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亞賢在畫室作畫
□ 實習記者 劉凡銆
張亞賢將墨汁灑在宣紙上,按照自然滲暈的墨汁痕跡,用毛筆在紙上點畫。“即使是同一個顏色,在不同的光影之下都是不一樣的意境,藝術總是無窮無盡的。”他說。
張亞賢今年69歲,是西安美術學院副教授,陜西中國畫研究會副主席,從1983年起,他創作了《藥王行醫圖》《黃水浩歌》《秦俑長歌》等多幅國畫代表作,陸續被澳洲議會大廈、毛主席紀念堂、陜西省委宣傳部收藏。
藝術與生活相通
張亞賢幼時常漫步于鄉村的田埂間玩耍,站在一旁觀察農民種地時的神態與動作、臉上的皺紋以及走路的方式。至今,他仍對田地里豐收的喜樂場景和農民耕種時的辛勞場面記憶猶新,因而他的畫作多以農民為創作題材。“從小生長在農村,即便后來走出農村,村落的氣息也常融于我的畫作之中。”他說。
三十多年前,張亞賢任渭南市富平縣文化館館長,為了挽救與保護民間文化遺產,他每日騎著腳踏車,跑遍了全縣的鄉鎮村寨,四處采集遺留于民間的藝術品。在此期間,他走進了鄉親們的生活中,深入了解了農民的生活境況,感受農民的淳樸性格以及骨子里的堅韌品性,這段奔走的歲月也為他的畫作風格打下了基礎。
“中國畫推崇意象的觀念,畫中美感自然流露。”張亞賢認為,構圖精巧的作品留白意蘊深遠,線條富有張力,這些都源于對生活的感悟和洞察。
在繪畫之余,張亞賢還經常練習書法,唱秦腔和陜北民歌,偶爾也拉板胡、彈古琴,在家門口的廣場上練武術,這些習慣已堅持了十余年。“每首歌曲都是一幅畫,武術的每一個動作也是一幅畫,一張水墨畫就是一首用色彩與線條寫出來的詩。”張亞賢說,生活永遠是藝術的源頭活水,要學會用心靈去感受生活中的藝術,做到下筆之前“心中有畫”。
筆墨當隨時代
張亞賢堅信,一名國畫家應有使命感與家國情懷,要保持對社會的關注,緊跟時代的步伐,在畫作中表現出人的生存狀態,做一個時代的記錄者。
張亞賢的人物題材涉及農民工、留守兒童、關中老農等“。刻畫他們的時候,因為了解他們的真實經歷,所以每一筆勾勒都充滿了感情,每個人物背后都有一個故事,畫畫是我為他們吶喊的一種方式。”他說。
張亞賢說,歷史文化始終是人類身上的胎記,用畫作來銘記就是他的創作初衷。2013年,他與“陜西人文重大題材美術創作工程”簽約,用了兩年時間完成了長22米、高近3米的《兵馬俑系列組畫》作品。2015年,他又與“國家人文千年重大題材美術創作工程”簽約,用了一年零八個月完成了《秦俑長歌》作品。
疫情期間,為了表達對抗疫英雄的崇敬之情,張亞賢創作了《中華國士鐘南山》等抗疫題材的作品,并帶著這些作品參加了“抗疫情書畫作品”網展和“獻給最美逆行者”書畫捐贈活動。
一直走在路上
“藝術是永無止境的,人要一直走在路上,去發現值得記錄的瞬間。”張亞賢說,他每年都要空出一段時間用來外出寫生,去看看祖國的大好河山,在途中找尋與體悟大自然的美感。
張亞賢認為,繪畫是時間的掠影,歲月流經的證明。無論是他筆下的歷史人物還是現代人物,都是某個特定社會背景下世間百象的一種影射,通過一筆筆的勾畫,永久地駐留某一美妙時刻,無古無今,比時間更久遠。
“生命是有限的,人的情懷是無限的。”張亞賢說,在一段路途中,不僅意味著雙腳行走在路上,心靈也應該一直在路上。時間總是匆匆而過,把無限的精神與情懷定格于紙上,就需要讓心靈在游歷中不斷成長,不斷被洗滌。畫畫并無任何捷徑,除了手練,就是心練,要以一個繪畫者的視角去觀察身邊的一切。
“國畫藝術是中國特有的藝術,是經幾千年來無數國畫大師壘起的巍巍崇山,我一直都在攀登的路途之中。”張亞賢說,在國畫藝術的探索上,他要始終做一個仰望星空的行路者。
編輯: 張潔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