員聚集問題,形成獨特的產業鏈。“低空經濟的未來是光明的,陜西省在此領域有著巨大的潛力和機遇。”他表示,“我們將積極推動相關政策的制定和實施,加強人才培養和技術創新,為陜西省乃至全國的低空經濟發展貢獻力量。”
編輯: 意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