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寅侯
曹寅侯,西安市臨潼區油槐街道曹楊村人。1908年,與郭希仁等在西安開辦麗澤館,秘密從事革命活動。1910年加入同盟會。1911年10月,西安辛亥起義后,他召集家鄉丁壯于24日光復臨潼縣城,組建敢死隊(鍘刀隊),東援潼關,西戰鳳翔,在鳳翔柳林鋪大敗清軍。
□新鄭游子
“曹都督,膽子大,渭河北里招愣娃,掮的鍘刀釘撅把,看你害怕不害怕!”這是一首在臨潼渭北和閻良及周邊傳唱了百年的歌謠,說的是陜西辛亥革命先驅曹寅侯“手持白刃定關中”的事。筆者的家鄉閻良武屯距曹先生故里不到二十里,從小仰慕先生風范,多年來一直留意先生史料的挖掘整理,近日在華陰朋友嚴富余的幫助下,終于確定了先生墓址。
曹寅侯,名樹勛,字寅侯、印侯,西安市臨潼區油槐街道曹楊村人,早年在臨潼橫渠書院學習。1908年,與郭希仁等在西安開辦麗澤館,秘密從事革命活動。1910年加入同盟會。1911年10月,西安辛亥起義后,他召集家鄉丁壯于24日光復臨潼縣城,組建敢死隊(鍘刀隊),東援潼關,西戰鳳翔,在鳳翔柳林鋪大敗清軍。革命成功后,交出兵權,本欲開辦實業,后為當局者猜忌而離陜經商。1913年與黃興密謀“二次革命”在湖北漢口被捕。后經營救出獄,赴杭州養病。1913年11月3日客逝杭州韜光寺,年僅31歲。
1914年春,陜西革命黨人郭希仁派曹寅侯愛將董振五將其靈柩自杭州運回陜西,安葬于華山王猛臺前。郭希仁贊曰:“先生生于臨潼,歿于西湖,葬于華麓。丈夫起落,故如是耳!”同年郭希仁在曹寅侯墓前建立共學園,與鄧寶珊、續西峰、史可軒、胡景翼等革命黨人在此秘密聚會,商議討袁(世凱)逐陸(建章),史稱“華山聚義”。后胡景翼、衛定一、岳西峰、田玉潔等人也都歸葬華麓。這些在《西北革命史征稿》《華陰縣志》中都有記載。
筆者一直想去華陰瞻拜這位先賢,但歷經百年滄桑,曹寅侯先生墓究竟還在不在?前不久,我在網上看到華陰嚴富余先生撰寫的《華山腳下四位將軍墓》,隨即與其聯系,告訴他華麓葬的不止四位將軍,還有辛亥革命先驅曹寅侯,并給他轉去相關資料,囑其尋訪。我也預知曹墓在華陰鮮為人知,不易查找。嚴老師十分熱心,不辭辛勞,先后查詢資料,尋訪陳萬龍、王發平、陳江娃等多位耄耋,最終確認曹寅侯先生墓地。據知情者回憶:曹寅侯墓依山而建,坐南向北,墓前是曹的好友山西人張瑞璣撰文的“曹印侯先生墓表”,再前就是共學園的主要建筑二層樓。當地人稱作“新房”。1958年因修三門峽水庫,隴海線南移,剛好占壓了曹墓,墓前共學園的二層樓也拆了,現在是香善寺的殿堂。嚴先生還發來了照片,看后讓人感慨不已。正可謂:“華麓有幸葬忠骨,隴海無情壓英靈。聚義英雄今何在?陣陣梵音益茫然。”
曹寅侯是陜西辛亥革命的先驅,于右任先生曾有詩贊曰:“躍馬橫戈西復東,曾持白刃定關中。西湖遁去嘔心死,落日河山起大風。”曹寅侯死后,他的同鄉好友劉藹如先生將其數萬字的遺稿交給于右任先生校訂,后于右任將遺稿帶到上海被人借去,下落不明。于為此深感愧疚,覺得對不住曹寅侯。所幸的是這部文稿后來被陜西省政協征集了,現在還完好保存在省政協文史資料室。筆者和臨潼文化人士劉榮慶先生商定,整理先生這部遺稿,作為對先生最好的懷念!
編輯: 張潔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