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詠梅老師在課間解答學生問題。 實習記者 曹華璞 攝
□實習記者 曹華璞 記者 何欣潤
“你一聽我說話口音,就知道我不是延川本地人。”2019年12月24日,延川縣延遠中學老師張詠梅在接受采訪時說。
1993年張詠梅大學畢業后,不顧身邊家人朋友反對,只身來到延川縣,當了一名普通教師。
張詠梅是家里最小的孩子。讀初三時,因為成績好,班主任老師專程跑到家里,勸父母讓孩子報考中專。但父親堅決不同意,說家里就是再困難,也要讓孩子讀高中、考大學。
1993年大學畢業后,張詠梅原可以內招到父親工作的省級直屬事業單位,因舍不得放棄所學英語專業,于是毅然告別父母,選擇只身來到延川縣當老師。
“能干自己喜歡干的事,苦點累點又算得了什么!就這樣,我成了一個在當地人看來‘背井離鄉’的人。”張詠梅說。
一走上教師崗位,張詠梅就擔任四個班英語教學任務,并兼任一個班的班主任。憑著一股子工作韌勁,她從連教案都不知道如何寫,到開始揣摩講課的教態、語速、節奏和時間,努力讓課堂效果達到最佳。“為了快速成長,我一年時間把全校所有老師的課都聽了一遍。”
功夫不負有心人。漸漸的,張詠梅的課受到越來越多學生的喜愛,她所帶班級的英語成績也開始逐步提升。
為了鞏固提升自己的英語專業能力,張詠梅常年訂閱《英語世界》《英語教學參考》等近十種報刊雜志,并通過書信往來參與了包天仁教授“四位一體”英語教學法研究。
從2000年開始,她有計劃地閱讀魯子問、王松美等一大批名師的專業理論書籍。“正是在這個時期,她多次被學校評為優秀教師。2007年中考,全縣14名英語滿分學生中,她的學生就占7人。”張詠梅的同事、延遠中學英語教師楊曉寧說。
“教育實踐是不斷發展變化的,理念在變,教學方法和模式也在變,不學習就會落后。”張詠梅說。
近年來,張詠梅在工作之余,孜孜不倦拓展學習視野,先后到陜西師范大學、北京外國語大學和上海、廣東等地學習取經,探索提高教學質量新路徑。
在張詠梅所代課的班級,每次期中考試后,她都會用自己獎金給學生買獎品和獎狀,師生們有時吃著零食,在親切融洽的氛圍中分析考卷,交流得失。
“親其使,才能信其道。對待學生,耐心和感化很重要。”張詠梅說。
在日常教學中,她除了關心學生的學習生活情況,對貧困家庭學生則更多給予關愛,除了贈送學習資料、用品,有時甚至墊付學費。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好多我幫助過的同學,畢業都多年了,在假期里還會相約來家里看我。”張詠梅動情地說。
為了帶動全校英語教師共同進步,2015年3月,張詠梅在參加陜西省學科帶頭人培養期間,在延遠中學成立了“省級學科帶頭人張詠梅工作坊”。目前,工作坊已先后培養出省級學科帶頭人1名,省級教學能手2名,市級教學能手3名。
如今,在張詠梅帶過的學生中,有多名同學在全國中學生英語能力競賽、全國英語翻譯大賽等國家級大賽中獲獎,并培養出多名全國知名大學研究生、博士生。她本人獲得中、省、市多項榮譽。
“我父親臨終時告訴妹妹,說他理解妹妹當初的追夢之舉,更為妹妹自豪。”張詠梅的哥哥張榮軍說。
編輯: 張潔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