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規模化、產業化經營,是實現農民增收的主要渠道之一。近年來,神木市積極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加大農業科技創新,引導農民規模化、科學化種植玉米、馬鈴薯等農作物,努力實現農業產業升級,農民增收。
“薯”光無限,馬鈴薯喜獲豐收
眼下,正是夏季馬鈴薯的收獲時節,走進錦界鎮瑤鎮村千畝馬鈴薯種植基地,伴隨著收割機的轟鳴聲,一個個圓溜溜的馬鈴薯破土而出。
“瑤鎮村的土壤、氣候很適合種植馬鈴薯,今年共種植了沃土5號1200多畝,每畝產量可以達到5噸多,目前售價在1.3元左右。”興誠元農業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廠長蒲世峰邊查看馬鈴薯邊向記者介紹,在馬鈴薯種植期采用了起壟種植、GPS噴灌滴灌等技術,不僅可以提高馬鈴薯的產量和品質,而且可以節約種植成本。
依托優質的土地和水資源,神木市的馬鈴薯以薯型好、耐存儲、口感佳深受客戶的青睞,剛一上市,就吸引了來自河北、上海、四川等地的采購商前來采購。
在馬鈴薯地里,來自上海的采購商慕肖升正在查看馬鈴薯的成色,他不由自主地夸贊了起來:“看,這塊的馬鈴薯不僅個頭大而且色澤飽滿、皮薄、口感佳,很受上海市場的歡迎,目前,在上海市場批發價在2.8元到3元之間,基本上供不應求”。
這兩年,神木市錦界鎮瑤鎮村,通過土地平整,有效利用村里閑置土地,統一規劃,建成高標準農田,將土地承包給種植大戶,實現了土地效益的“雙贏”。
“今年,我村對所有的撂荒土地進行了集中整理,改良了土壤,把閑散土地集中的流轉到村集體后對外出租,畝均在500元左右,不僅盤活利用了閑置土地,也能增加村集體的經濟收入。”錦界鎮瑤鎮村黨支部書記苗軍說。
科技賦能,玉米好“豐”景
立秋時節,在神木市禾泰現代農業示范園區兩千畝玉米種植基地里,整齊成排的玉米長勢良好,噴灌機來回穿梭,這段時間,廠長李拴每天都要抽空過來查看玉米長勢。
提及玉米如何科學化種植時,李拴滔滔不絕地介紹起了他的種植經驗:“翻耕前每畝上300公斤的有機肥,種植時,行距在70cm,株距保持在20cm左右,這樣有利于植株之間的水份、養份、授粉及采光等,可以極大提高玉米產量。像這塊的玉米每株長勢可以達到2.6米,結棒在兩個以上。”
種植前期有機肥料的使用和后期的噴灌、水肥一體等先進技術的應用,從播種到收割全部機械化作業,基地的玉米結棒率高且個個品相優良。
“今年主要推廣利用酵素有機肥和酵素硒施,極大地減少化肥、農藥的使用數量,不僅能改良土壤、改善土質、提高植株成活率,而且還能預防病蟲害的發生,提高產量。預計畝產2200斤,較上年能增產15%。” 神木市禾泰現代農業示范園區負責人龔付全說。
近年來,神木市深入一產革新發展戰略,通過土地承包、入股、轉租等形式向合作農業、高效農業、規模農業等適度規模經營流轉土地總面積12萬畝。截至目前,全市共有各級農業龍頭企業70家,登記注冊的農民專業合作社有463個,在不同生態區域標準化種植玉米40萬畝、馬鈴薯10萬畝、葵花2萬余畝。(記者 許鵬 通訊員 任鑫 劉偉 焦炘嫄)
編輯: 張潔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