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開數據顯示,醫美消費人群由過去的25—40歲轉變為18—60歲。近年來,中老年醫美熱度不斷攀升,銀發族醫學美容支出逐年升高,“銀發經濟”成為新潮勢力,在醫美行業領域蓄勢待發,越來越多的老年人開始走進整形醫院,渴望借助醫療手段“重回”年輕容顏。
“輕醫美”是銀發族的普遍選擇
“打了除皺針后,明顯感覺面部肌膚嫩滑了,同齡朋友都夸贊我年輕了很多,和女兒出去就像一對姐妹。”今年56歲的西安市民張蘭坦言,上個月在女兒的陪同下來到醫美機構面診,打了能除皺、延緩皮膚衰老的除皺針,眼角細紋消失了,整個人也變得自信起來。
起初,張蘭對醫美并不信任,但是近些年,隨著身邊做醫美的朋友越來越多,眼看著同齡朋友通過醫美變美,這讓她改變了對醫美的看法。“微創甚至零創就能變美,誰會不心動呢?”
“中老年普遍選擇‘輕醫美’,對于需要開刀的醫美項目不太敢嘗試。”張蘭說,人到了中老年,也不想承受手術痛苦,只是希望通過醫美讓自己看起來更年輕。
西安國際醫學中心醫院整形醫院醫學美容中心主任王延婷告訴記者,近兩年,每周都會迎來打除皺針、水光針、做線雕的老年人。“輕醫美”通過注射、激光和超聲療法等方式,可達到除皺抗衰、緊致提升、美白嫩膚等效果,相較于手術類項目創傷小、見效快、單價低,還能改善皮膚皺紋、暗黃、粗糙等問題。
“從近5年接待的中老年顧客來看,除皺抗衰是中老年顧客的首要需求。此外,除皺瘦臉、玻尿酸、緊致抗衰、美白嫩膚等也受到中老年人青睞。”王延婷說,現如今銀發族接觸醫美的渠道廣泛,他們也成為“輕醫美”的固定消費群體。
老人選擇醫美背后是追尋自我價值
《中國老年文娛產業發展報告(2020)》顯示:隨著“新老人”群體不斷擴大,老年人群體的消費觀從囤積式消費轉向享受式消費,從以家庭為中心的消費轉向以自我為中心的消費。
有專業人士指出,“有錢有閑”的銀發族更注重精神追求,更關心自我,也希望通過醫美改善面貌、膚質,讓自己看上去更年輕有活力。
“之所以選擇醫美,就是因為想要活出自我,為晚年生活增添不一樣的風采。”今年62歲的李梅在5月份做了線雕、水光針等醫美項目,在醫美的幫助下越活越“潮”,駕車自由行、和兒子“拼單”購物、去網紅店“打卡”,生活過得越來越有趣。
“過去我總是為工作奔波,為家庭操勞,從來沒有想過自己,現在該是我為自己而活的時候了。”剛退休時,突然從忙碌的工作中抽離的李梅覺得生活失去了重心,不由得感慨,奔忙了大半輩子卻很少有機會讓自己的生活變得精致,便想著通過醫美活出“第二人生”。
西安一家連鎖整形美容機構咨詢師魏莉莉說,近兩年,前來咨詢的銀發族大多家庭收入穩定、已退休有閑散時間,普遍都是為了追尋自我價值。他們對高品質生活充滿向往,將注意力從工作家庭重新轉回到自己身上,渴望從容顏到身心都有積極改變,醫美便成了實現自我、展現風采的不二選擇。
醫美有風險 切記勿入消費陷阱
《2021醫美行業白皮書》數據顯示,2020年國內醫美行業標準需求醫師數量為10萬人,行業實際從業醫師數量僅為38343人。另外,醫美機構還存在品質機構稀缺、市場分散程度高等問題。而中老年醫美消費者由于信息渠道不足、學習能力有限,更容易輕信網絡宣傳,難辨真偽,落入醫美消費陷阱。
今年57歲的吳虹就是落入醫美消費陷阱的受害者。她在一家無證經營的美容機構做了一臺上萬元的提眉去眼袋手術,術后出現眼部嚴重紅腫現象,眉毛下還留下一道明顯疤痕,最終還是找了專業整形醫生進行了術后修復。
“不正規的美容機構會夸大手術效果,回避術后風險,因為輕信這些口頭承諾,導致顧客誤入消費陷阱。”省工商聯常委、銅川市工商聯副主席宋衛陽認為,醫美行業利潤高,在暴利的驅使下,一些無醫療美容資質的美容機構無證經營,向被害人提供美容診療,不僅斂取錢財,而且極易造成醫療事故,損害消費者人身安全。尤其是中老年消費者,由于防騙意識較弱,對醫美行業欠缺認識,更易遭遇傷害。
西安國際醫學中心醫院整形醫院眼整形科主任孫峰提醒中老年人,做醫美要找有資質的醫療美容機構和專業醫生,與主刀醫生面診詳細溝通,制定整體設計方案并與機構簽訂書面服務協議及風險告知書,術前應對手術部位拍照或錄像,明確醫美項目及預期效果,方便術后對比。中老年消費者也要提前了解醫美內容和風險,選擇綜合實力強的醫療機構,不要輕易在普通美容院進行醫美服務。
宋衛陽認為,如術后出現問題,消費者應充分保留證據,保存好就醫期間的資料,通過權威部門的技術鑒定來確認手術是否屬于醫療事故,向有關職能部門申請介入解決,還可以在國家衛健委網站查詢醫美機構和醫生資質,向主管機關投訴、舉報或通過訴訟維權。
編輯: 意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