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學這段時間,“紅眼病”高發
多地發出提醒
急性出血性結膜炎,俗稱“紅眼病”
是由腸道病毒引起的急性眼病
一個學生感染
全班都有可能中招
疾控部門提醒大家:
學校、幼托機構和工廠企業等
人群聚集的地方易發生聚集性傳染
注意做好預防
提醒!紅眼病高發!
常見癥狀
“紅眼病”起病較急,潛伏期短。多表現為結膜充血,眼睛紅腫、流淚怕光,分泌物增多等,睡醒后眼睛有大量膿性或黏性分泌物,多時甚至上下眼皮粘在一起。晨間醒來,可出現睜眼困難,且有異物、奇癢或灼熱感,少數還會出現頭痛、發熱、耳前淋巴結腫大、濾泡形成,甚至膜狀物附著等伴隨癥狀。
如果出現以上癥狀和體征,請立即前往醫院就診。
傳染性極強
紅眼病(醫學名稱急性出血性結膜炎),屬于丙類傳染病。是一種傳染性極強、傳播速度快的急性病毒性眼病,主要由腸道病毒70型(EV-70)或柯薩奇病毒A24型病毒變異株(CV-A24v)引起,腺病毒也可引起。
人群普遍易感
多發于秋季,人群普遍易感,各年齡組均可感染發病。
可以由不同型別病毒單獨感染發病,也可發生兩種病毒混合感染。
病后免疫持久性差,康復后仍可以被不同病原體感染而再次發病,亦可能在間隔數年后被同一種病毒再次感染而發病。
學校、幼托機構和工廠企業等人群聚集的地方易發生聚集性傳染。
感染招數多
急性患者是主要傳染源,以下幾種途徑也可能會導致感染:
直接接觸病人眼睛或上呼吸道的分泌物。
與患者握手等身體上的接觸。
接觸患者的生活用具(如毛巾、穿過的衣服、臉盆等),患者摸過的東西(如門把手、公共汽車扶手等)。
接觸被污染的水(如池塘水、游泳池水等)。
接觸患者用過的眼藥水等物品。
起病急,癥狀明顯
紅眼病起病急,刺激癥狀重。主要癥狀包括眼內有異物刺激感、眼紅、眼部刺痛、畏光、眼部分泌物增多。
發病開始時多為單眼,很快傳染到另一眼,發病兩周內傳染性最強。
紅眼病為自限性疾病,自然病程一般為7~10天,預后良好,偶有出現神經系統并發癥。
關于治療
患眼局部用藥可用抗病毒眼液,如0.5%病毒靈眼液,5%嗎啉雙胍眼液,魚腥草滴眼液,開始時每小時一次,3天后逐漸減少次數,晚間涂更昔洛韋眼膏或抗生素眼膏。
中藥金銀花、野菊花、板藍根、桑葉、薄荷等熱熏敷或提取液滴眼對緩解癥狀有一定療效。
具體建議參考臨床醫生醫囑和藥物使用說明。
校園防病“5招”
1. 加強學生健康管理
學校、幼托機構應開展晨(午)檢制度,晨檢中發現有異樣狀況或疑似病例者應暫停入園或入校。
培養學生養成勤洗手、不共用生活用品、不揉眼等良好的愛眼衛生習慣。
2. 加強職工健康管理
對職工要開展健康監測,如員工出現相關癥狀,需盡快調離工作崗位,居家治療休息。
3. 保持環境衛生清潔
定期對學習生活環境內的公共物品進行清潔和消毒,對于不適宜用消毒劑消毒的物品可在陽光下暴曬。
4.規范處置病例
在校期間如出現相關癥狀時,應立即報告校醫,并暫停集體活動和他人接觸,如癥狀較重時應及時就醫,并遵醫囑用藥及休息。
經確診為“紅眼病”的患者,隔離管理期為發病7天后,以癥狀消失為解除隔離的判定條件。
5. 理性應對聚集性疫情
報告病例:學校或托幼機構如果發生聚集性疫情,應及時上報轄區疾控中心,按要求開展疫情處置。
做好清潔:保持教室和宿舍良好通風,加強清掃和消毒工作,每日用含氯消毒劑擦拭消毒門把手、樓梯扶手、桌面等。特別是要做好校內公共場所、公用物品、校車等物品的消毒工作。
家庭防病“3招”
1. 勤通風
居室應經常開窗通風,保持空氣流通。
2. 勤清潔
定期對孩子的餐具、衣物、玩具等物品進行清潔消毒,做好家里衛生清潔工作。
3. 注意隔離
若家中有人感染紅眼病,應做好隔離措施,防止家庭內傳播。
個人防病“4招”
1. 勤洗手
養成勤洗手、勤剪指甲的好習慣,飯前便后、外出回家后要用流動清水及洗手液或肥皂洗手;避免用手揉擦眼睛。
2. 不共用
不與家人共用毛巾、臉盆、枕頭、眼藥水、眼鏡等物品,個人物品單獨存放,避免交叉污染。
3. 常清洗
經常清洗、更換枕套、床單和毛巾等生活用品。
4. 不接觸
如眼睛出現不適癥狀,不要前往游泳池、公共浴室等公共場所,避免與家人直接接觸。
編輯: 穆小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