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趙曉亮 王妍
有這樣一雙手:滿是老繭,如淬過火的鐵一樣板硬;骨關節變形,像樹瘤一樣暴突……這就是榆林米脂常秀英老人的一雙改天換地的手。一生奮戰在陜北高原的她,兩次榮獲“全國三八紅旗手”。
1958年,17歲的常秀英嫁到了米脂縣高西溝。新婚第三天,她就跟著全村人上了山,干活的狠勁讓男人們也大吃一驚。修梯田,打淤地壩,種樹種草,一干就是一輩子。長年累月的超強度勞動,硬生生把她的兩條腿壓彎。
那年,村黨支部書記高祖玉下了“死命令”:20天挖成一條水渠!常秀英帶領著婦女突擊隊,每天八九個小時都在冰冷的泥水里干活,誰都知道這對身體不好,甚至留下一輩子病根。但是,為了按期完成任務,再難也得下水。她說:“別人可以不下,作為黨員,我必須得下。”
一代代像常秀英一樣的高西溝人,在村黨支部的帶領下,一棵樹一棵樹地栽,一擔水一桶水地澆,使昔日“山上光禿禿,溝里亂石頭”的高西溝變成了青山疊翠、瓜果飄香的“綠色明珠”,走上了鄉村美、產業旺、村民富的生態致富路。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時贊揚道:“高西溝村是黃土高原生態治理的一個樣板。”
榆林市位于黃河中游,在黃土高原與毛烏素沙漠的交界處,生態環境極其脆弱。這里的生態治理,不僅要“治土”,更要“治沙”。
距高西溝280公里的定邊縣,位于陜西西北部,“黃沙滾滾流,十耕九不收”是人們曾經不堪回首的痛苦記憶。石光銀就出生在這里,從小被風沙攆著走,他立志要植樹造林、防風固沙。
1984年,石光銀毅然放棄農場場長的“鐵飯碗”,簽了3000畝治沙合同。他不會想到,自己成了全國聯產承包治沙的先行者;更不會想到,30多年后,在“七一勛章”頒授儀式上,習近平總書記握著他粗糙的手,深深感嘆:“這幾十年你們太不容易了!”
是啊,為了治沙,他數次搬家、負債累累。在極度困難時,他想了個不得已的辦法——趁妻子下地勞動,把自家84只羊、1頭騾子悄悄趕走。妻子、女兒哭喊著苦苦哀求:“這可是咱全家的命根子啊!”他咬緊牙關,頭也不回地把牲口趕到集市……朋友都說他“瘋”了,鄉親們笑他是“石灰錘”。但是,石光銀認準的事,就要一錘砸個坑。
2008年植樹節,他唯一的兒子在拉樹苗的路上獻出了寶貴的生命,這成為他一生最大的傷痛。但一次次的打擊和磨難都沒有動搖石光銀治沙的決心:“兒子沒了,我還有孫子,我要讓孫子繼續治沙造林。”
在黃河流域生態治理的過程中,380萬榆林人在黨的領導下,發揚“不畏艱難、敢于斗爭、矢志不渝、開拓創新”的榆林治沙精神,先后涌現出李守林、女子民兵治沙連、牛玉琴等一大批治沙英模。如今,黃土高原的天藍了、山綠了、水清了,榆林860萬畝流沙全部得到了治理,筑起了1500公里的“綠色長城”,“毛烏素沙漠即將在陜西版圖消失”,使陜西成為全國第一個完全“拴牢”流沙的省份。
一代代榆林人用“南治土,北治沙”的生態治理實踐,書寫了一個個可歌可泣的傳奇故事,詮釋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為黃河流域生態治理作出了榆林貢獻,為世界綠色發展提供了中國經驗。
(作者單位:趙曉亮,榆林市地方志編纂研究室;王妍,榆林傳媒中心)
編輯: 孫璐瑩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