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4年籌建西北歷史博物館,趙望云(右二)與文物專家何正璜(左一)、范文藻(右一)、陳堯廷等合影
在趙望云再三挽留下,范文藻留在了西安,成為陜西省博物館首任陳列部主任、復制部主任。在之后的歲月中,范文藻在關中大地,在漢墓唐陵壁畫的臨摹中默默奉獻了大半生。
□王蓬
二
范文藻1923年9月出生于四川自貢,1942年考入國民政府重慶中央研究院管轄的國立藝專。其時一代宗師張大千正在重慶舉辦“臨摹敦煌壁畫展”,年輕的范文藻被那些精美絕倫的作品深深打動,“敦煌情結”由此生根,竟壯膽拜訪了張大千,還見到了于右任、陳寅恪、徐悲鴻、梁思成、常書鴻等名家。1943年6月,國民政府決定成立“國立敦煌藝術研究所”,由留法歸來的畫家常書鴻負責籌辦。1946年范文藻以第一名成績從國立藝專畢業,校長徐悲鴻專門給他寫下“智勇仁天下之大德也”的書法題詞以資勉勵。他也由此得以和中央大學呂斯百、王臨乙等名教授同赴敦煌。兩年后敦煌藝術研究所在南京舉辦大型《敦煌藝展》,展出作品500幅,年輕的范文藻作品多達百幅。藝展場面恢宏,聲勢浩大,連蔣介石、于右任、陳立夫、孫科、傅斯年等大人物都冒雨參觀。之后,范文藻留在敦煌直至1949年全國解放,這期間為研究佛教藝術,他曾赴緬甸、印度考察,回國后依舊沉浸在敦煌這座舉世無雙的藝術寶庫中,夜以繼日地臨摹歷代壁畫,成果多達數百幅。
1949年元月北京和平解放,人民解放軍和黨政機關隨之入城,來自解放區的文藝工作者和國統區的各黨派民主人士匯聚北京,中華全國美術工作者協會(簡稱全國美協)于1949年7月21日在北京中山公園來今雨軒宣布成立,徐悲鴻當選為第一任主席,江豐、葉淺予為副主席,后改稱中國美術家協會。范文藻憑籍卓越的美術修養與才華,被邀請參加了這次盛會,成為中國美協首批會員。其時范文藻才26歲。
在新中國成立后不久,1950年4月,中國美協與敦煌研究所在北京故宮舉辦的《敦煌文物展覽》,范文藻作品多達280幅。雖是臨摹,卻盡顯神采,彰顯著杰出的修養與才華。當時,郭沫若、沈雁冰、鄭振鐸、吳晗、剪伯贊、徐悲鴻、齊白石、吳作人、張仃等大家云集。一時間,好評如云,名家大師們參觀后認為一顆新星正從敦煌冉冉升起,范文藻應該是繼張大千、常書鴻之后,中國最優秀的敦煌學專家。年輕的范文藻也得以與徐悲鴻、沈從文、吳作人、葉淺予、劉開渠、李苦禪、張仃等大家成為忘年交或朋友。尤其是范文藻與沈從文先生的交往堪稱一段佳話。
北京故宮舉辦《敦煌文物展覽》時,沈從文正在故宮工作。范文藻由此與沈從文結識,兩人都對文物有濃厚興趣,也就有共同話題。日后,沈從文在寫作《中國古代服飾研究》時,因要采用范文藻臨摹的敦煌與漢唐古墓壁畫來展示漢唐人物服飾,兩人多次在書信中探討。沈從文筆墨勤快,信都很長,對服飾細節都不放過,留下許多珍貴史料,可惜毀于“文革”。好在近年沈從文多次再版的《中國古代服飾研究》采用多幅范文藻臨摹的敦煌與漢唐古墓壁畫,亦是對兩人友情的最好紀念。
其時剛成立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百廢待興,原本范文藻是要留在北京,參與首都建筑美術設計的,但1952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首次組織中央美術學院、西北軍政委員會文化部、敦煌文物研究所等單位組成西部文物藝術考察團,人員有吳作人、肖淑芳夫婦,張仃、趙望云、常書鴻、段文杰和考古學家馮國瑞等,后起之秀范文藻自然也在其列。這次對西北多處佛窟、勝跡系統了解,僅在麥積山就長達數月,畫家們各展神通,臨摹彷制,多有收獲。當時不到30歲的范文藻以勤奮、嚴謹及筆墨的靈動神韻給時任西北軍政委員會文化處處長的趙望云留下深刻印象,也因此改變了范文藻的人生軌跡。
其時,陜西也正籌建歷史博物館,極需懂傳統美術的專門人才。以摹制敦煌壁畫出名的范文藻是最合適的人選。在趙望云再三挽留下,范文藻留在了西安,成為陜西省博物館首任陳列部主任、復制部主任。在之后的歲月中,范文藻在關中大地,在漢墓唐陵壁畫的臨摹中默默奉獻了大半生。
三
我曾心生疑問,范文藻從20世紀50年代中期起就長住西安,又如此了得,為何沒有側身名動京師的“長安畫派”之中?后來細想,20世紀50年代,慶祝新中國成立10周年時,從延安走出的畫家石魯以巨幅畫作《轉戰陜北》奠定在中國畫壇大家地位。他與被譽為“無疑當屬現代中國畫壇藝術大眾化之先驅與代表”的趙望云攜手,提出“一手伸向傳統,一手伸向生活”的文藝主張,一批表現西北山川河流、黃土高原、風情風物,富于濃郁地方色彩,又有鮮明時代特色的作品問世,正好為處于饑鋨狀態的共和國所需要。所以當《轉戰陜北》《梅山水庫》《南泥灣》《采春茶》等作品在京展出時,便以“充滿時代新情新意”震動了中國畫壇,風靡京華。而范文藻30年間卻把全部精神與心血投入到關中大地發掘的漢唐古墓的壁畫保護與臨摹中去,在古代先賢創造的藝術天地間徘徊。雖然是臨摹,但更需要廣博的知識與深厚的學養,同時還需要高超的畫技與創新精神,況且敦煌莫高窟與陜西漢唐古墓壁畫多有損毀,面目殘破,如何保持原作風貌又展示其神韻,就更非大手筆不可為之。曾在敦煌臨摹壁畫的張大千、王子云、常書鴻都屬大師級畫家,范文藻臨摹敦煌與漢唐古墓壁畫作品盡顯神采,不在以上大師之下。他可以說把全部思維與精力都投入其中了,自然不可能繪制有“充滿時代新情新意”的新畫作。
范文藻臨摹了幾乎所有的中國西部著名佛窟和漢唐墓中壁畫,結集作品有《敦煌石窟壁畫》《新疆石窟壁畫》《陜西乾陵唐墓壁畫》等。沈從文的《中國歷代服飾研究》選用的多幅畫作便出自其中,不難看出范文藻輝煌的藝術生涯和極高的藝術成就。生前,他向陜西歷史博物館捐獻了臨摹敦煌壁畫和乾陵唐墓的全部作品。
上海博物館馬承源曾說:“文藻作唐壁畫冠絕當世,今觀舊物真有長溝流水之感。珍之。”陜西同行說:“范文藻把良知、藝術乃至靈魂留在了敦煌;把責任和使命留在了陜西!”
(本文部分圖片由范文藻女兒范蔚提供)
編輯: 羅亞秀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