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又明
在高又明任秦隴復漢軍政府掌械官時,他就曾負責制造地雷、炸彈。土制麻辮子炸彈(該彈可像扔鏈球一樣投擲很遠)運送乾州十余車,秦隴復漢軍在乾州保衛戰中,多次擊退清軍撲城,清陜甘總督升允戰數月不能勝。為嘉勉陜西革命軍制造軍火首創者高又明先生其功,孫中山親書“博愛”二字相贈。
□ 朱文杰
知道香米園,是從我牙牙學語之時,因為我3歲至6歲時就住在北馬道巷中間朝東的一條小巷——神器庫巷。我舅爺家就住香米園西巷靠西第二家,離得很近,順城墻馬道巷朝北走,到北馬道巷登城馬道對面,朝東一拐經過一段農田就到香米園了,走路也就一刻多鐘。那是1952年前后,我經常騎在舅爺的脖子上去香米園,到五六歲時就自己獨自跑著去了。我舅爺開了間小雜貨鋪子,吸引我的當然是鋪子里的大刀糖、米花糖等小吃貨了,我小時有點嗓眼,也就是貪嘴。
香米園有個成立于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的集成三酸廠在歷史上很是有名。那是辛亥革命志士,陜西同盟會早期會員高又明與竇蔭三、南漢宸、杜斌丞、邵力子、寇遐、韓望塵等集資在西安香米園創辦的。這個給城市帶來嚴重污染的三酸廠當初為何選址這里,一定也是因它的荒僻吧。
當然,這個三酸廠卻不可小看,它是為制造炸藥火器提供最重要原料的工廠,屬于軍工性質,尤其是對陜西的辛亥革命作出了特殊貢獻。自然,這位辛亥革命的先驅,長期制造、管理軍火,又對化工很有研究,掌握武器與炸藥制造技術的高又明,居功甚偉。
在高又明任秦隴復漢軍政府掌械官時,他就曾負責制造地雷、炸彈。辛亥革命期間,陜西境內東西兩路拉鋸戰反復,革命軍的炸彈隊大顯神威,土制麻辮子炸彈(該彈可像扔鏈球一樣投擲很遠)運送乾州十余車,秦隴復漢軍在乾州保衛戰中,多次擊退清軍撲城,以炸彈轟擊,清陜甘總督升允戰數月不能勝,充分顯露了炸彈的重要。為嘉勉陜西革命軍制造軍火首創者高又明先生其功,孫中山親書“博愛”二字相贈。
“博愛”是孫中山所主張的政治學說核心思想。孫中山推崇“博愛”為“人類寶筏,政治極則”。孫中山先生多次題“博愛”一詞贈予多人,所以“博愛”有多種版本。贈給高又明的這幅“博愛”,曾在西安南門城樓展覽過。
高又明(1886-1951),名明德,字又明。早年由井勿幕介紹加入同盟會,積極參加了推翻清王朝的辛亥革命。后又專門學習武器與炸藥的制造技術,為陜西辛亥革命的成功作出了很大貢獻。靖國軍時期為靖國軍司令部軍械處處長,后又為兵工局局長等職。民國十五年(1926年)以后高又明退出軍界。“九一八”事變后,高又明深感發展民族工業的重要,這也是抵抗外來侵略的物質基礎。于是,二十世紀30年代以后,高又明與陜西幾位商界人物,先后集資創辦了集成三酸廠、西安阿房宮電影院、西京中國國貨公司等。這些企業以后都成為了西安近代工商業的中流砥柱,為西安的建設與發展起到重要的作用。據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12月陜西省銀行經濟研究室編寫的《西京市工業調查》知,集成三酸廠成立于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當時高又明和竇萌三、張希仲、葉禹旬(又作玉田)為董事,主持日常業務。張希仲為經理,葉禹旬為副理。廠址則設在西安城內西部的香米園55號院內,面積約2400平方米。如今的集成三酸廠已變成了西安化工研究所,門牌號變為香米園西巷95號。
編輯: 羅亞秀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