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以來,我先后帶妻子、母親甚或親友去了所在城市甚或省城的各大影院,在“威尼斯”“奧斯卡”“萬達”等影院,看過《建軍大業》《夏洛特煩惱》《戰狼》《我不是藥神》等數十部影片,在居然之家的首映影院等地也帶母親看過3D立體電影,班外時間或節假日里,如有新片上映,我必帶母親一睹為快。
□吉源
一
十多歲時,也就是上世紀70年代吧,除過《紅燈記》《白毛女》《杜鵑山》等樣板戲外,月余里能看上一部露天電影是件很奢侈的事情。
鄉村放電影的消息總是會不脛而走,人們奔走相告,不多時便會傳遍大小相鄰的各個村子。放映隊一來,便是村子的節日。干活的早早收工,吃過晚飯,給牲口備好草料,有親戚的也會走幾里路去請去接。吃罷晚飯,全村男女老少就帶著自家的大小板凳,趕早去打麥場占好位子,然后盼望天黑。放映員吃過派飯,便發動起柴油發電機,一陣轟鳴過后白色的幕布上便閃現出畫面。大多電影開演之前,照例是村支書或生產隊長講幾句話,然后“加映”一段新聞公報或農業知識,隨后才是正片。每當看完電影已是半夜時分,幕布上“完”字一出現,整個打麥場一片呼兒喚女之聲,回到家時已是漆黑一團或繁星滿天……
當時我們看的電影是黑白的,等大一點時就有彩色電影了,大多是北京、長春、八一和珠江電影制片廠拍攝的。記得那些年看過的國產電影有《地雷戰》《地道戰》《上甘嶺》《南征北戰》《紅色娘子軍》《英雄兒女》《智取威虎山》《渡江偵察記》《閃閃的紅星》等,外國的電影有《列寧在1918》《瓦爾特保衛薩拉熱窩》《橋》《賣花姑娘》等。孩子們最愛看的還是八一電影制片廠拍的戰爭片,看完電影的次日,就會扮演起電影里的不同角色,幻想著有一天自己也能成為電影里的英雄!
二
改革開放以來,社會經濟迅猛發展,電視電腦進入千家萬戶,老百姓足不出戶就能選看自己想要的內容。如今,智能手機的功能愈來愈強大,在手機上就能看電影。眼下青年人舍得花錢去影院看電影,我的女兒就時不時去影院看片,遇到好片子就給我和她母親也購了票。受女兒影響,我也樂意讓她教我怎樣在手機上選片和購票,在影院的激光廳看過《速度與激情4》之后,我便一次次通過手機微信,進入“電影演出賽事”,選定時間和要看影片,手指輕輕一點便進入影院一睹為快。
去年以來,我先后帶妻子、母親甚或親友去了所在城市甚或省城的各大影院,在“威尼斯”“奧斯卡”“萬達”等影院,看過《建軍大業》《夏洛特煩惱》《極限特工》《功夫瑜伽》《戰狼》《金剛狼3》《后來的我們》《我不是藥神》《一出好戲》《西虹市首富》等數十部影片,在居然之家的首映影院等地也帶母親屢次看過3D立體電影,并用自己的親身感受影響著母親一次次走進影院,讓80多歲高齡的她能快樂地享受屬于自己日漸減少的日子。如今,城里的電影院也在不斷改造升級,看一次電影最少也得花費三四十元,母親開始就是舍不得花錢去看,慢慢地我就辦了會員,謊稱是購物贈券或降低票價,她也就不再那么計較了。
今年我除把幾部熱映的電影引入家庭群同學群外,遇到特別好看的電影也發朋友圈,以期和大家分享。有時,我還會在家庭群里和親人們討論《芳華》里的人物與主題、時代與個人,講述《無問西東》里的情節線索和敘事手法,交流《神秘巨星》里關于青春夢想與女性的權利,《小蘿莉的猴神大叔》里超越國界、民族和宗教的大愛等等。班外時間或節假日里,如有新片上映,我必帶母親一睹為快。如此,看電影成了我的一種生活方式,也贏得了朋友圈的不少點贊、羨慕和“孝子”的美譽。
三
前不久,帶母親回到老家的縣城避暑,看到原來縣城僅有的幾家影院快要消失了,僅有劇院禮堂供劇團唱唱戲、政府部門開開會,心中不僅寥落。
如今,父親撒手西去將近7年,母親風燭殘年,老眼昏花,雖不能長時間觀看電視連續劇,但觀看一兩個小時的電影還是不那么疲累的,有時觸景生情,電影中許多場景還能勾起她對往昔人事的回憶。她也就在走出影院后心情激動地為我們滔滔不絕地講些已經遠去的逸聞趣事,聽得我等忍俊不禁,笑得前仰后合。現在,她也喜歡上了觀看電影,一次次在我和姐妹的陪同下走進影院,有時甚或還要我叫上我的舅舅,也就是她已退休的小弟一起觀看,分享電影中的酸甜苦辣或者快樂人生。
編輯: 羅亞秀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